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國足每月只拿兩千工資並且不允許接廣告,進一個球工資提成500元,你認為他們的技術會不會突飛猛進?為什麼?

藍風


多一些樓主這種人,中國足球就有希望了,就有徹底解散玩完的希望了。


不厭其煩,給一些噴子科普些知識吧。

國足將士的收入有很多部分構成,其中在國家隊這部分,是屬於公共財政補貼,每踢一場國家隊比賽,也就幾千塊的補助,一年10來場比任務,還不見得能踢全。

第二部分是球員在俱樂部的工資收入。這部分是市場定價,俱樂部老闆願意給,你攔不住。也別眼紅,一切都是市場說了算,中超聯賽商業化做得好,球員作為不可替代的基礎勞力,自然享受高薪。


如果你眼紅,你就努力讓自己成為中超球員甚至國腳中的一員。就怕你沒那本事?

按照中國現有8萬登記在冊球員(這是長期練球的人)的規模,21歲以下年齡段大概佔了5萬人。而中超聯賽16支球隊,每個隊只有20個名額(不計外援),總共也就320人,也就是說能踢上中超的概率只有6.4‰。這320人裡頭,也只有30人左右,能進入國家隊名單,因此國家隊成員不說是萬里挑一,也是萬里挑六。

簡單點說,一名7歲開始練球的小孩,經過10年苦練,能夠成為職業球員,相當於考上985了;如果立志想成為中國國腳,可能去考清華北大會相對容易些。

任何行業,只要你能做到萬里挑一,你就可以拿到遠高於常人的待遇。如果你是個糊牆的,你糊的也是故宮的牆;如果你是個嘴炮,起碼也得是德雲社說相聲那級別了吧。

職業球員工資高,是由其超高淘汰率和超小供應量決定的。你別覺得人踢的臭,我講個笑話個給你聽,英國泥瓦匠月薪6000英鎊,如果你不懂這叫什麼事,那就一直不懂吧。



回到樓主的問題上吧,悟空你能把樓主收了嗎?堂堂社會主義國家,哪來的這麼不要臉的資本家啊。


足球大玩家


題主想的太簡單了,如果按照你的說法,月薪2000,進一球提成500的話,不僅技術不會突飛猛進,而且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中國足球就沒人踢了。

首先在這個的傳統教育中足球本來就非主流教育,甚至連音樂美術等學習都要比足球受到的重視多得多,為什麼?就因為普遍認為這項科目的學習可以在今後謀求一條出路,而足球甚至一度被認為只是遊戲而已。如今隨著國家的逐步重視,足球已經漸漸被更多的人接受了,而且足球運動員的高工資也令許多人堅持,如果工資只有2000又有幾人願意去當一名足球運動員呢?

當然,踢球並非僅僅是為了錢,還有團隊合作,國家榮譽,集體榮譽,一群好哥們,好隊友,這也是很多人喜歡足球的原因之一。誠然,如今的足壇工資水平普遍偏高,只是因為現在的足壇商業化越來越重了,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一切已經不僅僅是金錢能夠決定的了的了。

如果工資太低,每個人都是2000的話又怎麼能給球員動力呢?國足競爭力不足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不過歸結起來無非是人的問題與錢的問題,相信隨著國家層面的重視問題會得到好轉,只是國足已經讓球迷失望太多次了,需要的是實質上的行動,而不僅僅是改變工資。


蝸牛愛踢球


先假設樓主說的國足工資是指的是所有中國職業聯賽尤其是中超球員的所有工資吧。那麼樓主這個問題問的不太明確,進一球提成500元,是進球的人提成500?還是所有的人都有500元?

如果是第一種,那你讓不經常進球的守門員、後衛和中場怎麼辦呢?

如果是第二種,那麼他們的技術非但不會進步,而且還會退化的越來越厲害,因為踢一場球的收入太少,沒有自我提升的動力。

並且,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將來,國足將會面臨無人踢球的境地,因為踢球沒有錢掙,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沒錢掙=沒前途,費了好大勁才躋身最高水準的聯賽,費了好大勁才來到國家隊,最後連飯都吃不飽了,誰還願意踢球呢?

而且,如果你是家長,你會花很多錢送孩子去足校,去接受專業的培訓,花錢給孩子買足球裝備,最後還要按照如此低的提成來踢比賽?那還不如老老實實讀書呢,邊際成本太高了。

如果按照樓主說的那樣,連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低一層都滿足不了了。國足雖然近年來成績差,而且拿著與自身水平不太相符的工資,但是也沒辦法,市場所導致的,俱樂部、俱樂部贊助商都需要盈利,需要引進高水平的球員來提升球隊成績,但是高水平的運動員太少,能進入中超的都是萬里挑一的球員了,再找裡面水平最高的那幾個更是少之又少。稀少就意味著珍貴,珍貴就得花更高的錢去買。即使是整體水平低,但矮子裡總能拔將軍的。

最後跳出假設,樓主,實際上國足隊員的工資,主要是由俱樂部來發的,踢國家的比賽也有補貼,但是不多。


別拿豆寶不當幹部


國足現在有三大毛病:嘚瑟、拜金、不思進取!其實,這都是錢多惹得禍。如果真的工資降到了女足的水平,那至少會有三大改觀:

1、沒錢嘚瑟的結果:專注於足球。

男人有錢就變壞,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現在的國足隊員,太有錢了,誘惑太多了,也因此脾氣變大了,精力分散了。沒事換換女友,買買豪車,逛逛酒吧。如果錢少了,自然就沒這麼嘚瑟了,也就更多專注於足球了。

2、不再拜金的結果:兵分為兩路。

現代社會,越有錢越拜金,越沒錢越務實。如果每月2000工資,會有太多球員離開這個行當,另謀出路。留在這個圈裡的,就是那些真喜歡足球、真沒有出路、真拿這當事的球員了。他們自然也會不用揚鞭自奮蹄。

3、自思進取的結果:努力出國踢球。

現在的國足隊員,在國內是香餑餑,嫌的錢多,立的名多,還不用承受背井離鄉之苦。如果工資真的只有那麼點,他們出國踢球的動力會倍增。不會再拿著出國為鍍金,而是,真的刻苦訓練,尋求在國外的更好待遇和更好發展。

我是“助攻哥”!我覺得,所謂的市場化,只是讓足球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泡沫,對國足來說則是弊大於利!


助攻哥


如果真像題主這樣實施,中國足球很有可能會更好,但也也有可能就沒人踢球了!

想要真正的提高國足實力,更應該從小抓起,從目前中國教育來看,老師都是隻看你文化成績的,舉個例子,在高三時,大多數學校在這一年體育課基本都會停,當然不是學校停的,而是班主任,一到高三,體育老師就非常慘,不是生病了就是受傷了,總之,就是體育課不能上了,就從這一點,中國不要說足球,一個正常的體質都是問題!


中國教育對於體育方面十分不重視,踢足球、打籃球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在家長和老師眼裡就是不務正業、玩物喪志,這種教育觀念如何能夠發展我國的體育事業!

我國足球踢得差,不僅僅是現在球員的問題,而是教育觀念的問題,一些對足球有天賦的孩子在小學就已經被老師和家長扼殺,再天才的人也要受到很多專業的訓練才能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想要提高國足以及其他體育事業,除了加強目前運動員訓練外,主要還是要改革教育制度,更加重視體育項目,而不是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前中國的教育口號已經喊出來了,但是絕大多數學校都還沒有實施!


暴走的學霸


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這樣的問題呢?什麼叫給國足發工資,發2000加提成500他們就踢的好,技術就突飛猛進?什麼鬼想法?國足的問題是錢的問題嗎?國家機構是公司,國足成員工了?你以為都是按發工資做事的嗎?國家隊就是國家隊!不需要錢就是單憑代表國家這榮譽都必須去拼去努力,這是每個國足隊員的義務和責任!



更重要的是:技術和能力不是給錢就能提高的!是靠自己從小鍛煉出來的!國足隊員本來先天不良,從小技術就定型了,長大後肯定要想改就難了。後天能力也是必須多打比賽才能鍛鍊,問題是國足打的比賽又少,怎麼鍛鍊?像世預賽12強賽這樣高強度的比賽,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鍛鍊!多打這樣的比賽,多和強隊比賽能力才能提高!
很多偽球迷總是認為國足在國家隊拿的錢就多,但實際上國足國家隊還真沒什麼獎金沒發多少工資,只是一些隊員在俱樂部打比賽拿的工資多而已!這個要分清!俱樂部給他們錢多是因為市場決定的,因為好球員太少,進國足的球員更少,就只能給他們高工資才能留住。比如恆大,就只有給鄭智、郜林等高工資才能讓他們長期在恆大效力。



但是隻要被選進國足,這些隊員都會盡力去比賽!比如鄭智每次只要上場都會盡全力比賽,滿場飛奔90分鐘,一刻都不放鬆。
所以國足的問題真不是錢的問題,沒錢他們照樣會為國家隊努力拼搏。能力的提升是靠隊員自己的鍛鍊才有用。如果國足隊員有足夠的打強隊的經驗,或者去歐洲留洋鍛鍊,能力自然會提高很多!

像張玉寧就堅持留洋,去歐洲踢球,之前在不萊梅現在在海牙,去了高水平的俱樂部自然會得到能力的提升!
國足如果像張玉寧這樣出國留洋的越多,當然能力技術就越好!所以希望無論如何,國足要多出去鍛鍊,或者國家隊多打比賽才行!


樹魚的哲學


因為中超的關係,不管大家承認或者不承認,資本市場介入足球,太深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給球員薪資太低,只怕沒有人踢國家隊了。

雖然現在說話已經無所謂……或者沒人踢國家隊更好?誰知道呢。

有一個很瘋狂的想法,分享出來,不一定要用。但是希望有一個借鑑。

考驗足球隊員的東西,體能,技術,團結,配合,精神!應該夠了吧。

體能是可以評測出來的。這需要專業的人員測試,並非就不能量化!如果國足連基本的體能都不能過關,可以開除讓青少年補上來嗎?別要俱樂部的……

技術能夠量化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靠比賽來說話。眼神防守,散步防守,守門員喝水!是不是可以滾 蛋!!!是不是!出現的缺口讓青年補上可以嗎?不要俱樂部的……

團結,配合,精神。說的是一件事,那就是你願不願意付出!不願意的,能不能換人……

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用青少年,不用俱樂部。先說不用俱樂部吧,不用俱樂部就不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在俱樂部掙錢多,國家隊少。但是受傷的概率是國家隊高(看看中超都什麼對手),球員因為怕受傷掙不到錢不好好踢。選用青少年不會有馬上的結果,不管是技術還是體能,他們都還在成長期。同樣也因為如此,他們可以在磨練中團結,互相配合也能更到位,習慣和精神的養成,也變得可以實現。雖然短時間我們的成績會下降,但是長期來看,我相信這有利於我們的需求發展!


小瘋瘋34


這足球不能按工廠那套來,按件計酬,多勞多得,這恩行不通的!進球可以按進球數葉算,那防守呢?怎麼算?你可以讓他們降薪到工薪階層的水平,但絕不可以計件!既然微觀上沒有操作性,那麼就只能從宏觀上操控。首先,中國男子足球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是一個很奇萌的存在,投入產出根本就不成比例,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一年賺到的,有可能是我們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而成績呢,說他們是中國體育界最差都不為過!所以,中國男子足球既然已經職業化,走了市場經濟的道路,那就得按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來,不出成績,就拿工薪階層的薪水,至於想要掙大錢,拿天價合同,就拿成績來換,我們球迷的要求不高,不要求他們像德國巴西那樣時不時拿個世界盃冠軍回來,只要他們像中國女足那樣,時不時在大賽上露一小臉,進個8強4強啥的!大家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嗎?


超帥的麻瓜


這樣做肯定是太過了,國外職業球員的收入大約是普通職員的6--10倍,畢竟是青春飯,當然球星收入就高多了,但是國內的所謂球星,收入就太離譜了。職業素養更是沒發比。現在這一代球員基本上都出身富裕家庭,窮人根本培養不起孩子進職業隊,大家都懂得。很多所謂職業球員根本沒有上進心,賺了錢就忙著享樂,抽菸喝酒大吃大喝,反正大家都一個德行。現在真應該改革的是基層的足球學校,不能只認錢,應該只看技術水平,要是梅西生在中國,估計職業隊都進不了,因為窮還有病。但是這些窮人的孩子更勤奮。。。。。至於球員的收入,真的可以參照一下歐洲球員與普通職員的收入對比。。。


瘋語者007


小編,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國足根本就沒工資!何來2000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