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師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合適嗎?

戈巴迪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1.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來看,這種做法不合適

我無意討論《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否真的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益,作為指導性的法律法規,我們必須嚴格執行。法規規定,老師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保護好學生的隱私,目前,學生的考試成績已經被納入到了學生隱私的範疇,那就必須加以保護,決不能以任何形式公佈學生的成績與排名,因為排名比較低的學生 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尤其一些家長,會比學生還敏感,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堅信自己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甚至會推測還有自殘的可能,這樣就會投訴老師,老師則必須做出一些必要的補償性工作,比如向家長、向學生登門道歉,來保護可能已經受到傷害的學生弱小的心靈。前不久熱炒網絡的小學老師因為把學生默寫成績發到家長群,而被家長投訴,被迫辭職的事就是明證。

2.怎樣做才合適

老師必須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但是不要笨笨地把成績單發到班級群或者家長群裡,可以以分類表揚的方式, 不直接報成績,比如,表揚各單科成績進步大的同學,各單科保持優秀的同學,總分前十名的同學,三總(語數外)前十名同學,總分進步大的同學,三總進步大的同學等等,如果各個名單中都沒有名字的同學,則必須私下找學生個別談話,首先要找出亮點,指出其進步是大有希望的,然後再幫助分析失分之處,至於孩子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家長,如果家長不問,別發洋賤,一字訣,等,等家長找你諮詢,方法與跟成績較差的同學溝通一樣,一定要找出其長處、亮點,一定要分析出其進步一定是相當有希望的,找問題多在馬虎、不夠細心上下功夫,這樣既讓家長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家長看到希望,皆大歡喜。

3.從挫折教育角度看,這種做法是合適的

現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從小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寵得受不了一點委屈,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孩子要獨立面對這個社會,在學校,家長鬧一鬧,老師會無條件保護你的自尊心,而孩子就會漸漸養成批評不得的習慣。走上職場,一旦你違反了職場規矩,試問,那個老闆會保護你的自尊心?從來就是,炒你魷魚不商量。走進社會,一旦違反了法律法規,試問,那個法官會因保護你的自尊心而免於起訴?作為學生,你連面對自己成績的勇氣都沒有,將來你將如何 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重視挫折教育,這是為孩子的未來發展負責。現在有些家長,手握《未成年保護法》的利器,把老師所有的教育行為都上綱上線,老師是弱勢群體,家長說什麼,老師都會按照家長的指示去做,一時間,家長高興,老師道歉或辭職了,媒體高興了,反“師腐”又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我們都拋棄了挫折教育,都給了孩子一顆“玻璃心”,不知道捧著這顆玻璃心能走多遠。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上週五孩子學校期中考試,這週一開始,老師在家長群裡長傳各科成績及排名,今天又公佈了班級大排名。

如果老師不在群裡公佈成績,家長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去打探,不僅想知道自己的,還想知道其他人的,老師會覺得煩,家長也會覺得累。透明陽光,知己知彼,這有什麼不好呢?

老師在群裡公佈成績,個人不覺得有何不妥,更沒有覺得侵犯誰的隱私。孩子成績有高下之別,稟賦差異也很大,在獨立的班級群體裡,即使老師不公佈什麼消息,哪個孩子什麼樣大家也心知肚明。認為公佈成績不合適的,恐怕只是掩耳盜鈴吧。

考試是學習的重最要方法,成績是學生的最有效激勵。不能接受公佈成績的家長,可以私底下和老師溝通,老師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少數人的意見而殃及魚池。在現在教育環境下,成績是硬道理,多數家長會支持和理解老師做法。

為了避嫌,在公佈成績時,老師可以將十名以後同學註明學號,隱去姓名,這會讓退步的家長不感到難堪。


入青0601


我不會也不敢把學生全部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因為這會違規,更會有些風險。但我會把班級前十名的成績發到班級群裡,讓家長參考一下,其實這樣做,可能也有違規的風險。有人說,成績是學生的隱私,不宜公開,名次則更不能公開。


有不少人說成績有什麼不能公開的,學生連這點承受能力都沒有,將來如何面對社會的競爭和壓力。我原本也是這個意見,學校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學生擁有強大的內心和抗挫折能力。但說歸說,當自己當了班主任後,才知道,聽上去很有道理的事情,並不能去做。


所以在現實情況下,我真不建議老師把全部成績發到班級群裡,這的確會讓家長心裡難受,情緒激動,從而引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衝突,的確有風險,我們幹嘛有去引發這些風險。前不久深圳大學一些學院給家長寄成績單,被一些人認為侵犯了學生的隱私,現在,當老師也不容易,動不動就給你扣一頂帽子。


就說開家長會吧。不少學校明確規定班主任不能在全班公佈學生的分數,同時也規定不能給家長學生排名,因為這是違規的。義務教育階段是不是真的不準給學生排名這個規定?我還真不太清楚。但開家長會,不給家長看分數看排名,你給家長看什麼呢?家長最想看到的就是分數和孩子的排名,而且分數並不能看出孩子的實力,排名才能看出孩子的真正實力,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現在學校不給學生排名,家長就天天追著班主任問排名,說還是不說?曾經在一段時間,有學校規定老師不準公佈學生的成績,把分數用A,B,C,D四個等級替代,只公佈學生的考試等級,不公佈分數,雖然讓家裡看得一頭霧水,但這樣安全,這樣的創意,我只能持保留意見。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不合適,因為現在的素質教育不再是以成績為主了,是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主。



我就是親身經歷過此事的,就是把成績發在群裡,有個別家長就反對了。比如我任教的兩個班級,一個班是我擔任班主任,另一個班任科任老師。剛開始小孩的學習興趣和領悟能力有限,單元測試平均分才六十幾分,在跟孩子們的慢慢磨合中,在跟家長互相溝通,努力下,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平均分達到了九十幾分,優秀率百分之百。於是一高興把成績發到群裡了。告訴家長們通過孩子們的努力和家長的付出,個個孩子都進步很大。並且感謝家長的支持和孩子們的努力。家長們也互相鼓勵孩子,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萬萬沒想到,我任教的那個班級,有個別家去班主任那裡投訴我,認為我不應該把成績公佈在群裡,對成績下游的學生影響很大,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沒有家長跟我反映,可能不敢跟我反映吧。我也好好反省了這件事,覺得是不應該把成績發在群裡,這樣對成績下游的學生會產生厭學的極端行為,對優秀的學生產生驕傲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成績好不代表一切都好。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挖掘孩子們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充滿活力,充滿陽光。


領悟教育


我小孩四年級了,每次老師都把成績發到群裡,有時是電子檔,有時發照片,但是不排名,家長可以自己算就知道自己的小孩排在多少名,從來沒家長在群裡說反對過。小孩沒完成作業的,有時上課哪個小孩太調皮了,也是直接點名,課堂上沒完成作業的,放學了繼續做,在群裡叫家長去教室接小孩,沒有哪個家長敢罵老師。就我個人而言,我是絕對支持老師的。我覺得小孩的成績並不是什麼很秘密的隱私,老師又不是到處發,只是發在群裡給本班家長看而已。


男人2497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及班主任,就以我的經驗來說,賽成績單是可以的,因為家長和孩子們也比較關心成績,但是塞的同時還是要考慮到家長和孩子。

班上的英語成績,英語老師基本不發,家長到學校會建議我告訴英語老師,讓她把成績單發在群裡面,能掌握一下孩子英語的學習情況。上週六才領成績單,因為學校片區維修電纜停電,沒有打印成績單,有孩子剛回到家家長馬上在群裡問“老師,不是說領成績單嘛?”,我馬上給她解釋原因,然後把語數英三科成績發到群裡,接著好多家長都“冒泡”說“收到、一學期結束了,不管孩子成績如何,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在舉一個例子,有個家長昨天才打電話親自問我他孩子的期末成績,因為沒有微信看不到我發的成績單。

而孩子們每次考試成績還沒改完,有很多學生都會問自己考了多少分,不僅想知道自己的分數,還想知道平均分,看班上排年級第幾,如果是第一名他們會很高興,如果不是,就會失落。如果是年級第一,但是達不到平均分80分的目標,他們也會像我一樣感到遺憾。

家長和孩子們是渴望知道成績的,但是還要照顧一些玻璃心的家長和孩子們。我就把我平常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第一,每次數學考試,我都會把成績單發在班級群裡,最開始的時候會發文字消息說誰是最高分,誰是最低分。覺得有些欠妥,後面不說名字,直接說最高分和最低分。到現在就發一個成績單,讓家長們自行查看,最高分和最低分都不說了。這樣沒有刻意的去說明,會讓考的不好的孩子和家長有所保留。第二,發成績單的時候不要排名次,根據記分冊上的考號依次登分發布。第三,不要刻意用不同顏色的字體表示各分數段的成績。班上學生什麼樣的情況作為老師是最清楚不過了,平時把成績發在群裡,家長也掌握了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的情況。




不務正業的木桃


我是贊成老師把成績發到群裡。但老師應該把名字給掩飾,不要公佈孩子的名字,只要有學號就好。

這是我們今天群裡發的孩子的成績,老師把孩子們的名字給遮住了,只有孩子的學號。這樣更方便家長能及時掌握孩子真實的成績,掌握孩子近階段在學校的表現。

我不清楚家長們知道不知道現今的孩子在學校真實的表現?大家知不知道六年級的孩子考試已經會抄答案?會對答案?知道作弊。家長要忙於工作或者事業,無法及時跟學校的老師溝通,老師如果不負責任,我敢肯定,你永遠都不知道孩子考試成績。不要低估了現在孩子的智商,他們已經學會模仿家長簽名,已經知道報喜不報憂。或許我們初中玩的小把戲,現在的孩子在小學就會了。如果你遇到一個不負責的老師,不把孩子的成績公佈出來,不在群裡發作業,你上哪裡瞭解你的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上哪瞭解你孩子放學回家作業的真實情況?試問有幾個孩子能如實告訴家長,今天的作業究竟佈置了多少,孩子有沒有拖延?

家長不要把孩子想的太好。他們現在處於青春期的萌芽階段,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長不去跟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我們不去跟老師溝通,哪裡知道。不要說老師公佈成績是違法的,換位思考,既然我們沒辦法處處陪著孩子,那隻能通過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用這種方法我能理解,她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孩子好,不要去指責老師,她也希望把你的孩子的成績公佈,讓你瞭解孩子在學校真實的反應,讓你重視自己的孩子。這才是老師的目的。



neekadear


不合適、不合適、不合適!重要的話講三遍。

原因有三:

第一,家長的自尊心很強。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強,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家長,現在的孩子都少,每一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是家庭的希望,在每一個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千好萬好,世界最好。你把孩子的成績直接都發到群裡,成績好的當然沒話說,可是對成績差的來說,那不是打臉嗎?

所以,實在想表揚的話,在群裡表揚一下考得好的,差的也不要在群裡批評,私下聊聊就好。

第二,容易激發敵對情緒。現在的大環境是到處討伐老師,有一點點錯就揪住不放,網上到處有家長因為老師在群裡批評其孩子就公佈聊天內容的例子,這樣的案例中,聲討的大部分是老師。所以,成績這一類很能觸動家長痛處的事不要做,即使沒有很壞的事情發生,也容易激發家長和學生的敵對情緒。

一旦家長對老師有敵對情緒,以後的工作會很難做,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會處處和老師做對。

第三,不利於素質教育。我說這話,可能就有人罵我唱高調了。我想說的是,在磚家們強調了這麼多年素質教育後,家長們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比自信,我孩子學習不好,但是體育好或者口才好或者唱歌好,當然,這也是事實。你非要把成績發到群裡,等於沒有看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實行素質教育。

所以,綜上所述,不要在群裡公佈孩子的成績。


終將長大


個人以為不合適,或許還不合法。現在社交軟件已經成為了我們在網上聊天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大家都喜歡建立各種各樣的群,學生群、家長群、老師群。這很有利於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並方便了解孩子的基本狀況。如果老師總把學生的考試成績、違紀照直接發家長群,這樣並沒有多少教育效果,此做法也有欠妥。

網上還曾發生過一起家長因老師多次要家長群發他兒子上課睡覺的相片而怒懟老師的事。也的確有很多老師喜歡在家長群裡面發一些孩子們學習的狀態、公告,或班裡或學校的集體活動照——這些屬人之常情,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像學生考試成績、違紀之類,尤其是涉及到某些隱私問題,我覺得就需要跟家長私聊,沒必要、也不應該把它公之於眾。

人大多數都是好面子的,這樣做往往會打擊到家長、孩子的自尊心,心中留下一定的陰影。

雖說老師出發點是好的,但像網傳的,某家長看到老師發他孩子上課睡覺的相片,便在群裡勃然大怒回懟說:孩子上課之所以睡覺,還不是因為你書教得不好,你這種書教得不好、對孩子又不好的老師,根本不配。

還有,教師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我認為更不妥。你叫人家那些成績差、紀律差的家長們情何以堪?要麼只發那些成績還好的,要正面宣揚的,目的是號召學生大家一塊來學習優秀、踴躍當模範。

我們也知道,火氣上的話,誰都不會計後果的。如果不愉快的事發生在家長群裡,或許最尷尬的一定是老師,原因大家或許都懂的。所以,家長、老師都要互相理解,本著教好學生、管好班級的願望,不要把群當成發洩個人不滿的場所。

家長、老師都有時間差,誰都難免有個情緒不好的時候,班主任或老師的做法或說法有時也貌似過頭……作為我個人,反正我向來不提倡建什麼班級微信群、家長微信群:家長的素質,特別是農村的,參差不齊,再說我個人真沒那麼多閒功夫常冒泡。

多數微信群建起後,一開始還熱情高,但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班主任基本會日漸厭煩,一不小心就會被鬱悶包圍。


種金易


這類問題已經回答很多次了,真對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說如下幾個問題:

  1. 班級群裡有學生嗎?有個沒有這個區別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那麼我認為可以發,也應該發!
  2. 光說成績是隱私,而且還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隱私,那麼我想問問,作為法定監護人家長有知情權嗎?
  3. 你這個已經不是“公佈成績”的問題了,實際上是公佈“排名”的問題了。公立小學、初中學校大都不會這麼幹,而很多人擠破腦袋要去的私立小學、初中他們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你心理素質差、你不敢面對成績和排名,那麼你可以選擇轉學!你可以選擇回家去求“呵護”!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你能跟就跟,不能跟就滾蛋!但是公立沒這個“條件”,因為義務教育法堵死了這條路。
  4. 那些說公佈成績、公佈排名的是對優秀學生和差生的共同傷害。那我就想問問了,我們的教育是在教孩子們什麼?難道是要教會孩子們面對困難來臨的時候,不要迎難而上,而是要把腦袋埋在土裡?——直接看不到問題就解決了?難道我們不應該是教會他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然後努力提高、改進?
  5. 如果是一位家長這麼說也就算了,可是回答裡有老師也這麼說,這我就真的不理解了!難道你是因為你的教育成果太差怕家長們看到之後對你不滿嗎?
  6. 做未成年人,我們可以問問身邊的人,問問我們自己:到底是當年學習時候累還是現在累?我相信多數人會跟我一樣:對過去(尤其是高中)那段非常辛苦的日子充滿美好的回憶!
  7. 有沒有人願意時光穿梭,回到過去,告訴曾經的自己“你可以做的更好,因為……”你會跟他說“成績不重要,人間佈置”?
  8. 別把上學包裝過度了,那些培養這個培養那個說的都對!但是考學還是要看成績!你不給我看孩子的成績,那你打算整天給我看什麼?看孩子們在學校玩的多開心嗎?
  9. 被義務教育我認了,但是不知道孩子的成績、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效果、不知道教師的教學水平……我讓孩子上這個學是去幹嘛了?真的是享受“素質教育”去了?
  10. 我家雖然沒礦,但是我還能負擔的起一部分真正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什麼的概念,但是面對中考、高考以及就業壓力和生活壓力我玩不起!我就是想讓孩子在學校裡好好學習,學到點真本事,讓他未來有更多機會去選擇!
  11.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如果我不知道這些數據、不知道每所學校往年的考學數據,你讓我如何做調整?你想糊弄孩子還是想糊弄我?難道畢業的那天、走向社會的那天才讓大人孩子們知道“原來我曾經可以更加努力一些的!”

所以我一直都是支持公佈成績且公佈排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