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初中时候,上课前的早餐通常在外面吃。一来父母上班,在清晨做一顿早饭时间很紧,二来为了省事省时,上学的路上早饭种类丰盛,连着吃一个星期都不会重样。我和几个小伙伴,清晨的早饭基本都在上学的路上解决。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上学的那条小路叫进山路,从小城的主干道岔出来,延伸至山脚下,附近有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大约都是三个单元,五层。小区楼房有些年头,以至于有些楼房的底层长满了爬山虎,有些角落阴暗潮湿,而在阴天下雨时,顶层的砖墙甚至会溢出水来。楼房的增多以及入住小区居民数量的增加,各种小区的附属品也随之递增,小卖部,早点摊,理发店,幼儿园,蔬菜摊等等在小区边的道路上依次铺开。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常常和几个小伙伴在烟草局对面的拉面店汇合。如今回忆,这家拉面店像极了日本的面店。小小的一间屋子,不足30平米,除去拉面时用的桌子和一口煮面的大锅,老板竟然还能把三张方桌搬进屋子,加上四只围绕着方桌的长凳,店里的空间剩余寥寥。店里只有老板夫妇二人,老板负责拉面,老板娘主要煮面和收拾桌子,两个人都胖乎乎的。老板留着大胡子,常常在肩上搭一条毛巾,和日本拉面店的师傅倒有几分相像;老板娘把发髻卷在后面,夏天里常常穿着一件花布衬衫,围一条发黄了的白色围裙,虽然臃肿,但是干活利索,热情好客。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和日本的面店不同的是,他们家的面是兰州拉面,但是和正宗的兰州拉面又不那么一样,可能是老板另辟蹊径,掌握了兰州拉面的方法和要领,却舍弃了传统西北拉面的调料和味道,做出来的面在进山路一带还挺有名。传统的兰州拉面光是面的粗细程度就有毛细、二细、韭叶、大宽等几种,在这里,如果你不提前要求,老板只拉正常的粗细。我曾经见过有的客人要求老板把面拉得细一些,只见老板应允后,麻利地把面条再来回斯拉几下,拉出来的面条竟然也像龙须一样,细若丝缕,见识了老板的拉面技艺后,在等面的间隙看老板表演拉面,不啻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店里的招牌是干扣面,客人坐定,老板开始拉面。从防潮布下面取一团面剂子,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揉、捏、搓、拉,几种手段并用,要不了两分钟,一团面剂子在老板的手下就变成了一根根面条。身旁的老板娘见此,连忙揭开状如飞碟的大锅盖,锅里的水正在沸腾,氤氲出团团热气,老板把面条根部剩余的面剂子揪下来,随手一甩,面条就钻进了滚烫的大锅里开始沐浴。接着,老板娘开始搅拌,加小半碗凉水,等锅再次煮沸,面就可以盛上来了。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传统的兰州牛肉拉面有香菜、葱末、辣椒油打底,他们家的拉面只有一种底料,我问过老板,这是他们精心熬制的辣酱,有碎了的豆瓣和红皮尖椒,后味有一丝鲜甜,应该是放了冰糖。盛面之前,先在空碗里挖一勺辣酱,接着把面条装进碗里,面条沥出一些汤水,和辣酱中和搅拌之后,不稠不稀,让人食指大动!

起个大早,只为在上学的路上吃一碗拉面

一碗满满的干扣面,再用一只碗盛汤。下面的大锅旁边有一口略小的汤锅,里面煮着一根牛骨和一块牛肉,做生意嘛,讲究节约成本,仅靠一根牛骨和一小块肉,就可以煮出来一天所需要的汤。汤不是白色,是可想而知的清水底色,里面加一些盐和咖喱粉,捏几片切得极细的牛肉放进汤里漂着,对于少年时的我们,已然是一顿丰盛的早餐。吃一口拌拉面,喝一口牛肉汤,间或夹一片牛肉放进嘴里,面香、酱香和肉香统统钻进口腔里,是清晨上课之前最好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