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男篮屡上头条,女篮无人问津,姑娘们到底怎样才能打动你的心房?

男篮屡上头条,女篮无人问津,姑娘们到底怎样才能打动你的心房?(2012年伦敦奥运,中国女篮拿到第六名。)

也许,像篮球这样高对抗性体育项目注定是要“重男轻女”的,特别是在中国,在传统文化里,女子要柔弱如垂柳迎风,羞怯如含苞待放,身体对抗强度大的篮球,并不适合传统观念里的中国女子。

于是,在中国篮球的土壤里,女篮的处境万分尴尬——男篮看门道,女篮看热闹,只有当女篮有“负面新闻”时,才能获得些许略带着嘲弄和同情的关注,其他时间,女篮就像“家庭主妇”一般,默默努力在自己的世界里。

无论女篮职业联赛还是中国女篮国家队都是如此。

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前景堪忧,在亚锦赛决赛负于日本队后,中国女篮失去直通奥运资格,只有参加奥运落选赛,拼出一张通往巴西的门票——这诸多媒体都已连篇累牍的报道——专家分析女篮的问题,媒体人同情女篮的境遇,球迷谩骂篮协的不作为。

但是当这一切过去,女篮,仍旧被所有人选择性遗忘。当中国男篮一个球员是否推迟归队,当易建联打了一场高尔夫球,当郭艾伦发布了一曲说唱,都能成为新闻,荣登头条,而中国女篮在四国邀请赛挥洒汗水,积极备战,忘我训练,却鲜有人关注。

男篮屡上头条,女篮无人问津,姑娘们到底怎样才能打动你的心房?(中国女篮同捷克进行热身赛。)

在这样的人情冷暖中,中国女篮的成绩,也从伦敦奥运会的第六名,逐渐滑落至需要打落选赛的境地——其中,虽然中国篮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冷漠的心,难道不也应该感到愧疚?

我们的关注,是姑娘们前行的动力,是媒体们选择新闻报道的出发点,是对广告商们最大刺激,是保持中国女篮生存、壮大最为重要的根基。

存在即合理。女子都已顶了半边天了,还打不好一个小小的篮球?

也许我们该抛弃一些传统的固有观念,接受篮球的另外一种感觉,带有一种柔性的刚强之美,这种刚强不同于詹姆斯力拔千钧气盖世,而是曾经的苗立杰,如今的邵婷或是陈晓佳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轻巧。

至于你不喜欢的“三八式投篮”,马里昂用的时候,你不也是爱到不要不要的么?

男篮屡上头条,女篮无人问津,姑娘们到底怎样才能打动你的心房?(是马里昂学女篮的?还是女篮学马里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