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教師離職越多越好,後面排隊要進去的人還很多,你怎麼看?

用戶97401849028


有人說教師離職越來越多越好,後面的排隊要進來的人很多,你不幹,還有很多人想幹。你以為你抱怨你不幹這個行業就沒人幹了嗎?你儘管走吧!有的是人幹!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如果教師的行業離職越來越多,儘管後面的新教師能補上來,但是也將會毀了這個行業!



首先,教師沒有了什麼有了幸福感,不要說教師行業,就是任何一種行業。他的職工如果沒了穩定性,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說明職工已經厭倦了這個職業,恨不得趕快走了才高興!我們知道只有對事業的熱愛,才能幹好這個事業!不光是工作,任何事情,我們如果想把這件事情幹好,乾的頂峰造極,必須建立在愛這個事業上。就像一個工藝品製造者如果簡簡單單的就是為了拿點兒工資掙點兒錢兒,那麼在這個工作上你只能成為一名工匠。但是如果你全身心的投入這個事業,愛這個事業,你就有課能成為一個大師!教師這工作也是這樣,只有全身心的愛上這一工作,在這兒踏實的工作,你才能成為一個名師你才能在教學工作當中,感到自己的幸福感成功感,才能把自己全身的知識無私地奉獻給孩子們。


如果老師走馬燈的換來換去。老師沒有了幸福感沒有了個穩定性,相信教學工作是不會做好的。

第二,留不住人才!教師離職越來越多,大量的人才外流,由於教師的待遇,教師的地位,不能使人才安定下來!我們知道,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許多教師都有著教師的情懷教書育人,無尚光榮,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但是任何崇高的理想和追求都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如果人才的貢獻得不到人才所要需求的相應的報酬。一味的要求人才講究奉獻。勢必讓人才產生大量的外流!而且也讓後面的人才望而卻步!

所以如果教育行業離職和太多,不但是本來有的人才外流,而且也堵住了人才進入的通道!


郭隗給 燕昭王講的千金買死馬的故事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離職越來越多怎麼能形成 “士爭湊燕”的局面,又怎麼能留住教育界的人才!

第三,不利於教學經驗的積累。留不住人才,進來都是新手,新教師在幹兩年之後又離職走了。我們知道教育一門兒科學,教育教學經驗比金子還寶貴。而且教育經驗需要傳幫帶。沒有老教師在前面指導。新教師朦朧不懂自己還在天天摸索勢必要走很多的彎路工作起來也會事倍功半!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景行說教育


排隊??素質不高的你要麼?

本校浙江沿海城區實驗中學。

年年招不滿!別說排隊人多。你來就進?

不僅招不來老師,最近三年年年流失!2015年校長去招了3個免費師範生。第二年都辭職走了。

前年招的社會老師,去年走了。

前年招的音樂老師去年也辭職了。

去年招的美術老師,前一週辭職。

招的,今年9月報道的兩個老師。

一個考上事業單位不會來了。

一個明確提出如果他考上事業單位學校必須放人他才來。教師職業不過去他們跳板。臨時工作而已!

以上都是正式編制!!

第一年2500(學校不提供住宿外面租2000),能幹嘛?本地人乾點啥沒有10萬一年?

連門衛都3500還包吃住!

房價平均2萬!貼錢做教育?大家都是雷鋒呢?

所以能堅持下來的都是靠補課,投資,等其他副業撐著!


飛天拉麵神


進去了的人才知道離職有多難

這話雖然不假,確實無數人排隊想考取教師編制進入學校當老師.編制就像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進去了又想出去.現在,想進去並不容易,進去了更是出來困難.

教師離職一般會面臨接下來靠什麼掙錢養家的問題,一般剛進去的還好,可以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轉行並不十分困難.然而,在學校待久了,可能就只剩下教書這一個技能了,想出去想轉行,那就更加困難困難了.

工資低不辭職是有原因的

很多老師天天想著離職,但第二天醒來還是要照常去上課,無數老師抱怨工資低,但抱怨歸抱怨,真正敢辭職的還是極少的.有很多吃瓜群眾就說,天天抱怨工資低,為什麼不直接辭職?我想不當老師真不知道老師的難,工資低也就只能抱怨一下,辭職就面臨著生存的問題.一般男老師還上有老下有小,怎麼辭職呢?很多老師有房貸和車貸,沒有了持續的收入,辭職所要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學霸數學


嗯,的確後面排隊要進來教書的還有很多。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我並不希望老師離職越多越好,我不希望那些優秀的,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離開講臺,希望老師能穩定下來,希望孩子的求學之路上,多一些優秀的老師相伴。

但我又能理解老師的辭職,我們攔不住老師追求自己更幸福生活的腳步。一位好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去年,我一位朋友老姚跟我聊起一件事,他孩子讀初二,孩子的班主任教英語,課上得很好,班級管理也很棒,不僅學生喜歡,家長也感到很幸運。但這位老師在教完初二後,辭職了,據說是去了一家培訓機構。老姚的孩子一直很失落,老姚也感慨,都說教師待遇不錯,還有假期,為什麼還要辭職呢?

當然,誠如很多人所說,走一個,走幾個,走一群老師都無所謂,現在等著教書的人多得很,排著隊,一些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也有這樣的想法,甚至拿這話"威脅"老師。真的嗎?如果這樣,為何前段時間安徽省招考教師會遇冷?為什麼有的學校新招十幾個老師竟然沒有一位男老師?

我相信講臺上不會缺老師,但我對"老師離職越多越好,後面排隊要進去的人還很多"這句話持保留意見。我理解老師辭職,同時更望老師能留下來,三尺講臺匯聚更多優秀人才,陪伴孩子成長。


途蟲的百味人生


排除說怪話的因素,這種說法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目前教師職業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退出機制,導致想走的走不了,想進的進不來。

這裡所說的走不了,不是指有人阻止你離開。若不顧一切,誰能阻攔?有一身本事,或腰纏萬貫,自然是天高路遠,我自前行。只可惜,幾人有條件如此灑脫?想走的,都是被生活逼得無路可逃,想另覓他途而已。

所謂走不了,是指從教多年,單位卻僅從2014年才扣繳養老保險,賬戶上的資金少得可憐,不足以保障一個有尊嚴的晚年;長期忍受低薪,為的是一份不菲的退休金,若就此放棄,心有不甘;教師就業市場尚不成熟,若貿然辭職有失業的風險。

所謂進不來,是指教師招錄逢進必考,有文憑和年齡限制,許多教學經驗豐富但不擅長考試的代課老師長期徘徊門外而不得入,同工不同酬被區別對待。

第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離職的教師多,自然進來的也多。離職多,有可能是這份職業沒有看起來那般美好,吸引力不夠。但也有可能是社會發展進步後,職業流動更通暢,人人都有機會嘗試不同職業,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個,而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喜歡、不適合當老師的人離開,樂教適教的人留下來。這樣,教育事業才會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當然,說這種話的人,未必是出於善意,更大可能是對老師懷有偏見,認為老師們表達的不滿和訴求太多。

安徽招考教師遇冷的現實,充分證明想當老師的人已越來越少,所謂排隊等著進入的人很多,完全是臆斷。也許發達地區有此盛況吧,我只知道,今年我縣招考教師的條件是:專科畢業(不要求師範專業)、可以沒有教師資格證(但必須三年內取得)。僅此而已,門檻低到令人不敢信。

年初學校貼出公告,要招一個門衛,面試那天,刷拉拉來了十幾個老頭,排成一條長龍。一輪面試下來,全部不合格。教育局要求學校門衛年齡不得超過50歲,可這幫老爺子全都60歲以上,年齡最大的已經74歲了。

一個月薪1500元的門衛職位,也吸引了成排成隊的人報名。編制內的教師職位,當然也會有人排著隊想要——

可那都是些什麼人呢?


毫米


我一直認為教師和醫生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對大家的影響最大:醫生大量離職弊端馬上顯現,而教師的流失對社會的影響會長久,更難以消除。

“教師離職越多越好”這句話如果家長說,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不太瞭解教育現狀,誤以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讓自己滿意,就是老師不好,認為除了自己孩子的老師,任何人都可以當好教師。

領導這麼說才最讓人寒心、最不負責任:上到國家,下到校園,所有責任層層下壓,最終都壓在教師身上,教師稍微表示一下不滿,領導馬上流露“不想幹滾蛋”的態度,卻不考慮一下自己這一句話給教育環境帶來的破壞力。

為何?

因為他們作為教育管理者,應該明白學校教育對社會影響的巨大作用。而學校教育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隊伍的優劣給社會發展也會帶來不一樣的影響。而他們的態度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

另外孩子的內在品質主要受家庭環境和父母影響, 而學校教育是為孩子進入社會做準備。教師是孩子走入社會的引路人,具有引導作用,排隊等著當老師的都可以當老師?那樣的話只會帶來大家更多的不滿,管理也越來越難。

這句話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優秀人才不斷流失,退而求其次地招考一批領導更不滿意的師資來填補教師隊伍的空白,從此開始惡性循環。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方面問題。並一直在努力,願我們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好。


媽咪老師


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太傻太年輕啊。

什麼樣的教師有資格離職?

我們先來看一下教師離職之後的流向。

第一種是考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待遇。公務員有多難考,考過的都知道,所以必然是人群中最優秀的那一撥能考進去。

第二種是去民辦的學校做老師的,這種很多都是有名氣的優秀教師,一跳槽工資能翻兩三倍。

第三種是去教育機構做學科/教學負責人,或者校區校長的,這也需要教師擁有較強的教學和學科指導能力,還有一定的人脈。

第四種是不喜歡教師這個崗位的,去了企業做了其他的工作,但是要在企業裡找到一份薪酬待遇超過教師的工作,也很難,對於個人學歷和個人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所以你看明白了嗎?

只有優秀的那一撥教師才有資格離職的好嗎?

只進不出必然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我們再來看看優秀教師離職之後,後面排隊進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是更加優秀的教師嘛?

並不是。

他們可能是懷揣著理想的菜鳥,肯定有這麼一撥人才。

但更有可能是在企業混不下去想找一份穩定中等收入的小白兔。

小白兔能做好基本的工作,但是你不要期望過度,什麼更好的教學方式、什麼師德、什麼奉獻、什麼燃燒自己照亮學生,你不要想多了。

這些小白兔到底是熱愛教育,還是熱愛穩定收入,你覺得呢?

我覺得與其放任優秀教師離職,還不如引入教師的淘汰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

讓能力不行的人離開,讓優秀的教師獲得更高的收入從而留下來繼續教學,這才能讓教育體系進入良性循環。

有的網友對那些離開教師系統的人冷嘲熱諷,道德綁架,這隻能讓現有的優秀教師更加寒心,搞不好會加速劣幣驅逐良幣的這個過程呢。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多有什麼用?近五年與新入職的教師接觸較多,大部分還是欠火候。有些幾乎沒有什麼教學方法,甚至小學數學還有發資料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真不知在學校是怎麼學的。還有一些能力不高,心卻比天高,太自以為是,並且太過理想化,脫離實際,與學生嚴重脫節。基本功不紮實,甚至不具備,例如評課、微課不會做,教學設計不規範等。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懶!絕大部分除了基本教學工作,不願意做任何事,經常要強制他們去做,就連公開課也要點名才行,否則沒人報名。

當然,不否認有一些是很上進的,可以說比較優秀,可惜這類年輕人太少了。


Wind972561


教師離職越多越好,這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如果真細細去想,還真有點可怕呢。按常理來講,教師隊伍的穩定,意味著教師這個職業有不錯的發展前景,能夠拴心留人,讓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之中。但是如果離職的人多了,則能反映出教師對職業現狀的不滿,甚至是極度失望,才會毫無留戀轉身就走。

學校裡的教師如果像走馬燈似的來來去去,大家想想最受影響的是誰?答案很明瞭,那一定是所有的學生。對於孩子們來說,內心是純潔的和善良的,他們和每一位老師相處時間長了,都會產生很深厚的感情,並且非常熟悉老師的教學風格,管理模式。如果老師總是不停地換,老師不僅不熟悉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學生也同樣對老師不瞭解,很難產生默契感,這對學生和老師都不利。

教師這個職業很特別,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年輕教師和老教師的教學與管理經驗有很大的差異。如果老教師離開的多,傳幫帶年青教師這塊就會斷代。而如果年青教師才熟悉工作環境就要離職,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會大幅度下降。試想,當很多人對教師職業產生不滿情緒,不斷製造教師無用論時,整體風氣對教師隊伍的穩定發展就不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當到了不把教師當回事時,民族振興還有指望嗎?


寒石冷月


先看一下以下一些事實:

一、以往罕見的教師離職,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案例最多,說明什麼?發達地區教師工資待遇應該不錯的,但比起當地人均生活水準,還是處於低下狀態。而貧困地區,教師工資並沒有得到有效保障,不但沒有足額,還時有拖欠,年富力強的教師必然選擇離職重新打拼。

二、到廣大的鄉村學校,特別是村小學去看看,那裡除了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是正式教師外,幾乎都是臨時人員,初中沒畢業代課的,也不罕見。

三、今年的教師招聘工作全國各地都已展開,不少教師崗位條件一降再降,就是無人問津,安徽如此,湖北如此,就連經濟發達的江蘇也有這種情況發生。說明教師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沒有吸引力,即使是選擇,也是作為備胎。

再看看這種教師離職越多越好,後面排隊要進去的人很多這種謬論。

一、是不是離職越多越好?不值得一駁,如果任由教師離職愈演愈烈,經過幾代人努力才得以實現的九年義務教育,不但得不到鞏固,還會受到嚴重損害。我不知道說這樣話的人,是何居心?

二、是不是後面很多人排隊等著進來?我國的國情就是人口眾多,排隊等著進來的人確實應該很多,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樣的。但是,教師是專業技術工作,從事的是複雜培養的工作,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乾的。當大學畢業生不把教師作為職業選擇時,排的隊再長,能有何用?這些排隊的都是什麼人,不是很清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