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土財主借帽子(外兩篇)(民間故事)

土財主借帽子

有個土財佬,要去為朋友祝壽,一身穿著齊備,就差一頂有頂子的帽子。他打聽到波七卡家,有頂先人的珊瑚頂子官帽。於是,寫了一張紙條,叫小管家去借。

小管家拿著字條,來到波七卡家門口,就高喉嚨大嗓子地吼道:“波七卡在家嗎?”

這時,波七卡正在屋後園媷草,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連忙跑出來。一看,原來是土財佬的小管家站在門口,神氣十足,四處張望。便問道:“找波七卡做什麼?”

“我家老爺找你借帽子。這裡有紙條,你拿去看嘛!”

說著,嘴巴一翹,將字條一揮。

波七卡心想:這傢伙狗仗人勢,我波七卡,豈是你喊的。不給你一點虧吃,你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稍停一會,便對小管家道:“你聽錯了吧!這上面寫的是借磨子一副,怎麼扯到借帽子上去了。”

小管家聽了一怔,說:“我沒聽錯,是借帽子。”

“紙條上明明寫的是借磨子,不信,你回家問明白了再來借。”波七卡打了他一個迎頭棒。

小管家是扁擔倒下來認不得一字的人,被突然掃來的悶棍打昏了頭。真是一籃茄子一籃瓜———左籃(難)右籃(難),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沒奈何,只好帶著波七卡的回信,把磨子背了回去。

百多斤重的磨子壓得小管家汗水長流,好容易把石磨揹回去,並遞送了波七卡的回信。

土財佬拆信一看,只見上面寫道:“來人喊我波七卡,罰背石磨作處罰,若要再把帽子借,速把磨子退回家。”

看完信,土財佬不覺笑了起來,再向小管家打聽情況,才知得罪了波七卡,隨即囑咐小管家速速退回石磨,稱他波七卡先生。這樣,才把帽子借了回來。

懶漢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懶漢,在家裡橫草不拈、豎草不拿,吃了飯就烤太陽、睡大覺,像一條死蛇一樣,動也懶得動一下。

懶漢的妻子嫌他太懶,有一天賭氣回孃家去了。這天,懶漢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慢從床上爬起來,覺得肚子餓,就摸到廚房裡,見沒有啥子現成的吃得,也懶得生火做飯,又感到身上冷,就慢慢挪到門口,坐在門檻上靠著烤太陽。

這時,一個剃頭匠走過來,看見懶漢頭髮長,鬍子深,就問:“老人家,你剃不剃頭?”懶漢只是把眼睛睜開一條縫看看剃頭匠,動也不動,連腔也懶得開。剃頭匠想,這個人莫非是個癱子,還是啞巴?他就把懶漢的頭剃了,鬍子颳了。見懶漢仍然不動不開腔,就自己進屋去拿了些糧食抵剃頭錢。出門時,他又順手拿了懶漢妻子的一條花帕子給懶漢包在頭上,免得他才剃的光頭被太陽曬痛了。

臉上光光、頭上包著花帕子的懶漢,還是坐在門口烤太陽。這時,又來了個賣胭脂撲粉的婦人。她看到懶漢,以為是個女人,就問:“大嫂,你買撲粉、買胭脂嗎?”

懶漢照樣懶得開腔懶得動。婦人說:“今天就在這裡開個張,發發利市吧!”於是,她就給懶漢臉上撲了粉,搽上胭脂。懶漢眼睛也懶得睜開,任她擺佈。婦人給懶漢打扮完了,就自己進屋去拿了些糧食走了。

一會兒,又來了個小偷。小偷見這家只有個女人在門口,就上前試探著問:“大嫂,我是遠方來的過路人,給口水喝吧!”懶漢聽到了,仍然垮著眼皮懶得說話,動也懶得動。小偷一見,以為這個大嫂睡著了,心想,這真是下手的最好機會!於是,他進屋去把懶漢家所有值錢的東西裝進一條大口袋,扛著從懶漢身邊大模大樣地走了。

下午,懶漢的妻子回家來了,她先是看見門口坐著一個打扮得花裡胡哨的女子,仔細一看竟是自己的丈夫,不禁笑起來。進屋一看,她又哭起來。原來屋裡亂糟糟的,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她問懶漢,懶漢過了好一陣才慢慢說:“被小偷偷走了,反正他要偷,我也懶得說。”妻子一聽,哭著又回孃家去了。再也沒有回來。

高粱稈扎的媳婦

有這麼一個莊稼人,叫小順,是個光棍兒,從小死了爹媽,惟一的親人是他舅舅。他種著二畝多地,住著兩間小草屋。大秋以後他找幾個夥伴,推牌九、擲骰子玩,一塊兒解悶兒。

一天,他的夥伴們說:“淨玩這個沒啥意思,咱們給小順用高粱稈扎個媳婦吧!”那幾個人說:“行。”他們七手八腳忙活起來,工夫不大,媳婦紮好了。這個夥伴說:“我們孩兒他媽有一件紅花襖,我回家拿去。”那個說:“把我媳婦的一條綠花褲拿來給她穿上。”又有一個說:“我媳婦來時穿的繡花鞋和一個蓋頭,我給你偷出來。”

一會兒,衣裳、蓋頭、繡花鞋都拿來了,給高粱稈媳婦穿上。穿好後,他們一看,還挺好,鋪上褥子,把它放在上面,再蓋上被子,躺著吧,挺好看。有個夥伴說:“小順,這回該向你舅舅要錢去啦!”小順說:“我老向他要錢,怕他們不給了。”“給,你就說娶媳婦,準給,去吧!”

小順來到舅舅家,正好舅舅、舅媽全在家。舅舅問:“這回來有事兒?”他說:“我要娶親呀,啥都沒有,請二老相助。”老兩口兒說:“真有這事?”小順小聲“嗯”了一聲。舅舅說:“真的有這事,可是天大喜事,你不用發愁,這兒什麼都給你。”老兩口兒準備了錢和米、面、肉等,套上大車,動身給外甥辦喜事去了。

小順心中有鬼,對舅舅、舅媽說:“你們坐車慢慢走著,我先回去叫她給燒點水去。”說完,就一溜小跑朝家趕。

到家後,開門一看,高粱稈扎的媳婦蓋著被子,還躺得好好的。怎麼辦?老兩口兒來了怎麼交待!急得他大聲喊:“嗨,你還不起來呀,舅舅、舅媽他們都來了,起來燒點水吧!”“哎!”高粱稈媳婦答應一聲真起來了。嚇得小順一愣,覺得這事太怪了。這媳婦呢,下地就抱柴,燒起水來。水要燒開的時候,馬車也到了。

小順領著媳婦上前見過舅舅、舅媽,老兩口兒誇外甥說了一個好媳婦。選了個良辰吉日,大擺酒席,親戚朋友都來辦喜事。事大、事小,一到就了。很快一天過去,親戚、朋友各自回家,舅舅、舅媽安排好後也回家去了,剩下小兩口兒過日子。

過了整整三年,又一個正月到了,媳婦說:“我要回家瞧瞧媽去。”小順說:“去吧!”可他心裡琢磨:你的家在哪兒呀?

媳婦騎上驢,小順在後趕腳,從太陽出到太陽落,整整走了一天,還沒到地方。小順不敢言語,心想,看你走到啥地方。

天色已晚,走進一個村子裡,來到一家門前,媳婦下毛驢上前敲門:“媽媽,開門來,我回來啦。”媽媽聽著像大閨女的聲音,可她死了,到現在已入土三年了。沒敢去開門。又聽門外喊:“媽,快來開門呀!”二閨女說:“是我姐姐在叫門,我去開門看看。”門一開,姐姐說:“二妹子,是你呀,你姐夫送我來啦。”母女見面,媽問:“閨女,這幾年你上哪兒去了啊?”“我到婆家去啦。媽,這就是您的姑爺。”小順上前見過丈母孃。

住幾天後,姑爺急著回家,問媳婦再呆幾天,定個日子好來接。她說:“再住十天吧!”小順答應後就走了。

大閨女天天給做針線活,單的、夾的、棉的都做好了。到第十天,孃兒三個坐在炕頭上做活,又說又笑拉起了閒話。媽問:“閨女,你不是死了嗎?”這一問不要緊,只見姑娘身子一歪,倒啦。媽趕緊上前去拉,一拉便變成了一堆高粱稈,這下子,傻了眼,姑爺來了怎麼說呢?

說著,姑爺來了。小順見丈母孃愣愣地站著,小姨子也不動身。看不見媳婦哪兒去了。問:“我家裡的呢?”

丈母孃把臉一沉說:“你朝我要人?弄著高粱稈子來嚇唬我。”“嚇唬你,我問你,她叫你媽沒有?”“叫來著。”

“她給你做活兒沒有?”“做來著。”“那就啥話別說了,給我人沒事;若是不給,到官府告你去。”丈母孃一聽要經官府,這還了得,人命關天的大事,頭一行得花錢;二一行,坐大牢受苦刑,鬧不好命還得搭進去,最好私了,給姑爺點錢吧。這姑爺是啥都不要,就要人,要媳婦,不給?縣衙門見高低。小順朝外就走。丈母孃見事不妙,急忙阻攔說:“別急,別急,有事咱們好商量。這麼著吧,把你小姨子給你吧?”小順聽後高興得二次跪下叩頭重認丈母孃。小順接走了小姨子,小兩口兒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了。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謹作為試讀鑑賞之用,五天內將自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