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算不算耍流氓?

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算不算耍流氓?

人們常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

這句話本身應該是想告誡那些不尊重女性、不認真對待感情的男性的,特別是某些以談戀愛為幌子玩弄異性的人。

事實上,有的人戀愛並不就是為了結婚而談的,他們遇到了自己喜歡的異性,荷爾蒙就暴發了,就想跟人家交往,享受相處中的種種快樂。

有的人談著談著,覺得兩個人非常合適,為了長久地生活在一起,就走進了婚姻。結婚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有的人談著談著,發現對方並不是適合結婚的人,或是遇到了自己更喜歡的人,或是更喜歡自己的人,也未能走進婚姻。

所以,戀愛了,但是否能結婚,並不是誰說了算的事情,沒能結婚的戀愛,也不算是耍流氓。

但是,有一些人卻是抱著結婚的目的談戀愛,接觸之前就是抱著要結婚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非常明確,一旦發覺對方沒有結婚的意向,就馬上不會戀愛下去。

這樣的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又算不算耍流氓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個愛情故事吧。

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算不算耍流氓?

小明是一名大三學生。有一天,他從市裡往學校趕,出地鐵站之後,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眼冒金星。

突然一輛轎車開到他面前停下,車窗搖下,一個妙齡女郎禮貌地打聽教學大樓怎麼走。

小明便告訴她,自己就是那個學校的學生,可以帶她去找。女孩很高興請他上車同行。女孩遞給他一張名片,說是過來參加一個講座。

小明看了一下名片,她叫小穎,是一家傳媒公司的總經理,正好與自己的專業掛得上鉤,便對她多了幾分好感。

兩人在車上攀談起來。小穎告訴小明,她的公司正處於上升期,她要多學習一些管理知識。以後會經常過來學校聽講座。

小明告訴她,自己明年畢業,正準備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希望她能提供一些機會讓他接觸這個行業。

小穎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就這樣,兩人認識了。

小穎是爸爸是一家公司董事長,他希望小穎以後能夠接他的班。但小穎覺得自己還年輕,還需要在社會磨練,積累管理知識和經驗,便依照自己的愛好開了一家傳媒公司,一則可以鍛鍊自己,二來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父親公司在媒體宣傳和廣告推廣方面出力。

小穎曾經有過一段長達六年的感情,男友出國變成異國戀,他希望小穎跟他一起到國外發展,而小穎覺得自己的文化底蘊和親情都是在中國,不願意離開父母。

經過多次協商無果後,兩人理性地分手了。但小穎為了這段戀情付出了一切,很久沒有走出來,轉眼間便到了大齡剩女這個尷尬的年齡。

父母著急她的婚事,小穎自己也覺得應該徹底放下過去的感情,開始一段新的愛情,能夠儘快結婚那就再好不過了。

小穎的思想獨立但又比較傳統,她覺得年齡雖然有點大,但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但一定要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

於是,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開始留意異性,希望遇到一個重新點燃她愛火的男孩。

剛才在路上,看到小明的背影,她就覺得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她喜歡身材俊秀的男孩,她覺得這樣的男孩看起來玉樹臨風,乾乾淨淨地相處起來不會那麼有心機。

於是,她特意以問路的理由認識了小明。

小明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之前對異性和感情的事情沒有什麼感覺,覺得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和工作,等到自己有了成家立業的能力了,愛情和婚姻自然會有的。

可是,遇到小穎之後,他內心莫名其妙地起了波瀾,不知怎麼的,腦海裡總是小穎的影子。他喜歡她姣好的面容,看起來不那麼單薄的身材,還有那種智慧女性的成熟與韻味。

小明覺得自己雖然沒有戀愛經歷,但喜歡成熟一點的女性,感情經歷比自己豐富一點,年齡比自己大一點更好,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去照顧小女生,也沒有去猜女生心思的興趣和耐心。

小穎和小明認識之後,心裡非常開心,經常開車來學校,不是找他聊天,就是帶他出去玩,有時候公司有什麼活動適合小明參加的,也把他帶上。

這事被小穎父母知道後,父親問她是不是要認真地跟小明談戀愛。小穎說是的,自己已經從上一段感情走出來了,小明沒有談過戀愛,還是一張白紙,她喜歡單純、乾淨的他,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儘快跟小明戀愛,如果小明畢業就結婚,就更加完美了。

父母默認了小穎新的戀情,一則是對她走出上一段感情感到放心,二則通過小穎的介紹,對小明的初步印象也感覺不錯。他們希望這個獨生女兒能夠找到一個她喜歡的又靠得住的男人。

小穎的各種好,對於小明來說,感覺來得突然而又是那麼的幸福。很快,兩人就發展成了戀人關係。

小穎對小明的一切都非常滿意,她從小明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滿足。小明是一個非常單純的男孩,跟他在一起,她覺得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雖然這段戀情,幾乎是她在帶著小明,她在毫不計較地付出,但她覺得很值得。

小明在這段戀情中,獲得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體驗,愛情的美好讓他對未來更充滿活力和信心。特別是小穎提供的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讓他感覺自己提升得非常快。

同時,小穎對他的照顧和關愛,也讓他嚐到了愛情的甜蜜。

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算不算耍流氓?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無時無刻的變化。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小穎開始試探性地問小明,是不是真的愛她。小明說,我當然愛你啊。小穎就會接著追問:那你準備什麼跟我結婚?

小明心裡真的很喜歡小穎,也很愛小穎,但問到結婚這個問題,還真是他沒有認真考慮過的問題。

學業未成,畢業後是否留在這個城市工作和發展,是否在這裡組建家庭,他還沒有納入到人生規劃當中。

小明目前最注重的是,一邊努力完成學業,一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累一定的經驗,為將來走上社會做好準備。

所以,每當小穎問到結婚這個問題的時候,小明很坦誠地回答她,能否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畢業後好好地想一想,並徵求一下家人的意見,再明確回答她。

小穎雖然嘴上說沒問題,心裡還是比較著急小明有一個明確的回覆。她不敢等太多時間,她擔心小明畢業後還是答應不了她,那她真的是年紀越來越大了。

這種焦慮的心情,埋在小穎心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的行為。她覺得自己對小明在全力付出,卻得不到他的明確回答,心裡越來越不平衡,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

這種心情不知不覺地表現在與小明的相處之中。比如,小明興高采烈地過來與小穎相聚,希望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小穎在親熱的時候,冷不丁地來一句“你會跟我結婚嗎?你真的愛我嗎?”

“你會跟我結婚嗎?”這句話聽得多了,小明感覺越來越不是滋味,聽得多了,總感覺有一種脅迫的味道在裡面。他不敢想象,如果回答說還不想結婚,小穎會不會馬上從他身邊消失。

小穎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他確實很喜歡她,也很愛她。他不是不想跟她結婚,但他想到她的家世和自己的差別之大,她的能力和自己還沒走校門的稚嫩的反差,自己對於婚姻和家庭應該有的責任能力等,心裡還沒有底氣回答說可以馬上結婚。

但他怕失去小穎。但又不敢拒絕和回答小穎隔三差五的催問是否結婚的問題。他現在只想好好戀愛,盡情享受美好的青春和你情我願的愛情。

小穎似乎有點失去理智,小明越不爽快回答結婚問題,她越是心有餘悸般地問。有時候小明約她看個電影或吃個飯,她也會經意或不經意間問“你會跟我結婚嗎,你什麼時候才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

這句話,在小明心裡都快成緊箍咒了,每次聽到結婚這個話題,小明的什麼心情都沒有了。他非常不理解,戀愛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你愛我,我愛你就夠了,到了該結婚的那一天,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向她提出求婚。為什麼小穎要步步緊逼呢?

小明不禁在問:都說愛情是純粹的,那麼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算不算耍流氓呢?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是不是功利性太強,算不算也是一種耍流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