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作者:张建银 扶阳派中医传人、身心灵整合疗愈师

火生土,

土生万物,

万物互连。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祖国传统医学以阴阳五行思想来统领整个古中医学体系,从天人关系到脏腑气血,从辨证论治到本草药理,起承转合,生克互用,让原本复杂难解的生命谜题豁然开朗,井然有序。两千年来,古中医学在此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其间大师辈出,花开千朵,各表一派。

中国古中医学,观天地而体医理,悟天道而得心法——

太阳之火,温煦大地,万物得以生长,欣欣而向荣。于是绿树如茵,繁花似锦,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苍天竞自由!正是生生之谓易!在易学的五行文化中,地球这一派生生不息的景象,便可归结为“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

笔者认为,人的精神情感、思想观念所形成的心识结构,与身体之间的耦合关系,乃是与人体胸腔中的心脏与心包相对应。而心脏与心包则像一朵莲花,坐落在体内的横膈肌膜上。

在古中医学中,心为火,脾为土。上述的心脑耦合系统即为“火”,而“土”则并非我们常识中的脾、胃,乃是以横膈肌膜为核心的脾系统。这便是“火生土”。

横膈肌膜的下面则又通过经膜韧带连着肝、胃、脾、十二指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等,可以说,横膈肌膜关连着人体五脏六腑整个生理系统。这便是“土生万物”。

五脏六腑、各大组织器官以至四肢百骸之间又彼此密切关联,通过大的经膜、小的经络相互依存,相互滋养,相生相克。这便是“万物互连”。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笔者认为,人的心识结构,包括人的表意识、潜意识与根本意识,乃是生命健康与否的根源所在。从古至今,人类中的健康者、高寿者,首先都是心灵健康的人,也就是百姓所言,知足常乐之人,心理学所言,没有心理创伤之人,道家所言,逍遥自得之人,佛家所言,生欢喜心、明心见性之人……

人体的横膈肌一天运动两万多次,而横膈肌牵连着体内的心、肺、脾、胃、胰、肝、肾、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器官,其运动节律和强度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中医讲,人体中气不足,则内脏下陷,功能失常。莲花中医认为,横膈肌正是升举内脏的实体所在,就像人体内的大地一样,“土生万物。”

古中医:火生土,土生万物,万物互连——横膈膜是人体健康的枢纽

一旦横膈肌的运动失常,则五脏六腑的功能和健康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人的精神思想状态,也就是心识结构,通过心脑耦合系统对横膈肌的运动又有很大的影响。在不良的情志状态下,横膈肌的运动则会受到干扰、压抑而紊乱,体内的各大组织器官也随之失衡、失调,诱发种种疾病;而在安宁、喜乐的身心状态下,横膈肌的运动有着自然、舒展的节律,五脏六腑得以平衡的运作,能够充分地自我调节而保持健康,“火生土,土生万物。”

中国古中医里的导引术、道家的内丹功法、藏密的瑜伽拙火以及大乘佛教的明心见性,到现代的自然疗法、身心灵疗法,都是在促进人体横膈肌的运动健康,而达到五脏六腑的健康,进而实现身心的愉悦与整个生命的康健。


如有各种疾病问题,或有其他健康方面的咨询需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