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推进中欧产业园建设、

“以港兴市”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马鞍山坚持开放带动战略,

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有“融”乃大,说得就是开放力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如果“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就是马鞍山的发展空间,那么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力度,就是支撑和实现这一发展空间的支点。

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作为。以“聚山纳川”的开放与包容,以奋斗者和排头兵的气势与姿态,马鞍山正谱写着一曲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有“融”乃大

融合发展抢先机

1

开放是活力之源,

合作是发展之道。

作为皖江明珠,安徽“东大门”,马鞍山是等高对接长三角、全面融入苏浙沪的门户。它既是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身傍南京和合肥两大都市圈,独特的区位优势时刻鞭策着这座城市阔步向前,逐梦“融合发展”之路。

在当涂县姑孰工业集中区,“全面承接南京,全力配套南京”已成为集中区发展的共识,承接南京产业转移成为工业集中区的第一招商方向;翻开《马鞍山濮塘镇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你会发现,在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均与《南京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实现了深度契合;今年6月28日,含山县与安徽巢湖经开区、巢湖市达成三方充分合作意愿,签定了合作备忘录,明晰了合作区域范围和重点,落实了全面推动对接合作工作机制,借力合肥、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发展再结新硕果……

2

思路决定出路,

眼光引领行动。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方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十八大以来,一揽子融通政策相应出台,马鞍山全面融入“长三角”纲举目张。

3

全面融入,深度融入,

交通必先行。

经过近几年的交通建设,马鞍山已有多条主干线与长三角城市相连。城区内马濮旅游大道、205国道、313省道等与南京对接,宁马轨道交通对接、合巢马城际铁路等正稳步推进,一张规模化的“一体化交通网”初步形成。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不仅如此,在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社保等领域,宁马两市市民卡实现互连互通,马鞍山利用南京高校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马鞍山还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人为限制,加强信息交流,积极扩大在“宁镇扬马”都市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参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

“充分发挥紧靠南京这个最大优势,建机制、强规划、畅交通、搭平台、谋招商、重服务,努力实现在发展规划上互融、在基础设施上互联、在产业发展上互补、在要素资源上互享、在人文交流上互通。”在5月22日宁马两市主要领导会商对接会上,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全面加强宁马对接合作,不断深化合马联动发展,把融入对接南京都市圈作为全面融入长三角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加快实现与合肥都市圈的互联互通,推动园区互补发展,打造合肥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板块……”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再启新程。

“以港兴市”

扩大开放树标杆

2016年7月5日

马鞍山港口岸扩大开放郑蒲港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6年12月

马鞍山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澳洲牛肉、法国鳕鱼从境外可直接运抵郑蒲港;

2016年8月26日

一个注定载入马鞍山史册的日子,当天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相当于把“国际市场”搬到了家门口,打开了马鞍山无缝对接世界的大门;

2018年6月13日

国家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向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标志着马鞍山综保区顺利通过“国考”,成为安徽省第三个通过正式验收的综合保税区,安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新名片……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自2015年“以港兴市,打造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的号角吹响以来,马鞍山“马不停蹄”,撰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港文章”,港口经济发展的大手笔,把“一片荒野”点化成了“一块金砖”。郑蒲港新区扩大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步伐,迈得异常坚实。随着时间齿轮的滚动,郑蒲港新区口岸大开放、大通关动作频频,新区的大门也愈加开阔。

近年来,郑蒲港新区不断完善港口“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建设,启动郑蒲港铁路建设,打通陆路通道,连接合肥中欧班列,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再加上通关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强,郑蒲港已成为长江“水水转运”节点港,初步实现了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地。此外,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引进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强与合肥港以及皖北有关城市的合作,使中部地区货物,通过铁路直达港口,进而出海,快速进入世界物流圈。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接下来,郑蒲港新区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抓住合芜马三市抱团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机遇,研究国家自贸区政策、经验和产业转移趋势,做好资金、技术、政策、产业、人才等全方位的对接和承接,推进港城一体步伐,打造区域内对外贸易新标杆。

布局全球

以梦为马拥抱世界

7月31日,伴随挖掘机的轰鸣声,最后一方岩土被击碎,由十七冶集团交通工程技术分公司承建的印尼高速公路第一条隧道工程——芝苏达武万隆至达武公路隧道工程左线顺利贯通。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印尼高速芝苏达武隧道进洞施工

多年来,十七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紧随“一带一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市场均有涉足,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无独有偶,打开中机诚建的海外布点图,孟加拉、马来西亚均有项目。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2009年进驻海外市场以来,他们就把“一带一路”国家作为了首要战场。

1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在“一带一路”的大棋局上,马鞍山市提前行动,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开放发展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十七冶、中冶华天等企业纷纷落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交通、水泥生产线、大学城、住宅等需求强烈的基础设施项目。数据显示,1至6月,马鞍山共有64个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1个国家施工,完成营业额2.04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95.03%。

2

眼界多宽,舞台就有多宽;

心胸多广,世界就有多大。

对欧合作

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马鞍山人从未满足于现状。2017年5月13日,马鞍山欧洲投资企业联盟成立,马鞍山市的“朋友圈”再次扩容。一时间,“对欧合作”这四个字成了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对欧合作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据市商务局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马鞍山对欧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引进欧洲独资、合资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5.455亿美元。项目引进较去年翻一番,总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截至6月末,全市共有欧资企业41家,投资总额12亿美元,其中,今年新批欧资企业2家,投资总额达5216万美元。

对台经贸合作

不仅如此,对台经贸合作也有声有色。作为展示马鞍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靓丽窗口,一年一度的“马博会”也已然成为马鞍山与台湾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的一块“金字招牌”,已成功举办六届。而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31日,台湾工业总会考察团来马考察,更是翻开了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朝着新的发展坐标,

马鞍山自信从容,昂首向前。

记者:黄莹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深度决定高度

你点一个赞

布局全球,马鞍山这样拥抱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