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蘋果市值過萬億,巴菲特為何還在加倉?

今年以來,蘋果公司股價節節升高,市值也率先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截至目前,蘋果股價今年以來漲幅高達25.79%。

蘋果市值過萬億,巴菲特為何還在加倉?

在這背後,作為蘋果公司第二大股東,巴菲特仍然選擇繼續加倉。吸引股神不斷增持的原因究竟何在?

股神加倉蘋果

蘋果市值過萬億,巴菲特為何還在加倉?

目前,蘋果公司市值已經突破萬億美元。作為蘋果第二大股東,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股神巴菲特似乎並不滿足於此。日前披露的最新持倉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繼續增持蘋果公司股票1240萬股。截至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一共持有約2.52億股蘋果股票,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對於蘋果公司的喜愛,股神毫不避諱。早在今年5月,他就公開表示,“購買蘋果股票就是為了一直持有,雖然現在已經收購了大約5%的,但可以的話我甚至希望能夠將蘋果的股票100%全部買下來。我很喜歡蘋果的業績表現,也很喜歡他們管理的思維方式。”

當然,蘋果也用靚麗的表現回報股神厚愛。在美股科技明星紛紛增速放緩之時,蘋果公司股價屢攀高峰,日前市值首度超越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公司目前的市值,已經佔到美國2017年度GDP的5%。蘋果公司以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吸金能力。

除了加倉蘋果公司,巴菲特還忍痛割愛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曾幾何時,富國銀行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一大持倉股票。如今,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富國銀行4.52億股,市值約為251億美元,已經淪為第二大持倉。

眾所周知,過去五十多年來,巴菲特以年均20%的平均投資回報率,贏得股神美譽。在這背後,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備受追捧。在股神看來,好的行業和管理層是巴菲特投資的基礎,也是他選股的主要參考因素。毫無疑問,好企業應該有強勁的品牌或商業模式,為競爭者設置更高的入場壁壘。

為何加倉蘋果?

蘋果市值過萬億,巴菲特為何還在加倉?

曾幾何時,巴菲特對科技股唯恐避之不及。不過,巴菲特如今已經追悔莫及,“我在谷歌和亞馬遜上做了錯誤決定。”或許正因如此,年逾70的巴菲特一直積極擁抱這個日新月異新世界,不斷突破和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

在錯過科技公司的高速列車之後,巴菲特開始轉換觀念。2016年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開始買入蘋果公司股票。對此,巴菲特表示,“蘋果是一家令人難以置信的企業。我們非常喜歡他們活動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喜歡這家公司的管理層和他們的思維方式。”

在巴菲特看來,蘋果的科技產品具有極強的消費黏性,這家科技公司已經不單單是一隻科技股,而是實際上成為科技股與消費股的合體。

當然,蘋果也用靚麗的業績證明了自己。今年5月份數據顯示,蘋果各項應用和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量已達2.7億,比去年同期增加1億人次。

在鞏固主業之外,蘋果公司還不斷地開拓疆土。據郭明錤預測,蘋果公司將在2023年至2025年間推出蘋果汽車,2020年推出AR(增強現實)眼鏡。

在這份預測報告中,郭明錤表示,蘋果的服務、AR和汽車,將會創造出下一個萬億美元市值。他認為,蘋果汽車將像2007年的iPhone一樣,成為蘋果公司的下一個明星產品,徹底改變汽車市場。在郭明錤看來,因為技術的迭代,當下的汽車市場擁有“巨大的更換需求”。在這一過程中,蘋果先進的科技將“讓蘋果汽車區別於其他產品”。

這一點,從蘋果最近的一個人事變動上,或可見端倪。8月9日,蘋果公司確認特斯拉前首席工程師重歸蘋果。媒體普遍認為,這位在特斯拉任職5年的技術人員,將會參與到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

蘋果的未來尚存在不確定性,但股神過往的業績證明了其眼光的老辣。不過,此番蘋果股價屢攀新高之際,巴菲特選擇加倉,其對錯或許只有未來能夠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