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禁止“小學化”,濰坊幼兒園該學啥

禁止“小學化”,濰坊幼兒園該學啥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應開展專項治理,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通知》一經媒體報道,立即引發了市民的熱議。禁止“小學化”,那幼兒園到底該學啥?連日來,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禁止“小學化”,濰坊幼兒園該學啥

幼兒園的基本模式是遊戲模式

不是教學模式

理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的《通知》,本次專項治理首當其衝的任務是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通知》從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環境等多個方面對幼兒園“小學化”進行限制。例如,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根據《通知》,“小學化”被定義為教育內容、辦法和教育環境三個方面的幼兒階段超前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提前教授小學課程知識;從教育辦法來看,以小學的課堂教育取代遊戲;在教學環境領域,缺少適合幼兒遊戲需要的活動空間。

這並非教育部第一次出臺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的禁令。記者梳理發現,此前教育部已多次就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發文。2011年,教育部下發《關於規範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明確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2012年,教育部又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需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等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也要求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幼升小的壓力與焦慮加劇了幼兒園“小學化”

禁止“小學化”,濰坊幼兒園該學啥

市民王女士的女兒今年3歲,剛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為了讓女兒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王女士考察了很多幼兒園。可是這一圈考察下來,王女士有點蒙了。“現在的幼兒園,不少都是以特色教學作為亮點,吸引家長。”王女士說,女兒現在還比較小,不一定非要讓孩子學會英語和漢字,只要能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生活就可以了。

記者調查發現,與王女士的觀點不同,大部分家長認為在幼兒園還是要學點東西。“如果不提前學習,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會很累。”家住高新區銀楓小區的孫女士告訴記者,她寧願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小學知識,這樣對以後上小學會更順利一點。

還有家長擔心,跟不上教學進度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現在大家都學,如果你不學的話,小孩到了小學可能就會跟不上,就會影響到她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消極情緒。如果先學一點的話,在上小學以後可能有助於她保持信心,覺得學習起來沒那麼難。”

此外,即使幼兒園不再教授小學課程,但部分私立學校的入學測試,也讓孩子們不得不以另一種形式接觸小學課程,即所謂的“幼小銜接班”。

對於孩子幼升小,家住高新區的趙先生憂心忡忡,他告訴記者,他想讓自己的女兒上私立學校,但聽說私立學校一般都有“面試”,面試的內容就是識字、計算,部分學校還會考查孩子的英語,“這些知識孩子在幼兒園都沒有學過,只能把孩子送去幼小銜接班,要不然現在孩子連小學都上不了!”

記者瞭解到,幼升小的壓力與焦慮,讓不少濰坊家長對幼兒園“小學化”表示認同。“即便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我們在大班階段也會給孩子報拼音、數學等補習班,不然等以後孩子上小學了,入學測試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幼兒園私立、公辦側重點不同

小學“零起點”教學有難度

幼兒園“小學化”到底為何屢禁不止?日前,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私立和公辦幼兒園,瞭解了他們的現狀。

◎部分私立幼兒園為保住生源,只能“頂風作案”

記者瞭解到,在一些私立幼兒園,“小學化”就是一個重要的賣點。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民辦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去小學化”政策出來後,他們面臨尷尬的選擇,“私立幼兒園就是要有特色,並且要想方設法滿足家長的需求,有的家長在送孩子入園時就提出,孩子要認識多少個字、會講簡單的英語口語等要求。”

“如果只領著孩子玩,家長們就會覺得我們這所幼兒園教得不好,有些家長還會把孩子轉到別的學校去。”一所民辦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他們來說,家長的想法才是關鍵因素,為了保住生源,他們只能“頂風作案”。

◎公辦幼兒園“大班流失”很普遍,幼兒園到底教啥?

高新區機關幼兒園園長韓飛告訴記者,到了大班,很多孩子會出現轉園的情況,公辦幼兒園尤其突出,“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學點知識,會讓自己的孩子轉園,實際上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過早接受小學知識違背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幼兒園不能“小學化”,那到底該給孩子教啥?韓飛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韓飛說:“《指南》只是要求5—6歲幼兒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很顯然,一些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超出了幼兒的認知範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過早地將幼兒帶入小學化管理。

幼兒園應以能力為導向

把遊戲化教學貫穿其中

禁止“小學化”,濰坊幼兒園該學啥

濰坊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特聘講師李靜認為,“幼兒園‘小學化’,從表面看‘病’在幼兒園,實際根源在於家長的理念。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孩子學到知識的多少評判幼兒園的質量。一些幼兒園為了招生,迎合家長的需求,把幼兒教育小學化。還有個別小學老師不按照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循序漸進的要求,教學進度過快,使那些在幼兒園沒有上過小學課程的孩子無法適應,造成排位相對落後,由此引發了家長的急躁情緒和急進心理。”

談及幼兒園去“小學化”政策的落實,李靜建議可採用遊戲化教學:“遊戲化教學主要指以遊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融於各種遊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同時,李靜告訴記者,孩子早期的健康成長,指向的是整體人格,是與周圍世界建立和諧、有意義的關係,尤其要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學習興趣、探索能力,而不是超前學會那些在小學階段才需掌握的知識,“幼兒園‘去小學化’最重要的還是家長轉變觀念,在入學前期,未提前學習過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確實會有差距,但只要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厭煩學習,這些差距會逐步消除甚至實現反超。”

濰坊廣播電視報見習記者 楊鈺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