01.23 明揚說名段——李和曾《上天台》金鐘響賞析

《上天台》可稱是“骨子老戲”,說的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因姚期父子戰功顯赫,加封姚剛官職,當朝太師、國丈郭榮心生不滿,藉故與姚剛發生爭執,反被性情暴躁的姚剛殺死。姚期回府得知,綁子上殿請罪。劉秀念在姚家父子是開國元勳,且有言在先“姚不反漢,漢不斬姚”,赦免姚剛死罪,改為發配湖北宛子城。心灰意冷的姚期擔心郭榮之女郭妃加害,欲告職還鄉,劉秀真情挽留,並答應戒酒百日,姚期答應收回辭呈。

完整故事可分為三個部分:《草橋關》、《上天台》、《太廟》三折。按主角不同分為兩個版本,以花臉應工的姚期為主的劇名為《姚期》;以老生應工的劉秀為主的劇名為《打金磚》。

《姚期》一劇金、裘兩派具有演出。特別是裘派更視為看家戲,當年曾有裘盛戎(飾姚期)、張洪祥(飾馬武)、周和桐(飾郭榮)三大花臉同臺的盛況,可謂空前絕後。金派式微,該劇現在幾乎都是裘派風格。

不同於《姚期》的一枝獨秀,老生為主的《打金磚》則是百花齊放。自老生“前三鼎甲”的張二奎、及同期的王九齡、隨之的劉鴻升、譚鑫培,接下來的餘、言、高等,幾乎所有名家都曾動演。但依據演員本身武功底子不同,大多隻唱《上天台》一折的居多。至上世紀4-50年代後,文武全才的李少春,繼承李桂春的風格,宗法餘派演唱風格的全本《打金磚》最為經典。李之後,京津冀三地的北京譚元壽、天津馬少良、河北徐榮奎(節振國)的演出較為著名。上世紀80年代,藝宗少春的李光將《姚期》、《打金磚》兩劇改編合併,生、淨並重,並在結尾處做了顛覆性改編,大團圓式的收場。也曾轟動一時。該劇的演唱基本都是遵循譚、餘的路數。

其他風格的演唱留下資料的似乎只有李和曾先生了。

明揚說名段——李和曾《上天台》金鐘響賞析

劉鴻升扮演的劉秀

這裡給大家介紹分享的就是李和曾、王泉奎二位合作的《上天台》“金鐘響”一段。

該段流傳的有三個不同轍韻的版本,有言前轍的“金鐘響御香引王登寶殿”,有人臣轍的“金鐘響御香引王登龍庭”,有江陽轍的“金鐘響玉磬鳴王登殿上”。現流行的“王登龍庭”、“王登九重”等都是譚派唱法的人臣轍,而李和曾先生是按言前轍唱的。

明揚說名段——李和曾《上天台》金鐘響賞析

唱詞如下:(二黃慢板)

金鐘響玉磬鳴王登堂前,

普天下都道是堯舜之年。

文仗著鄧先生陰陽妙算,

武仗著姚皇兄保定江山。

有岑鵬和馬武能征慣戰,

到如今歸一統樂享安然。

內侍臣擺御駕王登寶殿,

又聽得殿角下大放聲喧。

目前唱法都是六句,不唱“有岑鵬和馬武能征慣戰,到如今歸一統樂享安然”兩句。

明揚說名段——李和曾《上天台》金鐘響賞析

李先生的演唱繼承了高慶奎高派酣暢淋漓、高亢挺拔的藝術特點。情緒飽滿,質樸大方。表現出很高的演唱水平。例如第一句“金鐘響玉磬鳴王登大殿”的“玉磬鳴”三字,都是閉口音,功夫不到很難把三個字都唱的飽滿響亮,故而現在一般都唱“金鐘響御香引”,規避開這個難度,有演唱風格的原因,也有取巧的成分。而李先生演唱時充分利用不同的發聲部位,虛實結合,巧妙地運用腦後音把字“立”起來,字字清晰,聲聲入耳。目前幾乎沒有人能達到這個水平。

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