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是什麼型號,為啥沒有盒子炮出名?

琴寬


圖中的應該是勃朗寧M1903 7.65mm手槍,但我今天還是想重點介紹下盒子炮。毛瑟c96盒子炮從槍機節套與槍管的形狀上說——毛瑟手槍的早期出品,其槍管與槍機節套是一體加工成形的,加工難度大,成本高,後期M30型借鑑西班牙駁殼槍的作法,改為分別加工,而後嵌入結合成一體。這不同的加工方式也在外觀上留下了印記,即早期的槍機節套與槍管之間很平滑,後期的槍機節套與槍管則有一個階梯狀過渡。請看圖:

圖1 上為M1930的槍管,下為C96的槍管


從槍的握把上說——毛瑟手槍的握把形狀,一直都是西方人所說的“掃帚把”,幾十年間從沒有大變,但小的變化卻是有的。大體來說,有大握把與小握把之分。大握把的底部呈半圓形,小握把底部則略顯平直,也比較窄。小握把主要是毛瑟警用型手槍使用,其他則基本都是大握把的。

圖2 毛瑟手槍的大握把與小握把


這大握把,又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它的防滑紋的粗細上,早期的C96型採用的是紋路很細密的那種,刻有22、24或30道防滑紋,後期M30型(含M712速射型)則採用紋路粗疏的那種,只有12道防滑紋。

圖3和4 左為早期C96的握把,右為後期M30(含M712)的握把


毛瑟手槍的握把護片,絕大多數由硬木製成,極少數為塑膠壓制,國人稱“膠把匣子”。拿今天的眼光看,塑膠當然不如硬木貴重,當年卻正相反,物以稀為貴,因而那年頭誰若擁有一支“膠把匣子”的話,那是相當的牛逼。

圖5 一支海螺機錘的膠把匣子


李三萬的三萬裡


悟空問答中的截圖中的手槍,應該是9×17mm柯爾特(COLT)M1908勃朗寧手槍,即柯爾特(COLT)M 1908式 .38口徑半自動手槍。即下圖:

於1908年柯爾特公司在柯爾特(COLT)M 1903式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種改良版本,M 1908與M 1903兩槍外形基本完全相同並可互換,M 1908只要更換幾個部件,就可變成M 1903。

但是M 1908式的銷量卻遠不如M 1903,產量只相當於M 1903的五分之一。除了口徑不同以外,主要不同點在於,M 1903的套筒與槍口套是兩個分開的零件,M 1908則將槍口套與套筒簡化為一個整件,其他部分幾乎完全一樣。

但,1903年柯爾特公司在美國生產的M1903勃朗寧手槍。即.M1903勃朗寧 .32口徑無擊錘型半自動手槍顯然是主流版本。如下圖:

這兩支槍實在很象,稍一不慎就會辨認錯誤。美製柯爾特勃朗寧手槍,都會銘刻上了柯爾特公司的旗標(即英文縮寫:COLT)。

當時傳入中國後,一般的中國人對“COLT” 這幾個洋文識者不多,但很多人因槍柄中的園圈裡的那匹嘴裡含著長矛的馬,就叫他“馬牌擼子”了, 早期生產的“馬牌擼子”,只有7.65mm 口徑一種,通用7.65×17mm勃朗寧自動手槍彈(7.65mmACP彈)。

1908年以後,又開始生產使用9×17mm柯爾特(或9×17mm勃朗寧)自動手槍彈的“馬牌擼子”。其實,M1903勃朗寧手槍還有一種,是在比利時FN公司生產FN 1903勃朗寧手槍。如下圖:

但銷量和名氣不如美製柯爾特M1903勃朗寧手槍。美製柯爾特M 1903式以安全可靠、外形大氣精美、威力不錯而一炮走紅,在當時的美國槍支市場受到大力追捧,軍方、民間爭先搶購,1940年,美國軍方將其定義為"將官型手槍",配發給美軍高級將領。其中美軍名將如艾森豪威爾、佈雷德利、巴頓、李奇薇等都佩戴此槍,一時聲名大噪。

至於M 1908沒有盒子炮有名,估計在中國的擴散度肯定不如盒子炮唄。它連同系槍M 1903的銷量都比不過。估計這就是原因唄。

另外,還有一個是由比利時FN公司生產FN1906半自動手槍是發射6.35×15.5mm自動手槍彈(0.25英寸ACP),槍是袖珍型的,與M1908勃朗寧手槍完全不同。但網絡上常在型號上,把FN1906搞錯成M1908。如下圖: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我的頭條號,可以閱讀系列古典詩詞、現代詩歌、對聯、經濟、美文、歷史等品評鑑賞文章。原創不易(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期待關注,謝絕盜載。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圖中這槍名字叫勃朗寧M1903 7.65mm手槍,在舊中國它被稱為“馬牌擼子”。其實在舊中國把所有手槍除盒 子炮與左輪手槍之外的手槍全部統稱為“擼子”,那時候中國的百姓文化普及程度太低,絕大部分人是不可能分辨出什麼手槍都叫什麼名字或什麼型號。因為除了盒子炮和左輪手槍這種外形很容易區別以外,其他手槍在大部分人眼裡都長得差不多,所以被統稱為“擼子”。

有說法認為“擼子”這個詞兒是當時德國盧格手槍的音譯,其實這個說法不太完美~~~ 實際上因為這些手槍個頭小,槍上膛時一拉套筒的動作與北方語系中的“擼”字很貼切,在北方語系中“擼”這個字是有快速撥動的意思,同時這個詞兒也可以形容出槍比較快。當時的手槍比起盒子炮來,體積要小,因此出槍時要比盒子炮快。這兩方面一結合才有了“擼子”的稱呼。

勃朗寧M1922 (左)與M1910的花口擼子

這裡要說一下實際上在舊中國時候“擼子”的名氣並不比盒子炮小,只不過一種“擼子”不是單指哪一型槍,它指的是一類手槍的統稱,不像盒子炮就是單指毛瑟C96手槍。當時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國內的各種牌子手槍數量很大,使用也廣泛。其中的高端產品一直都是軍隊的中高級軍官和政界要員富商的首選。

不過雖然當時中國市場上的“擼子”數量大,但是其型號繁雜,並不適合列裝軍隊。部隊裝備的武器要求是制式化,而這些數量雖多但牌子過於零碎的“擼子”明顯沒有能批量裝備部隊的條件。因此一直沒能成為當時軍隊的制式武器,這一點是“擼子”不如盒子炮的主要原因。

德制盧格P08手槍,當時被稱為“羅鍋擼子”

另外,“擼子”的威力也不如盒子炮,因此當時下層軍官和士兵更信賴盒子炮。而裝備“擼子”的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更多還是高級軍官,政界要員,富商,還有執行特殊任務的人中,比如偵察員,特工,警察,偵探等。同時,在當時誰擁有一把“擼子”還是很有面子的事兒。還有一點就是“擼子”體型小,製作精緻,平時能觀賞把玩,關鍵時候還能防身自衛。這幾點深得這幾類人的心思。

在當時對“擼子”的質量是有分類的,質量好的一些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六張嘴蹬,這些都是當時市場“擼子”中的高端產品。

日本的南部14式手槍被稱為“雞腿擼子”


陶德中士


這型號槍在中國抗戰期間,為國民黨軍方由美國進口的勃朗寧M1903半自動手槍,俗稱為馬牌擼子,口徑為九毫米,彈徑為9X23毫米勃朗寧長彈,舊社會稱呼:一槍.二馬.三花口.四狗.五蛇.張嘴瞪。裡排行為第二名的好槍,盒子炮為單獨所稱呼的毛瑟7.63毫米口徑C96勃殼槍。

一槍為比利時FN公司勃朗寧M1900式7.65毫米口徑的半自動手槍,排名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