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論及做生意,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商業模型都沒有搞懂,如何做?

我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去做生意,其實並不是懂怎麼來做生意,而是看著別人做生意還不錯,比如像看著別人賣服裝還不錯,然後就去買了服裝,比如像看著別人開餐館很掙錢,他也去開了餐館,但是,做生意真的這麼簡單嗎?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那麼是人都去做生意了,可惜在世界各國都沒有培訓怎麼來做生意的這麼遠一個學科,很多人做了很多年生意,總是覺得生意不好做,虧了很多錢,而且還把這種虧損歸功於現在的社會現狀或者是現在的經濟不景氣等等的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長什麼樣的原因都不如找找自己的原因,其實你不會做生意,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我會為大家分享16個基本的商業模式,每個模型的威力都非常巨大,今天先為大家分享第一個模型——體驗模型,相信看完我所有文章的人會恍然大悟,原理自己真的是不會。

論及做生意,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商業模型都沒有搞懂,如何做?

體驗模型大家聽起來好像非常的簡單,我們經常會去一些店,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體驗,這不就體驗模型嗎?有什麼好奇怪的呀?還拿這來說,如果你這麼能理解體驗模型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屁都不懂。

先從案例來說。

在河南某個景區有一個跑馬場,在很多的景區都有這樣的跑馬場,目的就是讓去遊玩的遊客能夠騎著他們的馬在他們的馬場裡面跑兩圈,每圈收取30塊錢的費用,這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一種商業,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跑馬場,他們的生意也跟其他的跑馬場差不多,其實只能基本維持生計,因為給到景區的費用也很高,還需要有牽馬的,然後還有一些設備,其實收回成本的速度並沒有那麼快。

我們所說的這個跑馬場,老闆姓張,張總的跑馬場開業已經快三年了,但是還是沒有收回成本,也很著急,而且經常看見人流竄動,但是很少有人去騎馬。

後來某位高人就給他出了一個主義,在它的門口貼出來一張告示牌,牌子上面寫著起碼免費一圈。

我相信所有騎過馬的人都知道剛開始騎馬的時候其實是有一點害怕的,因為害怕,所以還不敢去騎,而對於會騎的人來說呢,他也不太願意在這種地方騎,所以就是一個矛盾。

但是免費一圈,很多人就去了,因為免費嘛,還是可以試試的。

那免費騎一圈,騎這一圈的時候牽馬的師傅會在騎馬到半圈的時候告訴這個遊客說你可以用你的後腿敲一敲馬肚子會跑得更快一點,於是剛上馬不久的人已經放鬆了警惕,然後就會按照這個人的說法去做,但是用腳後跟踢了兩下,沒有踢著,這時候人的重心已經放在了立馬肚子這個事情上面,在快到一圈的時候牽馬的人會跟騎在馬上的人說,你可以用前腳踢來試試,於是乎坐在馬上的人就用腳一踢馬就開始跑了起來,比原來快了很多,這時候已經快到一圈了,如果你是馬上的人,那麼你會馬上下來嗎?還是再騎一圈?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再騎一圈,同樣在第2圈快騎完的時候,牽馬的師傅又會告訴騎馬的人,可以拿著馬刀拍照會更漂亮,於是乎騎馬的人又拿上了馬刀。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上面的這個案例中就是利用了體驗模型。

論及做生意,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商業模型都沒有搞懂,如何做?

相信看這篇文章的人,很多人都去買過車,在買車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去試乘試駕,那麼請問你去買東西的時候的試乘試駕是如何的呢?是不是讓你出去開個3五公里,然後就讓你回來了?請問在35公里範圍之內,我們作為一個還沒有接觸過這個車的人來說的話,能夠對這個車有個充分的瞭解嗎?對這個車的性能有一個完全的認識嗎?那是不可能的,我的一個朋友他是開4s店的,就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所有的客戶來體驗的時候都可以開出去2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是讓你在車上能夠完全的放鬆,帶上音樂,開上空調體驗這個車的性能,在你剛體驗到這個車的性能的時候會噶然而止告訴你,嗯,我們的體驗結束了。

那麼這個時候請問如果你是一個去這麼試乘試駕的一個人,你會買他們的車還是買別人的車呢?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我那個朋友在那個地區已經開了5個4s店了,而每個店生意都特別好,其實原因只有這一個,他用來體驗模型。

論及做生意,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商業模型都沒有搞懂,如何做?

體驗模型的精華是要讓客戶在一定的時間之類體驗到產品或者服務的效果,時間、性能、效果是體驗模型閉環的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

現在知道你所知道的體驗是假體驗了吧,後續分享第二個:第三方付費模型

(本文由壹玖長紅文案組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