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五張牌”繪新藍圖

北碚:“五張牌”繪新藍圖

北碚夜景。北碚區文旅委供圖

人民網重慶4月2日電 悠悠長青縉雲脈,自在巴山夜雨時。2日,重慶市北碚區召開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旨在全面落實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要求,研究部署北碚區文化和旅遊工作任務,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北碚:“五张牌”绘新蓝图

縉雲美景。北碚區文旅委供圖

開花結果

旅遊實際收入109.01億元 同比增長36.14%

“2019年,我區共接待過夜遊客345.48萬人次,同比增長15.02%,旅遊實際收入109.01億元,同比增長36.14%。”北碚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

據瞭解,北碚區“一帶兩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區紮實開展縉雲山綜合整治;有序推進金剛碑歷史文化街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正碼頭廣場、蔡家五彩濱江公園等完成改造,城市休閒帶迸發活力。

互動融合發展局面基本形成。成功探索“雅舍書院”文博場館活化項目,開展“百館之城”策劃,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商業街區業態、文態、形態整體提升,建成各類主題休閒農業園40餘個,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休閒旅遊綻放活力。

城市文旅形象不斷提升,文旅宣傳推介有聲有色,全媒體唱響“巴山夜雨、溫泉故里、自在北碚”。世界溫泉聯合會“世界溫泉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榮獲國內溫泉行業最高獎項“第四屆金湯獎十佳溫泉旅遊目的地”稱號,區文化旅遊系統榮獲國家文旅部、國家版權局等5項集體榮譽。

北碚:“五张牌”绘新蓝图

健身步道。北碚區文旅委供圖

文化破題

“五張牌”盤活資源助力蝶變

北碚區相關負責人強調:“我們要用情、用智、用力持續打好,挖掘活化在地文化資源,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引導項目業態,支持鼓勵各類企業參與投資、建設、運營文化旅遊產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領性、前瞻性的文化旅遊項目,培育壯大一批適應現代消費需求的文化旅遊產品。”

怎麼做?需要打好生態、濱江、人文、溫泉、鄉村這“五張牌”。

打好“生態牌”。做好縉雲山綜合整治,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提升、環山生態綠道、生態搬遷異地遷建、三花石片區棚改、生態文化保護傳承和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的縉雲山品牌;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積極引進精品民宿聚落等高品質文旅項目,推動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持續做好其他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治理。

打好“濱江牌”。充分發揮嘉陵江自然資源及人文歷史優勢,站在重慶主城濱江“顏值擔當”的高度,加快建設培育一批濱江觀光、濱水休閒、文化創意等特色文旅項目。

打好“人文牌”。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高文化產業效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鞏固深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完善服務設施體系,創新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注重文化精品的創作生產,培育“縉雲”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打好“溫泉牌”。溫泉是北碚旅遊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北碚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要發揮作用、提升效益。積極辦好世界溫泉聯合會第73屆年會、中國第三屆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國際研討會等重大會議活動。圍繞溫泉產業鏈研究開發溫泉產品,推動縉雲大眾溫泉提檔升級,實現差異化發展。

打好“鄉村牌”。鄉村是北碚文化旅遊發展最有潛力的資源,要用好用活,努力在參與性、體驗性、獨特性上做文章,把資源潛力轉化為發展動能。(劉政寧、黃亞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