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上海16區32名黨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後幹部佔1

上海16區32名黨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後幹部佔1/4

CFIC導讀:

9月12日上午,上海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接受杲雲辭去區長職務請求,決定巢克儉為黃浦區代理區長。


此前的9月7日下午,上海嘉定區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會議決定任命陸方舟為嘉定區副區長、代理區長。


嘉定、黃浦兩區代理區長到任,結束了章曦和杲雲區委書記、區長“一肩挑”的歷史。在此之前,嘉定區委書記章曦兼任區長已有5個月,杲雲時間更長,擔任黃浦區委書記、區長已有1年。

隨著兩區代理區長到任

上海16區32名黨政“一把手”

目前已全部到位

經梳理發現,從經歷結構看,他們都經過多崗位鍛鍊、領導經驗比較豐富;從年齡結構看,他們全部為“60後”“70後”幹部,其中“70後”幹部8名,佔1/4。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不到兩年已有多區黨政主官發生職務變動

2016年12月,浦東召開第四次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班子。此前一個多月,上海14個區密集召開黨代會,經歷換屆選舉,而靜安區則在2016年1月召開了原閘北區、原靜安區“撤二建一”後的第一次黨代會。

2017年1月,除新靜安已於2016年3月召開首次人代會外,15區相繼召開人代會,選舉產生各區行政領導班子。

至此,上海16個區新一屆黨政領導班子全部選舉產生,32位黨政一把手全部配齊。

隨後,人事變動依然頻繁。截至目前,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已有多個區的黨政主官出現職務調整。

2017年3月,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被任命為上海市委常委,晉升為副部級。2017年4月,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兼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

2017年5月的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對區縣人事也產生了影響。先是施小琳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不再擔任普陀區委書記,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曹立強接任普陀區委書記。施小琳今年5月已調任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這是後話。

曹立強離開虹口後,中共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趙永峰轉任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

2017年5月初,崇明區委書記馬樂聲擔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此後又擔任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委副主任。崇明區區長唐海龍升任區委書記。崇明區委副書記李政 任區長

也是在同年5月,趙奇

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免去閔行區委書記職務,由區長朱芝松擔任區委書記。不久之後,閔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倪耀明轉任閔行區區長。

去年9月,黃浦區委書記湯志平改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黃浦區區長杲雲同時擔任黃浦區委書記。

今年4月,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接棒湯志平,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湯志平此前已任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嘉定區委書記的職務則由區長章曦擔任。

70後有8人,博士11人

經過這一輪調整之後,

16個區縣32名黨政一把手,全部是“60後”“70後”,平均年齡51.4歲。其中,50歲及以下的有13人。

其中“70後”有8人,包括2名區委書記:


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嘉定區委書記章曦。6名區長,黃浦區區長巢克儉、寶山區區長範少軍、松江區區長陳宇劍、青浦區區長夏科家、奉賢區區長華源、崇明區區長李政。從地理位置看,郊區區長相對“更年輕”。

從學歷看,32人中有取得博士學位有11人,碩士15人,學士或在職大學有6人。

在11名博士中,最多的是管理學博士,有4人,經濟學博士有3人,工學博士2人,法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各1人。

從中不難看出領導幹部選配的傾向。上海市委曾在本屆區委換屆前,就配出結構優、功能強的好班子作出過指示,其中包括“既重視幹部的學歷又不簡單唯學歷;既重視年輕幹部和年齡結構合理又不只看年齡”。對於上海這座超大城市來說,幹部的專業化水平也十分受重視。市委曾提出,針對領導班子中懂經濟、懂金融、熟悉城市建設和管理等專業幹部比較缺乏的問題,注重從高校、科研院所、市直經濟部門以及大企業選拔一批“帶過兵”、“打過仗”、實踐經驗豐富的優秀幹部充實到地區班子,提高班子專業化水平。

從任職經歷看,這些區的黨政“一把手”呈現出多崗位歷練、經歷多樣化的特點。

  • 有的曾在企業任職,其中大部分是從企業的高級崗位上走上仕途。

比如,1971年出生的章曦曾任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總裁、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上海建築材料(集團)總公司副總裁,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在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的任上履新徐彙區常委、副區長,後轉任嘉定區區長、區委書記。


準“70後”杭迎偉,在就任浦東新區區長前,曾任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同時擁有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的資歷。

  • 有的最初在學校或者科研機構工作。

閔行區委書記朱芝松曾長期在航天系統工作,從上海航天局第八00研究所技術員做起,一路做到研究室主任、所副總工藝師、副所長、總體所所長等職務,1999年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此後又擔任上海航天局局長助理,後任副局長。


虹口區委書記吳信寶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到上海前曾長期在原電子工業部,原信息產業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任職,長期在電子信息系統工作,獲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

  • 還有的在有著豐富的基層街鎮工作經驗。

奉賢區區長華源曾在延吉新村社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五角場社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黨工委書記。


普陀區委書記曹立強曾做過楊浦區平涼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楊浦區區長謝堅鋼曾任徐彙區漕河涇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漕河涇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附:上海16區黨政一把手名單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放”出活力 “管”出公平 “服”得到位了嗎?看這些區各顯神通

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的發展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改革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各條線部門服務不斷升級。

各區通過大調研發現了企業的哪些煩惱?都解決了嗎?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企業不願留在區內發展,如何挽留?

“公司因環保等原因,打算近期遷出嘉定……”

“現在的辦公面積無法滿足業務發展需要,我們打算在市中心尋找400-5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在大調研大走訪中,嘉定區經委陸續瞭解到了區內相關企業各式各樣苦衷。

企業不願留在區內發展,著實尷尬。一旦企業外遷,就會——

  • 造成當期稅源的不穩和產業資本的流失,影響經濟發展活力;

  • 優質企業或龍頭企業的外遷,容易影響地方產業發展

  • 企業外遷多,容易對地區招商產生負面影響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企業外遷的原因主要有5種:外區政策優惠、註冊型迴歸、業務經營需要、投資方要求和辦證需要。

與此同時,政策引導不強、溝通服務機制不暢、服務能力及水平不足等問題,也會造成一部分企業“外流”。

明確問題後,嘉定區經委通過政策、機制、服務“三個強化”,查找不足,補齊短板,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強化政策重引導

政策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嘉定區通過

加強政策的“供給側改革”,全力為企業發展想辦法、謀出路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完善機制促保障

通過建立完善企業遷移管理工作微信群完善信息聯絡機制,一旦發現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優質企業有外遷趨勢,經委就會出面及時溝通協調

與此同時,嘉定區還著力完善統籌管理機制,盡力通過資源統籌協調和高質量服務等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優化服務促感情

建立跟蹤服務機制,通過定期走訪、電話拜訪、業務指導、政企座談等形式,及時瞭解企業困難和需求,掌握企業動向,提供有效服務

同時,創新服務方法,全力打造服務特色,形成服務新優勢,提升辦事效率。

解決企業落地難,街道能成為神助攻嗎?

截至7月30日,長寧區的SOHO天山廣場辦公樓出租率約90%,入駐的122家企業中,註冊企業38家,未落地企業77家,另有7家正在辦理中。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面對這一情況,天山路街道通過深入走訪調研,發現SOHO廣場企業轉化落地工作存在以下難點——

  • 一是SOHO廣場的招租目標(提高出租率)與政府樓宇稅落目標不盡相同,

    政府對非落地企業存在較大轉化難度,各區的穩商壓力是企業異地轉化最大的阻力


  • 二是對區域營商環境、配套設施的宣傳力度還不夠,街道可以為企業解決辦理集中註冊地的資源不足


  • 三是由於經濟大環境影響,因租賃到期、外區商業地產租金較低等原因,部分企業為了降低商務成本或企業內部需要統一管理成本,提出遷移請求,使街道稅收企業外遷異動壓力增大。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針對上述問題,天山路街道從三方面著手——

  • 一是“即轉即落”

    對即將新設和已達成轉化意向的企業加大關注力度,促成其儘快完成落地和轉化

    目前已有3家工商落地,正待稅務落地;2家準備新設;2家待工商落地。對企業客戶入駐的後續服務也及時跟進,提供一站式便利通道。


  • 二是“深挖潛力”

    派樓宇聯絡員專門駐守,動態跟進77家入駐非落地企業,定期整理“一企一檔”,挖掘可轉化潛力,確定主攻方向,加大長寧在產業政策上的優勢宣傳。

    目前已成功轉化北京小驀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近日,信達生物有兩項研發產品(治療腫瘤疾病、骨質疏鬆)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有望增稅。


  • 三是“合力穩留”

    對異動企業做好跟進服務,通過條、塊、樓宇物業三方聯合介入,合力解決企業訴求,藉助走訪,營造企業孃家人形象,穩固重點企業安商決心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企業資金缺口大,能用政策盤活嗎?

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該公司為上海市570多萬用戶提供有線電視節目及其他增值服務,但近年來企業稅收規模始終較小,經營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靜安區稅務局通過大調研發現,為了實現轉型發展,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投資固定資產、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企業流動資金缺口很大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其實,該企業早期進行全市有線網絡改造時留下的增值稅留抵稅款較大(企業的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時,沒有抵扣完的進項稅留到下期繼續抵扣,即為“留抵稅款”),若予以退還,將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研發投入的問題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有關政策和實施方案,明確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新的稅收扶持政策成了為企業解痛濟難的一劑良方。靜安區稅務局初步測算,通過這項稅收政策的扶持,將為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補上6000餘萬元的資金缺口

稅務幹部第一時間和公司聯繫,併入戶開展退稅相關政策的輔導,設置專人、專窗、專崗,加快審核速度,切實加快退稅流程

2018年7月底,第一筆留抵稅額3313萬元順利退還到公司賬戶,大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盤活了流動資金。按退稅計劃,第二筆留抵稅額3000餘萬元也將於近日順利到賬。

環評標準複雜,怎麼讓企業不再頭疼?

在開展大走訪、大調研的過程中,靜安區環保局發現,環保準入已成為讓不少企業頭疼的共性問題——

“企業哪些建設項目可以落地靜安?哪些項目需要辦理環評審批手續?辦理環評審批的手續又有哪些?”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靜安區環保局在摸清區域內企業集中的72家產業園區的實際情況以及企業的相關訴求後,在全市率先形成了“清單+簡化審批”的環保準入新模式

  • 一方面,根據園區不同類型,制定實施靜安區環境准入“正負面清單”,幫助園區明確企業准入環評門檻;


  • 另一方面,精簡環評審批流程,將環境影響報告書類建設項目等項目的行政審批時間壓縮50%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負面清單”原則上是環境風險大、涉及惡臭(異味)物質使用和排放、涉重金屬排放、以及環境影響較大的工業項目,列入“負面清單”的項目,禁止引進,環保部門不予受理環評材料

“正面清單”是符合靜安區整體產業導向,環境汙染較小,以社會服務業為主的項目,但根據園區類型、定位有所不同。列入“正面清單”的項目,環保部門則建議園區優先引進

在“正負清單”的基礎上,靜安區環保部門還按照園區的產業導向,在企業引入、審批、服務等方面為園區提供定製化服務

上海16区32名党政“一把手”全部到位!70后干部占1/4

部分企業反映,

辦理環保行政審批手續耗時長、流程繁。針對這些問題,靜安區環保局精簡了環評審批

  • 對於列入“正面清單”的建設項目,只要符合《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分類管理的項目類型》,就予以環評豁免,無須環評手續


  • 對於未列入“正負面清單”的建設項目,分別從時間上、內容上進行簡化,優化審批流程。

靜安區下一步將會在全區所有園區推行環境准入“正負面清單”,並鼓勵園區在引進建設項目辦理相應的環保手續時探索“環保管家”管理模式,為企業開業辦證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