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男籃屢上頭條,女籃無人問津,姑娘們到底怎樣才能打動你的心房?

男籃屢上頭條,女籃無人問津,姑娘們到底怎樣才能打動你的心房?(2012年倫敦奧運,中國女籃拿到第六名。)

也許,像籃球這樣高對抗性體育項目註定是要“重男輕女”的,特別是在中國,在傳統文化裡,女子要柔弱如垂柳迎風,羞怯如含苞待放,身體對抗強度大的籃球,並不適合傳統觀念裡的中國女子。

於是,在中國籃球的土壤裡,女籃的處境萬分尷尬——男籃看門道,女籃看熱鬧,只有當女籃有“負面新聞”時,才能獲得些許略帶著嘲弄和同情的關注,其他時間,女籃就像“家庭主婦”一般,默默努力在自己的世界裡。

無論女籃職業聯賽還是中國女籃國家隊都是如此。

本屆奧運會,中國女籃前景堪憂,在亞錦賽決賽負於日本隊後,中國女籃失去直通奧運資格,只有參加奧運落選賽,拼出一張通往巴西的門票——這諸多媒體都已連篇累牘的報道——專家分析女籃的問題,媒體人同情女籃的境遇,球迷謾罵籃協的不作為。

但是當這一切過去,女籃,仍舊被所有人選擇性遺忘。當中國男籃一個球員是否推遲歸隊,當易建聯打了一場高爾夫球,當郭艾倫發佈了一曲說唱,都能成為新聞,榮登頭條,而中國女籃在四國邀請賽揮灑汗水,積極備戰,忘我訓練,卻鮮有人關注。

男籃屢上頭條,女籃無人問津,姑娘們到底怎樣才能打動你的心房?(中國女籃同捷克進行熱身賽。)

在這樣的人情冷暖中,中國女籃的成績,也從倫敦奧運會的第六名,逐漸滑落至需要打落選賽的境地——其中,雖然中國籃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我們冷漠的心,難道不也應該感到愧疚?

我們的關注,是姑娘們前行的動力,是媒體們選擇新聞報道的出發點,是對廣告商們最大刺激,是保持中國女籃生存、壯大最為重要的根基。

存在即合理。女子都已頂了半邊天了,還打不好一個小小的籃球?

也許我們該拋棄一些傳統的固有觀念,接受籃球的另外一種感覺,帶有一種柔性的剛強之美,這種剛強不同於詹姆斯力拔千鈞氣蓋世,而是曾經的苗立傑,如今的邵婷或是陳曉佳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輕巧。

至於你不喜歡的“三八式投籃”,馬里昂用的時候,你不也是愛到不要不要的麼?

男籃屢上頭條,女籃無人問津,姑娘們到底怎樣才能打動你的心房?(是馬里昂學女籃的?還是女籃學馬里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