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出汗可以降血壓嗎?需要注意什麼?

isly_0925


到目前為止,任何權威機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都沒有將出汗作為降血壓的手段。除非在病理狀態下,出汗對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影響並不顯著。大多數情況下,出汗對我們血壓的影響可能是雙向的,出汗導致的血管擴張、血容量降低等情況,可能會引起血壓的輕微降低;但出汗往往是在身體發熱的情況下出現的,會造成心率的加快和植物性神經的興奮,可能會引起血壓的輕微升高。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講,往往存在著一些心、腦、血管以及肝腎方面的併發症,刻意出汗可能會造成這些器官的負擔加重,所以我們不建議高血壓患者為了降低血壓而刻意地出汗。當然了,在自然情況下的出汗,我們也沒必要刻意地阻止。只要注意出汗後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脫水引起的危害就可以了。

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不談降壓目標是不可以的。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目標可以是140/90毫米汞柱,也可以是120/80毫米汞柱;對於合併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降壓目標要更嚴格一些;而對於那些年老體弱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目標可以放鬆一些。

單一的降壓手段往往無法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因此降壓治療往往需要多種非藥物降壓手段與藥物降壓措施聯合起來才能達標的。實踐證明,高血壓可以採取的非藥物降壓手段包括:減肥、戒菸戒酒、低鈉高鉀飲食、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等,可見出汗並不在此列。當然了,因為運動而出的汗,降壓作用主要在運動而不在出汗。


藥說兒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

高血壓是以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其發病原因多種多樣,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管壁增厚、彈性下降、末梢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壓升高。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方法很多,除了藥物控制外,日常生活中的調理也很重要,這裡重點要說的是出汗與降壓的關係。


一、出汗降血壓的機理

出汗分為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兩種,被動出汗是指由於環境溫度高、衣服穿的厚、進食熱的食物等引起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主動出汗是運動量大導致血液循環加速,骨骼、肌肉代謝增加,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導致出汗。不管是主動出汗還是被動出汗,都可以適當降低血壓。其發生機理是人體在出汗狀態下,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擴張,外周阻力減輕,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此外,運動出汗還可以增加血管壁彈性,有助於神經系統調節等,這些都是有利於降壓的。


二、需要注意的事項

雖然通過出汗可以降低血壓,但是隻能做為一種輔助措施。大量出汗會導致身體內水分流失而脫水,水分的過度缺失會引起電解質紊亂,所以說不能過度的出汗,保持皮膚溫溼感就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同時,運動強度不能過大,時間也不能過長。



出汗是否能直接降血壓,首先看一下,血管裡血液對血管的壓力大小(高低)必備條件,一血管裡血液的充盈度,血管裡的血液越多,對血管壁的壓力就越大。二是心輸量,心臟每博輸出的血量越多,血管的血越充盈,壓力也就高。三是血管彈性的大小及暢通程度,血管彈性越大,流通性越快,對管壁的壓力也就越小。

再看一鈉和水。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沒有鈉人體就無法維持酸鹼平衡,組織細胞無法正常活動,人就會死忙。但鈉多了,就容易形成水鈉瀦留,人體瀦留的水越多,對血管擠壓也大,限制血管擴張,這樣血壓也會升高。水更是人體主要重量,約佔體重80%,一旦缺水,人也會很快死亡。所以鈉水都要處在一種平衡狀態。

出汗,特別是通運動方式排汗,不僅排除大量體液,同時也排出大量的鹽。我們都有這種體驗,當你身上出汗後,不擦拭,等水份蒸發後,皮膚表面就有一層鹽,把一件汗溼的黑衣服晾乾也能看到有白霜,那就是鹽。嘗汗水的味道,也是鹹的。所以,運動血管擴張,直接降低血壓。運發熱燃燒脂肪,減輕體重,持續降低血壓。運動排汗排鹽,長期堅持有顯著降壓效果。

不過要注意,並不是出汗越多排鹽越多就越好。大汗淋漓長時間排汗,會造成虛脫,暈竭,缺水缺鹽會造成人體嚴重傷害,會發生一示列生理病理事件。再者,由於體液大量減少,會使血液嚴重黏稠,流通不暢,容易出現血管事件的風險。所以,運動以稍稍出汗為宜。如大量長時間排汗,要及時補水,在補水的同時要適當補鹽,即喝一些淡鹽開水即可。


李昌平8


  • 血壓的控制主要是靠我們自身的調節機制!

  • 臨床上一般情況下機體存在壓力調節機制以及容量調節機制,二者共同作用維持血壓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避免劇烈的變化波動!



出漢可以降壓嗎?這是問題需要辯證的來看:

出汗可以導致血容量減低以周圍組織的血容量增加,血壓會出現減低;但是此時機體會啟動自身的容量調節以及神經調節機制使血壓恢復正常,保持一定範圍的穩定;

出汗血壓會導致降低,但是往往出汗導致的血容量減低帶來的副作用是需要我們引起注意的!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額如患者合併這腦血管狹窄、動脈粥樣硬化、腦供血不足,患者本身大腦的血液供應不足,出 汗時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容量減低,血液粘稠度增高,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死的發病風險明顯增高; 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導致出汗的同時有可能我們同時存在交感神經興奮,會收縮血管,血液增高,此時對於存在腦血管管壁動脈硬化、動脈瘤等基礎病變的患者,血壓增高會使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的發生風險明顯增高;


最後,小美醫生想要告訴大家的是:

  • 不要通過“出汗”,來達到我們所謂的“降壓”的目的;


  • 我們在出汗的同時一定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神內小美醫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

神內小美醫生


在運動中出汗可以降低血壓

1,運動出汗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和皮層下血管運動中樞,緩解其緊張度,促進血壓下降。

2,運動出汗能改善情緒,從而減少血壓的波動。有助於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的彈性,血管血液充盈通暢,有效地緩解血管壓力,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3,運動出汗有助於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調節,高血壓患者除了飲食控制,運動出汗就是最佳的療養方式。

4,運動出汗可以使人體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心輸出量增加。一種能使血管收縮的激素濃度下降,這就是運動能使血壓下降的機制。

高血壓患者運動需要注意什麼?

①運動前一定要測血壓。運動中要善於自我體察,防止不良反應。

②早餐是血壓高峰期,高血壓患者不宜早晨做運動,最好是晚餐40分鐘後在戶外運動。

③運動方式以太極拳、慢跑等有氧運動為主。中低強度的運動有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健身操、八段錦、跳舞、乒乓球、羽毛球、門球等都適合高血壓患者。

④運動前要熱身,做好準備活動,運動中和運動後要注意喝白開水。

⑤應根椐各人的身體狀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在運動強度上,也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運動過量。

⑥運動時把一些急救藥隨身攜帶身上,以防意外。

以上運動出汗降壓且簡便易行,有一定療效,還可以出汗排毒、美容、減肥,並能提高人的體質和生活質量,何樂而不為呢?


周明建16


出汗可以降血壓。

1,人在血壓高的時候,好象一個充滿氣的皮球,一但出現小小的洩漏點,皮球隨氣出而凹陷,但僅靠出汗降血壓不現實。

2,診斷:

診斷一個高血壓病人,必須有兩次非同日的血壓測量值(每次不少於3個讀數,取均值為血壓測量值)方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3,禁菸限酒。

高血壓病人最好戒酒。吸菸能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導致主動脈硬化進一步加劇。

4,控制體重。

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尤其是肥胖者,要控制膳食中脂肪過多,增加魚類及禽類等含蛋白質高,脂肪低的動物類食品,增加含鉀,鈣等新鮮蔬菜,水果及豆製品。

5,限制納鹽攝入。

建議高血壓病人應控制在每日在5g以下。

6,增加及保持適當體力活動。

一般從輕度運動開始,力所能及的增加運動量也有助於控制體重。

7,鬆弛療法,保持樂觀。

走出家門,可用鬆弛療法做氣功,太極拳,保健操等,可達到心凈,放鬆,氣和等有利於血壓的調節。


老劉105751014


高血壓的原因是人體動脈高壓。單純出汗不能降低血壓。但是慢跑或其他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擴張血管,增強心肺功能,從而降低血壓,調節血壓,這與出汗無關。

每天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原地跳躍、健美操或拖地等)30分鐘可以使血壓指數下降5~15毫米汞柱。在忙碌的一天中,也可以分散進行多次的10分鐘短時間運動,疊加效果等於連續鍛鍊30分鐘,強度還不會過大,可以使心臟更健康,血壓更平穩。運動降壓一定要循序漸進,強度逐漸加大。避免劇烈活動,劇烈活動後不但不能降壓,反而會血壓升高的。在進行跑步或其他有氧運動時要注意運動強度不可太大,一般慢跑,跑到身體發熱,輕微的出汗即可。高血壓人群,多喝開水可以促進排尿排鹽,和運動一樣利於降血壓。

運動有助於降血壓,那麼血壓高的人在運動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①運動前一定要測血壓。以便對自身運動前、運動後的情況有所瞭解和掌握,防止不良反應。②剛吃完早餐是血壓高峰時段,高血壓患者不宜剛吃完早餐就做運動,最好是餐後40分鐘在進行運動。③運動方式以太極拳、慢跑等有氧運動為主。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健身操、八段錦、跳舞、乒乓球、羽毛球、門球等都適合高血壓患者選擇。④運動前一定要熱身,做好準備活動,運動中和運動後要注意適量喝白開水,不要喝飲料或是啤酒。⑤應根椐個人的具體身體狀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在運動強度上,也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運動過量。⑥運動時建議隨身攜帶急救藥,以防萬一。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單純從出汗這一點並不能確定是否能降血壓。

出汗有很多原因,不過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分和鹽分。注意,是鹽分不是鹽。我們平時吃的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但是出汗的鹽分除了含有鈉,還有大量的鉀。相信很多不小心嚐到汗液的人就知道,汗液的味道是苦鹹味道的,跟食鹽純粹的鹹味不同,就是因為裡面還含有包括鉀在內的多種其他元素。

很多人知道,高鈉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其實低鉀也一樣,也會導致高血壓。人體中鉀元素的代謝屬於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鉀是需要每天都足量補充的元素。

如果通過單純的出汗,讓身體在排出大量鈉的同時也流失了大量的鉀,對高血壓並沒有益處!!

不過如果是通過運動出汗,則運動這個過程對於血管的擴張,加速血液循環等都是有利的。堅持運動是可以配合降低血壓的。

另外高血壓患者在運動出汗之後,一定要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比如土豆、木瓜、香瓜、海帶和香蕉等補充身體流失的鉀元素,才不會使得血壓在運動之後迅速反彈。

高血壓患者在選擇運動時還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選擇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導致血管壓力過大出現血管破裂等情況。


我是營養師王麗玲,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喜歡我就點擊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健康養生知識。


營養師王麗玲


出現高血壓的原因是人體動脈壓力高,單純的出汗是不可以降血壓的。但慢跑或其他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擴張血管、增強心肺功能,從而有降低血壓,調節血壓的作用,這與出汗沒關係。

每天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原地跳躍、健美操或拖地等)30分鐘可以使血壓指數下降5~15毫米汞柱。在忙碌的一天中,也可以分散進行多次的10分鐘短時間運動,疊加效果等於連續鍛鍊30分鐘,強度還不會過大,可以使心臟更健康,血壓更平穩。運動降壓一定要循序漸進,強度逐漸加大。避免劇烈活動,劇烈活動後不但不能降壓,反而會血壓升高的。在進行跑步或其他有氧運動時要注意運動強度不可太大,一般慢跑,跑到身體發熱,輕微的出汗即可。高血壓人群,多喝開水可以促進排尿排鹽,和運動一樣利於降血壓。

願與社會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學習、進步、共勉,還請朋友們多多指教!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健康養生、育兒理念。謝謝閱讀、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梅竹凌心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莫非有人想通過出汗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如果是這樣,那您還真的是想錯了。

首先,降血壓無論是藥物還是飲食營養,沒有任何機構推薦出汗來降血壓的。



其次,雖然出汗,使機體內部的電解質在消耗,而且隨著一定的出汗,鈉、鉀的排出也隨之帶走一些,但是,人體血液中的血壓與鈉的增多以及鉀的降低相關連,而鈉和鉀正好是相反的作用,對於高血壓應該是高鉀低鈉。再說了,正常出汗鈉的排出,對血壓的影並不明顯。



再次、假設不正常的出汗,即大汗淋漓,機體內的電解質都會缺失,在這種狀態下,肯定會使機體因缺失電解質而感到身體疲乏,全身無力,就需要抓緊補充。

總得來說,身體微微出汗,正常的出汗,對血壓的影響並不明顯,我們也不能為了降低血壓而採取以出汗的方法來解決。



即便是運動出汗,也要注意:

1、身體只是微微出汗為宜,大汗淋漓會使人虛脫

2、降血壓最好的還是藥物與合理膳食,包括減少鈉鹽、減少脂肪、補充鉀和鈣。除此之外生活方式很重要,比如限制飲酒、增加體力活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態平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