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關於出國的思考:無論在哪裡,永遠別忘了自己是誰

關於出國的思考:無論在哪裡,永遠別忘了自己是誰

最近,有一好友接到國外大學的offer,即將去國離鄉,與我談及對即將到來的國外生活的興奮與迷茫,我不知如何開解,便向他推薦了兩本關於留學或者移民美國的書。

其中一本,是陳丹燕的《慢船去中國》。在這本書中,陳丹燕寫到一個曾經在上海灘煊赫一時的買辦家庭,始終對舊上海、對美國有著難以磨滅的情結。

因而,等到80年代初,便迫不及待的將家裡的兩個孫女送到美國留學,結果姐姐在美國理想破滅,精神失常。而妹妹成功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儘管外表光鮮,內心卻空虛冷漠,成為了心理上的流浪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妹妹回國後,不願意住在石庫門的家裡,而是選擇住酒店,而她和出租車司機說話時,用的是英語,那一刻,我有一種強烈的悲哀的感覺。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母語都鄙視的時候,她對自己的否定算是到了極點了。

我們都知道,世界有一些民族,如猶太人、吉普賽人,他們千百年來都沒有自己的國家,而猶太人為了復國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還有一些民族沒有自己的歷史,或者始終陷入外族的奴役中,而無法形成屬於本民族的文化。

相比於這些民族,我們何其幸運。儘管,這個國家依然有著種種問題,但還不至於讓一個從小在這片國土長大的人,鄙視自己的語言吧?

因此,陳丹燕的厲害之處在於,把這種民族自卑感刻畫的入木三分,讓人看完不覺冷汗涔涔。

而另一本書則是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的《無聲告白》,這本書在2014年榮登美國亞馬遜最佳圖書第一名,相信許多人都讀過。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則是華僑在美國的生存困境。他們努力想要融入美國社會,卻始終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他們越想擺脫這種基因賦予他們的屬性,就越是遊走在主流之外。

魯迅在1934年4月19日《致陳煙橋》一文中曾寫道:“現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這句話在後來被引申為“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我告訴朋友,你對中國的瞭解,對中國市場的瞭解,將成為你在國外最大的優勢。

作為一個人,越是熱愛自己的民族,熟悉自己的民族文化,並能夠包容其它民族,反而越能夠受到別的民族人的尊重。同樣,你越是鄙視自己的民族,則將越是被其它民族的人所鄙視。

的確,在文藝復興後,歐洲出現了一批卓越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而在工業革命後,歐美在科技、經濟上更是引領全球。但,我們不能就此否定掉其它民族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努力。

比如,中亞的伊斯坦布爾、撒馬爾罕等名城,依然是世界文化的瑰寶,它們曾經在東西方交流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我不想在這裡重新老生常談我們民族那些偉大的人物,比如孔子不就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嗎?

只是想說,就因為現在自己的民族看似沒有其它民族先進,就極力的否定,甚至想要擺脫這個民族的身份,我真的是無法理解。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民粹主義,好吧,我無話可說,如果我喜歡讀唐詩宋詞,然後告訴別人,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就是民粹的話,我想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是民粹了吧。

說到底,出國留學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在國外生活也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是一切為國外是好,甚至為了出國不惜犧牲一切,多少有點不可理喻。

記得幾年前,一箇中國留學生為了留在美國,找了一家有可能給他辦綠卡的公司上班,拿著很低的薪水,因為害怕回國之後不能順利拿到簽證,整整8年沒有回國。

而終於拿到綠卡回國時,他的同學們早已在國內各大公司當上了總監,在一線城市成家立業,而他除了綠卡一無所有,甚至連回鄉探親都得打腫臉充胖子。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至少結果是好的。

好在,近些年,海歸越來越多,人們對於綠卡的執著不再像過去那樣狂熱。而且,人們對於出國的選擇也更理性。比如,喜歡國外寬鬆的生活環境,較低的房價,良好的空氣和飲食,完善的福利待遇等等。

但無論在哪裡,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在國外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就沒有必要在國外。

好友想的非常清楚,如果國外的生活並非自己想象中的那樣,他會隨時回國。而且,在出國前,他打算在國內到處走走,更多的瞭解自己的國家,為他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