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圍觀」北碚河長集體巡河 聯手解決河道頑疾

8月14日上午9點30分,北碚嘉陵江邊原毛背沱碼頭,我區兩月一次的集體巡河在此啟動。參與巡河的,除6名來自嘉陵江北碚段上下游的街鎮級河長外,還有區河長辦、區政府督查室以及區市政、環保、農委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嘉陵江沿岸街鎮級河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集體巡查嘉陵江北碚段部分河段。

為啥要集體巡河?

北碚區河長辦副主任唐世銀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一是不少水環境問題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共同協調解決;二是因為嘉陵江兩岸多為陡坡峭壁,有的地方崖壁甚至達到90度,從陸路巡河存在不少視覺盲區,而各街鎮並無巡河船隻,租用船隻費用高昂又不安全,集體巡河則可統一調配巡河船從水面巡察盲區;三是在集體巡河時,河長們可交流經驗心得,況且,哪個街鎮幹得好、哪個街鎮工作不力,在巡河過程中都一目瞭然,責任河長自然壓力倍增。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嘉陵江北碚段河道共45.1公里,左右江岸線共66公里,涉及該區10個街鎮。14日的集體巡河路線為下半段20多公里,要經過天生街道、龍鳳橋街道、水土街道、施家梁鎮、蔡家崗街道以及童家溪鎮6個街鎮,6名街鎮級河長全部到場。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9點30分,巡河船從碼頭緩緩駛出,首先經過的5公里河道都屬於龍鳳橋街道責任範圍,龍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總河長袁峰繃直了身子。在上一次集體巡河中,龍鳳橋街道的整改清單上只有一項:212國道沿線嘉陵江岸坡生活垃圾較多。問題雖簡單,但解決起來卻著實不易。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從嘉陵江江面朝岸上看去,不少隱藏在陡坡、橋底等隱蔽處的垃圾堆一目瞭然。袁峰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這5公里江岸正好在212國道沿線,企業、居民較多,有的居民習慣朝江岸亂扔垃圾,甚至有不少渣車趁夜前來傾倒渣土。由於江岸很多陡峭地方沒有路,平時在岸上巡河時根本發現不了這些隱藏起來的垃圾堆。上次集體巡河發現好幾處隱藏垃圾,袁峰上岸後第一時間便組織相關社區工作人員前往調查,這才發現,有的垃圾堆竟然已堆在河岸數十年。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要清理這些垃圾,需要好幾名工作人員,帶上安全繩從巖壁攀下至江面,一點點進行清運。龍鳳橋街道組織了多名工作人員,花了1個多月時間,才清理了這些隱藏在江岸數十年的“頑疾”。這一次,袁峰又在懸崖間發現了5處垃圾,但體量較少,顯然是近兩個月新扔的,他一一拍下照片。

這5公里河道結束後,水土街道辦主任、街道總河長常先志和蔡家崗街道河長辦主任林海面對面站起身來,視線分別移向了左右兩岸。原來,這一段左岸屬水土街道責任範圍、右岸則歸蔡家崗街道負責日常維護。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說話間,左岸一片河灘地映入眼簾,這裡還留有洪水淹沒的痕跡,但河岸已長出了新綠。“這片河灘過去被當地老百姓私自開墾為菜地,也因此出現了地膜、化肥等面源汙染問題。”常先志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這也是他們在上次集體巡河時要求整改的問題之一,但村社級河長多次給老百姓做工作都沒什麼用。

“那你們咋個解決的?”一旁的林海好奇地問。

常先志笑了。原來,7月中旬,嘉陵江迎來今年最大洪峰過境,這片河灘地也被淹沒。洪水退去後,還沒等老百姓再來開荒種地,街道便迅速組織工作人員到河灘地裡撒滿綠化用草籽,提前對河灘地進行綠化,一舉解決了這個“棘手”的難題。

“這一招,我也學到了……”林海哈哈一笑。

類似的,像採砂船偷採偷挖、渣土車趁夜傾倒垃圾、老百姓私自開墾河灘地、用哪種植物進行江岸復綠效果最好……這些河道治理中“老大難”的問題,在集體巡河的過程中,通過河長們的互相交流,大多可尋找到有效的解決方式。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唐世銀介紹,自今年4月北碚區探索集體巡河制度以來,區級河長對流域問題統籌考慮,沿線街鎮河長通過比成效、找問題、出對策,解決了不少“老大難”問題。如今的嘉陵江北碚段水環境一天比一天好,集體巡河發現的問題也一次比一次少。

「围观」北碚河长集体巡河 联手解决河道顽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