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湄潭縣位於貴州北部、遵義東部,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山清水秀,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貴州高原上的一顆明珠”和“黔北小江南”之稱。湄潭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雲霧”地區,其自然地理環境特別適宜於茶樹生長,出產茶葉氨基酸含量高達4%以上、茶多酚28%以上、水浸出物達4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左右。生產的綠茶香高持久、滋味鮮爽、湯色翠綠明亮、葉底嫩綠鮮活。不可複製的優越自然環境成就了湄潭茶的優良品質,造就了湄潭茶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湄潭縣種茶歷史悠久,唐代茶聖陸羽撰寫《茶經》中就有“湄潭產茶且味美“的論述;後來的元末明初湄潭的容山長官司張、韓二氏,將境地民間製作的茶葉交播州宣慰,進入播州茶倉或作為“播州方物”上貢朝廷,那時的茶葉製作技藝被視為湄潭眉尖茶傳統制作技藝的雛形。據《貴州通志》記載,清代“石阡、湄潭眉尖茶皆為貢品”。清乾隆年間,湄潭隨陽山人陳天祿(1782-1812)開墾9堡13灣茶園,按此技藝製作眉尖茶銷往外地。清同治年間,家居湄潭大廟場的楊氏家族按此技藝從事眉尖茶生產。清末民初,楊氏後人楊秀財(1914-1997)以茶為業,按此技藝加工製作眉尖茶銷往遵義新洲等地。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1939年至1949年,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期間,劉淦芝、李聯標等茶葉專家在湄潭眉尖茶傳統制作技藝基礎上,專門聘請杭州西湖鄔、郭姓師傅來湄潭吸取西湖龍井茶的炒制方法,通過改進提升,試製出貴州首款“色綠、馥郁、味醇、形美”扁平名優茶——湄綠;新中國成立後,貴州省湄潭實驗茶場,又在湄綠製作技藝基礎上研製出一支綠茶新品,1953年原貴州省長周林來湄視察工作,品嚐了湄潭茶葉後命名為湄江茶。1980年,我國著名茶學專家,安徽農學院茶葉系陳椽教授根據其品質特徵,又命名湄江翠片,連續榮獲省優、部優和“貴州四大名茶”、“貴州十大名茶”稱號,並被載入《中國名茶志》。20世紀90年代,湄潭茶人又在湄江翠片製作技藝基礎上,研製新創成了今天的湄潭翠芽茶,為了更加接地氣和走進大眾生活,已經於2015年3月重新制定頒佈了“湄潭翠芽”地方標準。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由此,湄潭翠芽形成了今日扁平直光滑、勻整、色澤黃綠油潤的外形特徵,香氣濃郁、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葉底嫩綠鮮活的內在品質。俗話說好山好水出好茶,湄潭翠芽更是好原料好技藝代表的好品牌,其傳統制作技藝考究,主要包括:採摘鮮葉—攤青(鮮葉自然攤放)—紅鍋頭炒(高溫殺青)—攤晾(散熱)—二炒(理條)—攤晾(回汗)—中鍋三炒(壓條定形)—攤晾(回潮)—磨鍋(定形、提香)-揀屑(去片末)-瓦缸儲藏(用木炭石灰墊底保鮮)-包裝(皮紙封袋)等流程。如今,湄潭翠芽生產已進一步推進茶葉加工機械化和清潔化,人們通常喝的湄潭翠芽都是機械化生產的了。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二十一世紀初,湄潭縣委縣政府明確思路,準確定位,加大政策扶持,連續堅持從基地、加工、品牌、市場、文化、產業融合方面給予政策、資金大力扶持,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得湄潭茶產業僅經十幾載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湄潭翠芽2011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先後榮獲國家級金獎48次, 在2009年“貴州十大名茶”評選和2010年“貴州五大名茶”評選中連續獲總分第一名,並榮獲“貴州三大名茶”稱號,2015年8月還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上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2017年榮獲“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達102.17億元”。如今, “湄潭翠芽”作為一種傳統扁平茶,屬貴州三大名茶於2015年進入了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與“遵義紅”一起,形成了紅綠交相輝映、比翼齊飛的良好態勢,佔據全省茶葉重點推廣品牌“三綠一紅”的半壁江山。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黔北小江南 湄潭出翠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