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还记得最近一次吃馕是啥时候么

还想念用馕搭配出的各式美食么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如果让你用纸和笔把“馕”字写出来

你真有胆量去写并保证不会写错么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土生土长的新疆人都吃馕

就像很多人都有牛仔裤一样普遍


可就算经常吃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对馕的了解和认识还稀里糊涂的

也大有人在


偏偏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里

就出现了一座宣传馕文化的馕坊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据说

自试营业以来

馕坊天天爆满

游人络绎不绝

……

馕坊真有那么火爆?

让其魅力四射的原因是什么?


9月3日

范儿爷也去凑了个热闹


测评时间:2018年9月3日17:05-19:40分

测评地点:新疆国际大巴扎馕坊

测评内容:馕坊的火爆程度+“吸睛”特色

测评方式:拍摄、询问和观察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地方好找 不好停车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坊在新疆国际大巴扎里面,斜对面就是二道桥清真寺;不好停车,游客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环境干净 装修古朴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一进门,范儿爷就看到了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她一会儿擦拭栏杆,一会儿又开始拖地,忙的不亦乐乎。因为有她,馕坊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坊的装修风格古朴而温暖,内部家具、农具、装饰品、餐具等大小物件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新疆民族风情,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七大区域 各具特色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坊有两层共300多平米,设有展馕区、生活区、做馕主辅料+工具展示区、品鉴区、体验区、打馕区和售卖区。

01

展馕区

最先“拽”住范儿爷的,是这20张木牌。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红枣馕、锅盔馕……20张木牌详细介绍了有关这些馕的典故、成分、工艺和营养,再配上被介绍的真馕,一张张木牌,便是那些馕的专属“名片”。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架子上摆满了20多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纷纷驻足欣赏、拍摄。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在众多馕中,这枚袖珍馕的直径只有3厘米,是馕坊里个头最小的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展品馕均为真馕,所以得定期更换。

要说最让工作人员省心的,当属疙瘩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疙瘩馕最能放,保质期竟达3个月!别看它看着、摸着都是一副“铁石心肠”的样子,可只要一遇到水,它瞬间就“心软融化”啦!

在展馕区,范儿爷遇到了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京堂,他很热情,主动给范儿爷当起了导游。

白京堂介绍说,要说新疆的馕,有上千种都不为过,但如果按照类别来分的话,新疆的馕有三大类。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面馕,如白面馕、荞麦馕等;馅馕,如肉馕、玫瑰花馕等;形馕,如金鸡馕、刻字馕等。

在众多馕里,人们常见的馕有50多种,其中有20多种最常吃到。

02

生活区


生活区分室内和室外两个区域。

室内区摆有一张炕床,床后的墙上,挂着新疆民族乐器艾捷克和都塔尔,平时由两位民间艺人负责弹唱,但当天,他们临时有事未能现身馕坊。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对于炕床,很多游客只做远观拍摄,或是走近摸一下床上铺的毯子,只有少数游客真的坐了上去,比如下图这位。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范儿爷也在炕床上坐了一下,感觉凉凉的,稍微有点硬,夏天坐着一定很舒服。

室外区域模拟的是乡村院落的场景:石盘当桌,石墩当凳,各种农具还有用来磨面打馕的小麦靠墙而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03

做馕主辅料+工具展示区

一个馕里都有哪些材料?做一个馕需要哪些工具?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在这个区域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04

品鉴区

除了拍照、歇脚,在品鉴区,只要游客稍等片刻,是真的可以冲碗热茶就着热馕吃的。

不过,直到范儿爷离开馕坊,都没见人在那里品鉴过热茶就馕,倒是有人坐在长凳上吃过热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白京堂说,馕坊的品鉴区其实是设在二楼的,不过二楼还在装修,就把品鉴区临时设到了一楼现在的位置。

再过几天,二楼就能装好了。届时,游人将有机会细细品鉴一下:把馕就着奶茶、砖茶、果茶、红茶甚至咖啡一起吃是何种感受。

至于一楼的临时品鉴区,后期可能还会被改为“DIY个性做馕体验区”或简单的小型品鉴区。

05

体验区

先来瞅瞅这个大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这是一只月饼馕,馅儿里包了56种材料(代表我国56个民族)。

它直径一米,连底座一起称重的话有57公斤,是12个打馕师傅用了两天制成的,至少能放一个月不变质。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因为大,月饼馕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人上前合影;也有游客仅对月饼馕本身感兴趣,他们在怀疑它的真伪,或低头闻闻,或用手指在它身上摁一摁、掐一掐。

这个馕坑是原汁原味的新疆老版馕坑,“点上火就可以烤馕咯!”白京堂说。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操作台上放着让游人尝试做馕的材料和工具,实操过程时,还可以透过那堵玻璃墙向里面正在打馕的师傅学习一二。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透明的玻璃墙还发挥着两个功能:让游人观摩、拍摄打馕师傅做馕的过程;在玻璃墙前拍照。

06

打馕区


打馕区环境干净整洁,空气里散发着阵阵面香,3个新型馕坑和7位打馕师傅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主厨努尔买买提·拜科日今年37岁,打了18年的馕,擅长打油馕、皮芽子馕等十余种类型的馕,他是2016年、2017年“乌鲁木齐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的“馕王”。

每天,他和队友们都会为游人打做更适合尽快食用的皮芽子、玫瑰花、辣皮子等7种热馕,平均5元一个馕。

07

售卖区

每当一坑热馕烤好后,就会被端到售卖区去售卖或是装袋(箱)。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白京堂介绍说,售卖区内分别设有乌鲁木齐(啥馕都有)、吐鲁番(盛产杂粮馕和奶子馕)、喀什(盛产奶子馕和芝麻馕)、和田(馅儿馕和形馕)和库车(盛产片儿馕)卖馕区。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17:30分,范儿爷在售卖区看到,两个操着北京口音的两男一女拎走了1小时前预定的100个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白京堂告诉范儿爷,馕坊里的3个馕坑同时烤馕的话,每天能烤1500个馕,从今年8月30日试营业至今,每日大小订单不断,平均一天能卖1000个馕。

游人评价

上海游客沈青华

第一次来新疆,第一次吃到新疆的馕,第一次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馕。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本以为馕嘛!不就是一个圆形的面饼子吗?

真没想到,新疆的馕还有这么多品种和形状,真让人大开眼界啦!

北京游客刘斌和恩师夫妇

因工作关系常来新疆出差,但每次都是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走了,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好好了解一下新疆和新疆的馕文化。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这次专程带首次来乌鲁木齐旅游的恩师夫妇走进馕坊,看到二老兴致颇高,自己也感到开心和欣慰。

用这种直观、科普式的方式来展示和宣传新疆,我们觉得不错!

乌鲁木齐市游客“小胖噔”

我要把今天逛馕坊的视频发到网上,如果有人想来的话,我要强烈推荐他们过来看看。

今天来逛馕坊,还有一个特殊目的——专门带我表妹来逛逛哒!

表妹是昌吉人,考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太可怜了她,长这么大,竟从没逛过新疆国际大巴扎。

我认为,既然是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的姑娘,怎么说也得对新疆的特色能说出个一二三吧!不然外面人问起来,你怎么回答?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在我看来,馕坊,是一站式体验、感悟新疆馕文化的好地方,她看的也挺入神,我真带她来对地方了!

乌鲁木齐市民白鸽

总体说来,馕坊还是不错的!

可能是还在试营业的缘故,我认为馕坊还存有一些小问题。

比如:这里既然是景点,应该配一位讲解员,不能啥都让大家自己琢磨吧!

另外,我总感觉少了馕坊里少了一些“温馨提示”,毕竟,在形形色色的游人中,不道德、不文明的人总是会存在的。

为了文明出游,也为了保护馕坊里的物品,建议工作人员在该放提示的地方(如一些真实的展品前)就妥妥地把“温馨提示”摆上吧!

我相信,后期,馕坊会越来越好!


经范儿爷观察及白京堂介绍,馕坊试营业这段时间,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

1

展品区的馕在减少,尤其是个头小的。馕又没长腿自己跑掉,看来有人在“偷”馕。

2

少数游人与馕拍照时表现得过于兴奋,以至于会把馕从展架上搬下来抱在手里拍照,拍完照后又不能很好地放好,导致部分馕受伤破损。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3

一些游人在检验月饼馕的真伪时,会上手摁、掐、抠,这么做的后果是,让月饼馕“毁容破相”。

4

做馕主辅料+工具展示区的葡萄干被人偷吃的不少。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5

排队买馕时,个别游人会趁乱“跑单”,给馕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范儿爷认为,这种行为,无异于偷窃。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19:40分,范儿爷准备离开时,馕坊又迎来了一拨游人,有位游人没有着急进入,而是先看、拍了馕坊外面的文字介绍。

“馕迷”的福音:乌鲁木齐有个地方,馕的花样多到没朋友……


在两个多小时的实测中,范儿爷注意到,馕坊几乎就没断过人,不时都会有三五成群的游人进出。

最后希望,无论何时,在何地,是本地游客亦或是外地游客,都请文明出游,别做一些让人鄙视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