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我所见到的中学官场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但是怎么去行政化,行政化去得怎么样,毕竟小编目前还没有接触过管理层,所以高校行政化这个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列。小编接触的比较多的是中学一线老师。我就谈谈行政化下的中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地方的学校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小编谈的是我接触到的中学老师谈到的行政化下的中学的黑幕。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你们身边的中学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1. 中学大官小官一大堆

小编所接触到的中学,大官小官泛滥。大的官自然就是校党委书记、正校长了。这是所谓的上上层领导。上上层领导完了,接着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和总务处主任就是上层领导了,然后年段长、备课组组长就是中层领导,最后大班主任是下层领导(一个大班主任管着两三个小班主任),处在中学最底层的就是广大老师了。一个中学,大大小小的领导占了三分之一,“平头老百姓”的老师占了三分之二。这就是小编所接触到的中学的食物链了。

为什么中学里的大官小官一大堆呢?

小编所接触到的中学对老师考核非常严格,严格到没有人情味的地步。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说话俨然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设计了一套量化分来考核老师,老师在背后吐槽:领导整天就是吃饱了撑着怎么折磨老师。亲,我来给你说下老师有哪些考核的事情?学生晚上在宿舍需要老师巡逻点名,要是哪个班的学生不遵守纪律,就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卧谈一会儿)都会找班主任谈话,更别提夜不归宿了。学生宿舍作息、班级包片的卫生区、班上的学习纪律、学生上学、晚自习、早读、老师教学上的事情、还有乱七八糟的跟教学无关的事情,比如要评文明校整理材料。领导整理整理出了一个量化分考核,就像考试题一样,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相应的分数值。年终考核时,合计总分。由于领导对老师的管束事无巨细,就必然需要这么多人干活。既然有人干这种活,总得有个表示吧?于是,大领导大笔一挥,就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小喽啰。

2.领导的好处

当领导有什么好处?当领导,可以领一份领导的津贴,还有很多特权。小编细数几个。

第一,前面所说的量化分。当考核时,领导和平民老师都是运动员。可是裁判员还是领导。这样的话考核结果可想而知了。大领导加大分,小领导加小分。最为滑稽的是,当量化分考核结果一出来,干得最好的,做得最多的未必是量化分考核最高的。量化分考核的高低跟领导职务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量化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老师的奖金。就这样,领导拿了比普通老师高得多的量化分奖金。

第二,领导直接来个掐尖。所谓掐尖,就是把学习好的学生捞走。小编知道的中学,每个成立了重点班(1个),次重点班(2个),次次重点班(4个),普通班。领导基本上教重点班。比如我们假设一个班50人,年级前50名的,在重点班,前51到150名的在次重点班,以此类推。学校里收进来高一的学生,第一次是根据中考成绩的名次排班。接下来就开始根据平时的单元考,期末考实行流动淘汰制。比如A同学中考成绩年级前50名,到高一下期末时成绩掉到前80名,就流动到次重点班。而次重点班的B同学中考成绩前80名,到高一下学期期末时成绩进到前50名,就流动到重点班。每个学年通过这种操作,高一收割一次,高二收割一次,就这样实现了重点班的排名永葆青春。普通班上的老师偶然碰到优秀的学生,进了重点班的层次,就这样被重点班的给挖走。而重点班的学渣却留在了普通班。最可笑的是,领导一直收割好学生,到了最后还可以厚颜无耻地吹嘘自己教学水平多好,班上的学生又考了年段前几名。最后学校根据班级学生成绩评奖教金,领导又是名列前茅了。

第三,领导有各种看不见的权力。这种以权谋私,相当隐蔽。比如,作为高中,现实情况下肯定要买各种学习资料,辅导书。这些书都是领导负责,具体的回扣吃多少,只有天知地知领导知了。比如,高考有加分项目。领导可以通过某些渠道给自己的亲属子女加分。至于学校内部评奖评优,那就更不用说了。领导永远是先进的。

小编的高中校,去年校长去北师大脱产学习一年。就高考的前一周回来发表一下重要讲话精神,结果据说年终校长一年的工资有二十几万,而普通老师,做牛做马干了一整年,可能就是校长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小编看到的行政化的中学。不知道你们那边的中学是不是也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