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关注东营教育,获得第一手教育资讯,点赞和评论还有机会获得教育大礼包

12年前,刚满6岁的周砚牵着爷爷的手,走过村头的田埂,走进了镇上小学的校门;那时,怯生生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因读书而改变。

12年后,当一封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她手中的时候,熟悉她故事的街坊邻居都相信:这个小姑娘未来的人生将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周砚有一个令人唏嘘的童年。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周砚出生的地方,安岳县周礼镇响滩村。

她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一个贫穷的小村庄。爸爸是一个残疾人,脑瘫让他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妈妈生下她两三个月后,终于不能忍受生活的苦难,带着她一气之下回了云南娘家。年近六旬的爷爷奶奶一路追了过去,好说歹说终于同意把孩子接了回来。

“就想着要给我这个儿子留个后。”老两口朴素的想法也加重了他们后半生的生活负担。为了照顾残疾的儿子,抚养襁褓中的孙女,两位老人省吃俭用、拼命干活,农闲时还到处帮工挣钱。

好在小孙女很好“带养”,不哭不闹,喂什么吃什么,让爷爷奶奶又少操了一份心。就这样,在清贫的环境中,小周砚一天天长大。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7月24日傍晚,周砚和爷爷站在乡下老屋前凝视;两年前,爷爷奶奶带着她借住在了镇上的三叔家。

到了入学的年龄,爷爷周传笃早早就买好了书包,亲手把周砚领到小学班主任跟前。“我要让孙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读过初中的爷爷知道知识的重要。

读小学的周砚乖巧、听话。班主任、语文老师唐代素回忆,周砚从小就展露出自控力强的一面,“作业没做完之前,她一定不会回家吃饭”;数学老师李迪容也说,“周砚文静、内向,虽然在班上成绩并不是最出众,但做事很专注,也不张扬”。

△ 说起周砚的人生经历,爷爷和奶奶一脸黯淡。

转折发生在她9岁那年。爸爸突发脑溢血去世,唯一的至亲撒手人寰令小姑娘哭了很久。周砚的爸爸虽身有残疾,不能下地干活为女儿的生活打拼,心却一直挂念女儿,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女儿留着,政府给他的生活补助也悉数花在了女儿身上。

不忍见年迈的爷爷奶奶继续这么辛苦下去,懂事的周砚哭着说:“我不念书了,到外面打工赚钱。”

奶奶大声喝住她:“傻孩子,你这么小,不读书还能干什么!你放心,爷爷奶奶就是卖房子、出去讨口都要供你读书!”一家人哭作一团。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在周砚面临辍学的关头,大姑周平向她伸出了援手。

这时,周砚的大姑向她伸出了援手。大姑一家在南京,家境相对宽裕,就把周砚接了过去,送她到当地的学校念完了小学。这期间,大姑除了让周砚吃饱穿暖,对她的学习也格外上心,每天检查作业,经常向老师了解情况。

“我小时候没读多少书,很早就出来打工,尝过知识少、文凭低带来的苦果,也羡慕那些文化水平高的人,我不想让大哥唯一的女儿再走我的老路!”周砚的大姑周平说。

父亲离世,母亲杳无音信,成了孤儿的周砚一夜之间长大了。

“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只有读书这条路可走;而这,只有靠我自己的努力了。”家庭的变故让周砚化悲痛为动力,更加发奋地学习。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7月24日,周砚回到初中母校,朝曾经就读的教室里张望。

周平介绍,南京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周砚中途插班,英语基础为零,完全跟不上进度,急得直哭,第一学期下来,英语只考了30多分。但她不服输,擦干眼泪,在校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回家请表哥给自己“补课”,第二学期,她的英语就能考八九十分了。

南京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周砚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也帮助她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两年后,因为户籍的限制,周砚不得不回到了家乡小镇念初中。但见过世面的她,更加坚定了“要努力读书走出去改变命运”的决心。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初中母校教室里熟悉的桌椅勾起了周砚很多记忆。

周礼镇初级中学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呙永春帮助她把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周砚回忆,初中有段时间,她情绪有些波动,成绩也开始下滑,呙老师便找她谈心,“他对我说,你家里情况这么特殊,只有比别人加倍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才能不负爷爷奶奶的辛勤抚养,才能真正给家里减轻负担。”

而在呙永春眼里,周砚是一个读书很有天分的学生,“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课后也爱玩,但课堂上特别认真、专注,学习效率很高。”

周砚最终没有让呙老师失望,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四川省安岳中学。在那里,她遇到了对她“影响至深”的班主任陈玲老师。

“她非常细腻、善良,帮我申请到了很多补助,但同时又会注意保护我的自尊心。”周砚说,她高一、高二时的成绩并不稳定,陈老师就经常鼓励她,激发她的潜能。此外,陈玲还努力给她和班上同学营造热爱阅读、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督促大家坚持锻炼,每天要绕着操场跑三圈。

面对学生的感谢,陈玲却十分谦虚。“我没有对周砚多么特别的照顾,就像对班上其他同学一样严格要求。周砚经历多了,心态就好了,就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自然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她说。

周礼镇,是四川省人口第一大县安岳县下辖的一个重镇,位于三个区县的交界处,总人口约4万人。当地重教氛围浓厚,办有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学校。

今年暑假,这个原本平静的小镇,却因为“一名孤儿考上了北大”的新闻显得有些兴奋。走进街边一家餐馆,老板娘一边给食客讲述着周砚的故事,一边教育正痴迷手机游戏的儿子,“你读书要是像周砚姐姐那样厉害就好了”。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周砚展示她高中学习时整理的错题本。

查到成绩的第一时间,周砚也有些惊讶,“原本以为只能考六百零几分,却没想到考了这么高”。读文科的周砚高考成绩为642分,位列全省前31位。

但在陈玲看来,周砚考出这样的成绩属于正常发挥。“她很单纯,性格比较内敛,对文字很敏感,在写作上很有天赋。”

周砚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国内外的文学作品。在高三下学期,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每天午睡前都会抽出十几分钟看《红楼梦》,高考前一周都还在看。

后来,跟学弟学妹们分享成功经验时,她提到了三点:一是要劳逸结合,再紧张也要通过散步、看课外书等方式放松自己;二是不能光埋头做题,要善于总结错题;三是考试心态要好。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直到近日,爷爷奶奶才知道孙女从学校获得了这么多奖状。

考上北大后,周砚的亲朋好友、同学、曾经教过她的老师纷纷向她表示祝贺,不少媒体也闻讯前来采访,她却表现得很平静,脸上波澜不惊。“她从小就这样,取得了成绩不张扬,奖状也不会张贴到墙上。”奶奶秦尚君说,她也是最近才知道孙女在学校拿到了这么多奖状。

而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周砚有明晰的规划,“我填报的是德语专业,但到校后会再去修一个新闻专业学位,因为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希望以后能为中德之间新闻传播领域的文化交流作点贡献。”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周砚收到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采访前一天,周砚刚好度过了她18岁的生日,她用“神奇”二字来评价自己这18年来的经历,“读小学时,我从未想过能读大学;读高中时,我终于觉得梦想在向我招手了;而现在,我会珍惜生活给我的馈赠,继续用成绩来回报所有关爱我的家人和老师们!”

说完,周砚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差点辍学的孤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丨“读书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解

△ 周砚说,她会继续用成绩来回报关爱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