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老上海的春遊記憶

小辰光,寒假過掉以後就開始盼著春遊了。

棉襖剛剛脫掉,天一點一點熱起來,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空氣裡都是植物散發的新鮮氣息。這時候,班主任站在講臺旁,鄭重其事地通知說,兩個禮拜後的某一天,集體去春遊。聽到這個話,心情雀躍得簡直想整個人馬上飛出窗外去。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那個時候,沒有什麼預報7天、14天的天氣情況的手機App,跟著每天天氣的變化,心情不斷起伏著。最大的願望就是春遊那天不要下雨。即使下雨,也下點“毛毛雨”就好了。這樣不至於春遊計劃被取消。

吃的東西準備起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春遊的樂趣,從做準備的階段就開始了。

重點是吃。附帶著可能還帶點玩具,比如皮球、溜溜球什麼的。那時候雖然物質不像現在這麼豐富,但在準備春遊的吃的東西上,還是頗可以花一番心思。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糖果、巧克力、話梅、果丹皮、麵包、火腿腸、鍋巴、蝦條之類的膨化食品,等等;用某某晶(比如菊花晶、橘子晶)衝好的飲料裝在水壺裡,或者就一壺涼白開;心靈手巧的媽媽們做的一些自家特色小菜,裝在鋁製的飯格子裡,中午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在這張天涯網友貼出的圖片下面,網友們紛紛留言:

寂寞小貝貝:你小時候條件真好!

nbafirst1:那個雞肉什麼的零食沒印象了...其他都還記得...小時候帶的最多的是塑料盒裝的果凍,裡面還有個小叉子,五顏六色的。

jovi_xu:麥麗素,不錯。

autocad13:錢貶值了,那時春遊只要帶5毛錢就夠了,比如去西郊公園(現為上海動物園)中午吃蓋澆飯只要半個5毛。

宇文青塵:咱小時侯就帶兩瓶紙盒裝(類似利樂包)的橘子汁,兩個大餅,一個塑料熱水瓶,三塊錢。

huangpeng66:還差兩根火腿腸。

chenpeng880126:我記得那時候我們每學期一次,低年級去公園,高年級去野炊。我還帶過鍋,柴火什麼的,呵呵!

raojiazhu:哪有那麼多零食啊,只是兩個雞蛋還差不多,水壺也不是這樣的吧?

qinqinqyq:很親切啊!都是小時候的零嘴。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這些: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一路上放飛自我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到了春遊這一天——哦不,其實前一天晚上已經興奮得翻來覆去睡不著了。想到第二天不用上課又能出去玩,真是開心!

早上到學校集合,乘車。那時候學校的包車有兩種,一種是公交車,一種是大客車。有時候看到學校門口停了幾輛空空的巨龍車(上海以前的一種公交車輛,有前門、中門、後門,前後兩截車廂當中有一個轉盤連接),頓時感覺很拉風。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雖然公交車的座位沒有大客車多,上了車以後沒坐到位子就要一路站著,但也是很高興。去目的地的路上一定是喧鬧的,一定會在車廂裡跑動,帶隊老師即使用訓誡的口吻說“不要亂走”,也比平時在課堂裡要溫柔一點,畢竟是像過節一樣的日子。

除了嘰嘰喳喳聊天,分享零食也是一項必要的活動。看看各自帶了些什麼,車上能吃的就拿出來吃一點,再留一點,不要一下吃完了。

“路程遠一點”也是包含在對春遊的期盼裡的,太近了總感覺有點遺憾。

那些年春遊去過的地方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到了目的地,排好隊,小手拉小手,去玩啦!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很多人對春遊最經典的記憶,就是在長風公園裡划船遊玩。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西郊公園也就是現在的“上海動物園”,那時候交通不便,可算是個遙遠的地方。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共青森林公園也是一代人記憶中的春遊聖地,當然燒烤是必備的節目。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這是馬克思,那是恩格斯!”小時候對復興公園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他們。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兒童樂園裡的歡聲笑語總是最多的。蹺蹺板、滑滑梯、旋轉木馬、踏水車……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那時候還有公園月票,每個月的貼花圖案不同。

春遊去最喜歡玩這些: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每次去動物園,猢猻(猴子)是大家頂頂愛看的。直奔猴山後,紛紛拿出香瓜子、麵包、饅頭等扔過去,還有魚皮花生、水果糖、餅乾……這些平時省下來的零食,都派上用場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孔雀館是女孩子喜歡去的地方,看孔雀開屏要用漂亮鮮豔的顏色去逗它們。許多人拿紅領巾、紅紅綠綠的絹頭(手帕)揮來揮去,一邊朝孔雀喊:“開呀!開呀!”等到孔雀開屏了,大家的手也酸煞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如果有划船這個項目,那麼就要先拉上五六個要好的小夥伴,然後一群人小心翼翼地坐上搖搖晃晃的小船。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剛開始船不聽“指揮”,在碼頭附近團團轉,惹來一片大呼小叫。等每個人劃得熟練些了,小船才會緩緩前行。男孩子就開始肆意妄為地打水仗了。下船時往往弄得身上溼漉漉的。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爬山也是一大樂事。最喜歡的莫過於長風公園的鐵臂山,因為這是當時上海市區最高的“山”——海拔26米,爬起來有勁。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一位網友攝於1961年的照片

鐵臂山上“勇敢者的道路”最過癮:鑽鐵絲網、過獨木橋、攀爬障礙物、匐匍地上行,到達終點的時候是有小小的成就感。

春遊一般是班主任帶隊,副課老師不一定去。有時候音樂老師一道去了,就會出花頭想新花樣,叫大家坐在草坪上擊鼓傳花或者各個班唱只歌。

尾聲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一天瘋玩結束,排隊乘車回去。老師的叫鞭(哨子)吹了半天,只有稀稀拉拉幾個人回來集合,於是老師要用電喇叭哇拉哇拉窮叫,有時候還要到公園廣播站叫某某班的某某同學快到出口處集中。

回到車上,又是一路唧唧喳喳講個不停:誰出了洋相;誰老是要討別人的東西吃;誰小家子氣,好東西—個人偷吃;誰路上摔跤,褲子破了一個洞……就這麼一直講到了學校門口,然後作鳥獸散。

春遊的最最後一件事,就是寫!作!文!玩是玩得開心的,做作業就不是那麼開心了。作文寫到末腳(結尾),來一句:“今天是快樂而有意義的一天!”

jin

tian

shi

kuai

le

er

you

yi

yi

de

yi

(a)

老上海的春游记忆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