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本报记者 张毅报道

跑路失联,关停退出⋯⋯今年这场P2P爆雷潮之下,行业窘态百出。为应对化解风险,8月4日到8月12日的9天时间里,监管层面发布了3份关于P2P的重要文件。财联社还报道称,银保监会已召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高管开会,要求四大AMC主动作为以协助化解P2P的爆雷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大家纷纷认为网贷行业已进入“大萧条”时期的时候,却有P2P公司选择逆势而上,还顺利提交了上市申请。

“微贷网”逆势上市

8月11日,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五,国内车贷平台微贷网已向美国sec提交上市。在招股说明书里,微贷网将自己定义为一家新兴成长公司。2011年7月成立于杭州,从事以汽车抵押借贷为主的P2P业务,是中国首家创新汽车抵押模式的公司。

其官网显示,微贷网于2011年7月8日上线运营。作为国内“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先行者,微贷网打造了车贷垂直市场的标准化发展模式,为中小微企业与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18年6月30日,微贷网的贷款余额达170.61亿元。

实际上,微贷网作为P2P企业赴境外上市并不是孤例,比如:宜人贷、拍拍贷等目前均在美国实现了上市。而此时赴美IPO,也不只是凭借一腔孤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认为,微贷网选择在国内P2P“雷潮”汹涌的情况下上市,一则是公司发展的自然选择,二则也是借此展示自身平台的实力。仅从业务层面来看,IPO可以使平台信誉得到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人信心的强化,进而促进平台业务的增长。毕竟,在国内整改验收又一次延期的情况下,谁都没有得到(备案或者许可)合法的外衣,自身平台实力的增强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抗风险之路和宣传方式。但IPO不是“免死金牌”,投资人不宜过度解读,平台关键还是要做好风控能力,严守监管红线。

据记者了解,微贷网此前曾获得多轮融资。最新数据显示,微贷网近一年盈利颇丰,2017年,微贷网的净收入达到35.45亿元,较上年增幅101.3%;2018年车贷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微贷网的净收入亦达到了8.83亿元。

对此,资深互联网金融专家、河北金融学院教授赵永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相信微贷网上市之后,将继续发力,为支持的投资人带来更多利好。而且这对提振整个行业的信心而言,也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更多平台黯然离场

微贷网的良性发展,其实反倒映衬国内同类企业的现状更“凄凉”,仅以8月份为例。

同样是作为车贷平台的58车贷,8月初已经选择主动退出市场。58车贷发布的良性清盘公告称,随着互联网金融政策的收紧及备案延期,以及近期行业大规模负面信息的爆发,市场生存环境恶劣化,平台大批量的借款方因客观原因出现了还款能力不足,甚至还款意愿丧失的问题,而随着各大媒体唱衰互联网金融场内雷声滚滚,平台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高涨,新增投资锐减,流出资金剧增,以上多方面的压力给58车贷平台的运营造成重大影响,流动资金几近枯竭⋯⋯而和58车贷命运相同的还有钱保姆、招财猫等。

今年下半年以来,P2P平台接连爆雷现象突出,整个行业就像是进入了“大萧态期”,不少平台深处风暴中心,纷纷迎来了至暗时刻。但是考虑到微贷网仍能做到逆势发展,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次爆雷潮下不同平台的不同命运呢?

在赵永新看来,近期P2P行业无疑正在经历寒冬,尽管不少平台出现异常,但还有优质头部平台在健康运营。这说明不是P2P模式本身有问题,而是经营管理能力与风险防范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爆雷潮中出现问题的要么是涉嫌违规经营,没有按照2016年银监会出台的“8·24管理办法”认真执行,要么就是平台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而出现危机。但总体来看,还是有优质平台能够应对当前面临的行业风险的。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亿达律师事务所董毅志律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称:“P2P行业今年迎来爆雷潮可以说意料之中的。P2P进入国内快十年的时间了,虽然经过了三到五年的蓬勃发展,但实际上还是野蛮生长,很多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今年网贷行业的爆雷潮在这个时间节点爆发,有其必然性。至于每个平台的命运不同,我觉得平台之间在本质上还是没有差异的,这个本质是指平台的盈利模式能否覆盖风险,直白地说有平台就是在非法集资。所以这类平台被出清,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好事。”

“当然,肃清行业乱象的结果是残酷的。有很多投资人在其中受到了损失,所以大家未来还是要提高风险意识。薅羊毛有风险,羊毛出在羊身上,谁不是那只被薅的羊?对于很多业内人士来说,也因为这次危机会面临牢狱之灾。”董毅志说。

譬如:网贷明星平台“投之家”7月13日爆雷,投之家CEO黄诗樵已被收押,创始人徐红伟也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行业不确定性或增多

一场突然却“意料之中”的爆雷潮让众多平台黯然离场,但至少目前还有优质平台在良性发展。未来对于整个网贷行业来说,什么才是合规发展之路?

赵永新表示,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问题,网贷行业要想健康发展,首先是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平台特别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融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更要加快对合规经营的平台进行备案管理,加强对合规平台的支持力度;其次是现有平台迅速开展自查自纠,杜绝违法行为,根据“一办法三指引”要求尽快实现资金银行存管、合规经营。已经实现存管的应以此为鉴,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记者梳理发现,从8月4日到8月12日的9天时间里,已经有3份关于P2P的重要文件流出。

8月4日,新华社发文《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和P2P风险化解工作》,报道了互金整治办和网贷整治办对互金特别是网贷整治工作作出的9项工作要求。8月8日,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99号文),要求各地尽快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8月12日,新华社再发文《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报道了互金整治办和网贷整治办提出的应对网贷风险的10项举措。

“当然投资人也要善于识别平台运营模式、管理团队实力等因素,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自己吓唬自己,进而形成挤兑。至于那些在此过程中恶意逃废债务甚至是煽动投资人挤兑平台的违法行为,也要严肃处理,进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赵永新表示。

不过,“未来行业真正出清风险后,可能只会剩下头部企业,这个格局或许会和之前有很大区别,因为原有的一些头部企业在今年这场风暴之后,能否继续生存下去还是个疑问。”董毅志不甚乐观地补充,“未来网贷行业还会存在,但以什么方式存在,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持牌机构怎么监管,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订阅:cien_offical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财经观察|微贷网上市:P2P的至暗时刻仍有微光?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