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老上海的行道樹

老上海的行道樹

上海人說到行道樹未免有點又愛又恨的感覺。這些法國梧桐,到了炎炎夏日,或者涼爽的秋天,總是那麼美,濃密的綠色,耀眼的金黃色,無論是駐足觀賞,還是漫步在樹下,都會讓人生出對這座城市無限的情意。不過就在春夏交替的這一兩個月裡,梧桐的球果會大量落地,毛絮四處飛揚,讓行人苦惱不已。忍過這段時間,享受樹蔭的時節就到來了。

外灘首種行道樹

老上海的行道树

1872年的外灘影像。拍攝位置大約在現今中山東路延安東路路口。英租界外灘的行道樹已成規模,而法租界的行道樹還較為稀疏。

1865年

公共租界在原英租界外灘(今蘇州河口至延安東路)東側種植了行道樹,這是上海市區第一批人行道樹。

1868年

法租界的行道樹種植稍微晚些,1868年才開始在法外灘(今中山東二路)種植。

1869年

公共租界在今南京東路原會審公廨(近浙江中路)以西和越界築路的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兩邊栽種,徐家彙路(今華山路)、楊樹浦路、極司非而路(今萬航渡路)等路段也相繼植樹。

1889年

到1889年年底公共租界共有行道樹5280株。

1902年

法租界的種植後來又擴展到徐家彙路(今徐家彙路和肇嘉浜路)、堪自爾路(今金陵中路)、福履理路(今建國西路)、姚主教路(今天平路)、臺斯德郎路(今廣元路)。有明確年份記載的是在1902年,在今淮海路、瑞金路始植行道樹。

1907年

上海地方政府轄區(俗稱華界)行道樹的種植年份比較晚。1907年冬,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董事、十六鋪大有水果行老闆朱柏亭個人捐資在外馬路種植行道樹。

1912年

滬南工巡總局首先在新闢的民國路(今人民路)種植行道樹。

1916年

1916年春,滬南工巡總局在16條馬路上植行道樹,是為華界內大規模種植行道樹的開始。

1925年

1925年年底,公共租界有行道樹2.82萬株,法租界有行道樹1.83萬株。

1927年

華界是8855株。上海建市後,種植行道樹進度加快。

1929年

華界在32條馬路上共有行道樹1.72萬餘株,其中滬北的中山路(今中興路)、軍工路為栽植行道樹的重點馬路,共植行道樹8966株,佔總數的52%。總數依然不敵1925年時的法租界,當然與公共租界的差距更大。

老上海的行道树

1868年法外灘(今中山東二路)的行道樹種植得稍晚些

外灘的道路早就存在,1865年公共租界種植第一批行道樹更在於點綴浦江邊的風光。或許因為在早上、傍晚走過臨江的樹邊感覺非常愜意,這些行道樹一出現,就得到了洋人的讚許,於是12月在外灘道路的內側人行道上又種植了大量行道樹。以後逐漸在其他道路上開始種植。

1876年,葛元煦在《滬遊雜記》中說:“租界沿河沿浦植以雜樹,每樹相距四五步,垂柳居多。由大馬路至靜安寺,亙長十里。兩旁所植,蔥鬱成林,洵堪入畫。”

老上海行道樹的種類

行道樹的種類是比較多的。20世紀末,上海行道樹的主要種類有29種。1929年華界行道樹的統計種類有13種,按照數量的多寡,分別是:楓楊、烏桕、白楊、法國梧桐(懸鈴木)、黃檀、槐、洋槐、梓、柳、梧桐、重陽木、楊、榆等。

公共租界初期種植的樹種,從葛元煦的記載看,垂柳居多,其餘也是一般從上海鄉村中取來的樹種。

當外灘種植行道樹受到歡迎後,工務委員會建議“花150或210元左右的錢來購買在周圍農村所能找到的最好樹種”。

老上海的行道树

1902年拍攝的靜安寺路。兩邊的行道樹已相當有規模,漸成樹蔭之勢。

老上海的行道树

20世紀30年代後期的善鍾路(今常熟路)。當時兩側種植的樹木已成林廕庇日之勢。

老上海的行道树

法國梧桐為什麼最適用做行道樹?

什麼是最好的樹種?這要看出於什麼目的來植樹。看風景,翠柳依依;要木材,樟木透香;論硬度,黃檀榆梓……如果是為了遮陽護路,1893年公共租界找到了最適合上海道路的行道樹法國梧桐。

老上海的行道树

據1887年法租界公董局年報的記載,當時公董局撥款規銀1000兩從法國購買250株懸鈴木和50株桉樹,植於法租界碼頭、花園。以後又多次從法國進口苗木。

1893年12月5日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董事會會議決定:“批准訂購200株法國梧桐,每株價約1兩白銀。”賈遜先生提出,漢璧禮先生曾詢問工部局是否願意接受一些法國梧桐,他建議通知漢璧禮先生,工部局非常願意這樣做,並將把樹栽在公墓內。一週後的會議上,宣讀了致漢璧禮先生的信,感謝他為美化租界街道提供法國梧桐樹。漢璧禮先生回信說,他已定購100株適合種植在公共街道的梧桐樹,準備從馬賽發出。

工部局為了表達對他的感謝,1894年3月20日,除了寫信再次感謝外,還贈送了一枚上海開埠五十週年紀念章。之所以說法國梧桐是最適合上海道路的行道樹,因為後來發生的事情給予了證明。

建國後的上世紀50年代中期,有人認為法國梧桐系外國樹種,提出要以中國樹種來代替,於是在許多道路上種植白楊、箭幹楊,有的區白楊行道樹佔總數的76.4%。但白楊樹的養管花工多,費用高,且綠化效果差,70年代初逐漸被淘汰。

老上海的行道树

20世紀50年代拍攝的岳陽路桃江路普希金像周邊。圖中可見行道樹還較為稀疏。

經過實踐證明,法國梧桐具有生長快、壽命長、耐修剪、樹冠大、移植成活率高等優點,為此,70年代以後又對行道樹種作了調整,逐步形成上海市行道樹以法國梧桐為主、香樟為輔和多樹種相襯的特色。

老上海的行道树

20世紀70年代的外灘外白渡橋南堍及周邊行道綠化

據1990年的統計,那時的全市十二個區(黃浦、南市、虹口、閘北、楊浦、普陀、長寧、徐匯、靜安、盧灣、閔行、寶山)合計60.60%為法國梧桐,第二位的香樟佔15.40%。除閔行外,法國梧桐的佔比都在50%以上,靜安、盧灣分別高達97.90%和96.70%。在盧灣區的思南路、瑞金二路、復興中路等完全能感受到這點。

養護:株距坑深也有規

1869年在南京路種植行道樹時,株距為一丈(3.33米)。1891年8月在極司菲而路(今萬航渡路)植樹時,董事會會議決定授權工程師,“作為一項實驗,可從靜安寺開始向前100碼的距離內植樹”。雖有總長度,但沒種多少的記載,無法知曉行道樹間距。

老上海的行道树

董家渡警察所前的樹木用圓形木架保護

1915年3月12日,上海工巡捐總局為斜徐路沿浜種樹,公佈《招人承包種樹章程》,提到:植樹自斜橋起西至徐家彙鎮約一千六百丈;樹種為洋槐樹,每根身段長九尺,在根上六尺的地方直徑必須有三寸;樹身不得彎曲,樹根要散大,還須經過兩次搬遷;種植時,每行相離三丈種一棵,共種三行;包活三年,如有死傷,照兩旁已長成之樹大小補種;三年內修整澆水由包種人承辦。

1932年7月,《法租界公董局管理路旁植樹及移植樹木章程》發佈,規定:各樹木間距離,得依樹之種類及事之可能,均為七米至十米之間。第一棵樹木,務須栽植在距離公路轉角處之切線一米半處。

老上海的行道树

謹記路(今宛平南路)的行道樹,則用比較粗大的2米多高的木柱“陪綁”

1935年9月17日發佈的《蘇浙皖京滬五省市公路植樹保護及獎懲統一辦法》提到:株間距離以五米至十米為準,並應植於離路邊六十釐米處,但在轉彎處其內側間距得酌量放長,且在一百米內不得障礙視線。種植時所挖土坑深度及直徑至少六十釐米。

老上海的行道树

小木橋路行道樹,因為比較粗壯,所以不用任何保護物

《上海園林志》中提到:“公共租界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種植的行道樹都用三角架保護”。從其他照片和規定看,樹木的養護有多種。董家渡警察所前的樹用圓形木架保護,木架豎為八根,約160釐米高,橫裡上下六道圍箍。謹記路(今宛平南路)的行道樹,則用比較粗大的2米多高的木柱“陪綁”。小木橋路行道樹,因較粗壯,不用任何保護物,對傾斜的樹木用大木板支撐。斜徐路承包種樹章程中提到,對樹木“用丈半長梢圓五寸徑毛竹,每樹一根,埋深五尺,用二道粗棕繩綁紮。”

行道樹的管理上難題不少

公共租界種植行道樹後,外灘的一段比較長時間由一個叫阿貴的中國人管理,但他不被工部局看好,1889年八九月間轉由西人懷特管理。

一年後,懷特提出辭職,理由是為了照看這些樹,他遇到了許多麻煩和苦惱。他認為現在鋪在外灘人行道上的柏油將使所有的樹死去,電氣公司未經他的允許就將樹枝砍掉,煤氣公司在埋新煤氣管道時又將根挖斷。他說他現已無暇顧及這些樹。工部局的總董向他表示禮節性感謝外,認為應將這些樹交由測量股負責,但董事會決定將此事交由工務委員會商定。

老上海的行道树

1890年前後的外灘影像。街道兩邊的行道樹已經枝繁葉茂。

界外道路的行道樹一開始就由工務委員會管理,1869年8月31日的會議透露,工部局接管的靜安寺路上的行道樹,由工務委員會負責保養。具體辦事人一般是工程師及比較熱心的董事。

1891年9月1日,總董白敦說:“前不久他曾注意到卡德路上有一些行道樹的粗壯樹枝被胡亂鋸掉,由於現在不是修剪樹枝的季節,這有可能使行道樹枯死。”在他的要求下,一個叫斯科特的工部局職員,同意去考察一下哪些行道樹需修剪並作出標記。

1892年1月19日,工程師報告稱,為拓寬楊樹浦路,須將道路北側170棵樹木砍掉,36棵樹移位,請求批准。1893年3月21日,董事莫西提請董事會注意在靜安寺路庫茨夫人平房前的兩棵大樹對騎馬者來說很危險,建議砍掉。總董麥格雷戈說,昨天工務委員會會議已討論過砍樹的事,他建議將此事交施高塔先生處理,近兩三年他一直負責管理界外馬路上的樹。

對市民有所獎勵懲戒

這些種植在界外的行道樹較容易受到損毀,工部局為此要求領事團與上海地方官員予以關心。1869年8月,工務委員會對領事團和道臺為防止村民破壞靜安寺路上的行道樹所採取的措施表示感謝。可年底,在董事會會議上,工務委員會表示:遺憾的是,村民繼續損壞南井路上(即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行道樹。

公共租界被毀樹木年平均為800株,佔行道樹總數的3%到4%,每年新植行道樹約40%為補植已死亡的樹木。法租界和華界也有類似情況。華界內的謹記路(今宛平南路)、龍華路行道樹損壞嚴重,市政部門曾多次籲請軍警保護。

行道樹人為損壞較多的原因,除了當時栽植的行道樹規格較小,易受損壞外,市民也較缺乏愛護樹木意識,也沒有完善並可實施的規定。

老上海的行道树

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福開森路(今武康路),當時街邊的行道樹有明顯統一修剪過的痕跡。

公共租界沒出臺過對行道樹的管理規定,法租界雖然在1932年7月發佈了《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管理路旁植樹及移植樹木章程》,可其中並沒有對行道樹損壞的處置條例。

《蘇浙皖京滬五省市公路植樹保護及獎懲統一辦法》,對這有了比較明確的說法:“如有發現損毀行道樹者,無論何人均得扭交當地公安局或鄉村鎮公所,按其輕重科以一元以上二十元以下之罰金,其半數留供補植半數賞給扭報人。”獎勵分傳令嘉獎、記功、獎金或獎牌三種;懲戒有申誡、記過、罰金、斥革等四種。

老上海的行道树

20世紀30年代後期的辣斐德路(復興中路)鳥瞰,周邊綠樹成蔭。

1947年5月又頒佈了《上海市工務局行道樹管理規則》。建國後,經多次討論與修改,種植與保護行道樹的規定更細化,對保護行道樹,綠化城市起了很大的作用。

走走上海的林蔭道

梧桐樹經歷了上海的滄桑,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在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中,露出了一抹綠色,成為上海的標識。讓我們來走一走上海這幾條著名的林蔭道。

衡山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梧桐之鳳獨棲也”,梧桐那手掌形狀的葉子到了秋天會大片大片地掉下來,在深灰色的地上鋪成金黃色的地毯。

老上海的行道树

衡山路是被公認最擁有梧桐景緻的地方。它位於徐彙區,也是一條上海人所說的酒巴街。夜晚風吹樹葉沙沙作響,風吹過廣場一片涼快。天熱的夜晚,乘涼的人們,有點懷舊情結的人,緬懷舊時上海夏夜乘涼情景的人,到這裡約會,吹吹涼風,數數天上的星星。

復興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復興路襄陽路附近,原本老上海的法租界一帶,是最上海的地方,這裡的氛圍、建築、路兩旁的梧桐樹都很美,很浪漫。夜裡11點以後的復興路,梧桐樹擋住些許路燈的燈光,可以一邊聽歌一邊走在小道上,靜謐而舒心。

瑞金一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瑞金一路與瑞金二路是以淮海路為界的:淮海路以北是瑞金一路;以南是瑞金二路。瑞金路原名金神父路。

瑞金一路十餘米寬,幾百米長,沒有高層的建築,只有高度不過十米、門臉大多不及4米的小樓小店。可這絲毫沒有影響這條路在下班後、節假日時人群的熙來攘往、摩肩接踵,處處充滿魔力。

道路兩旁的梧桐樹把瑞金路昔日的繁華掩蓋了起來。如果不深入其中,就很難窺得它的真容。與上海其它路比起來,瑞金路一點都不精美。

紹興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在上海,紹興路是一條很不起眼的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與周圍繁華的淮海路、衡山路、汾陽路相比,顯得落寞很多。路邊的法國梧桐,經過歲月洗刷的房屋,加上夜晚昏暗的路燈,這條路一直保持著某種神秘,配合著老建築上斑駁的顏色,向每一個經過這裡的人述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

駐足在紹興路口,周遭突然靜謐,所有的喧鬧戛然而止,濃廕庇路的法國梧桐樹似一張巨大的“隔音網”,將紹興路藏在喧鬧都市的背後。

陝西南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陝西南路上最著名的無非兩樣,第一是老別墅,第二便是梧桐樹。茂密的梧桐樹和舊別墅的尖頂在上海的風景中凸顯。清涼的夜,晚風徐徐,漫步在梧桐夾道的陝西南路上,燈光昏黃,兩旁盡是歐式紅磚房屋,有點身處歐洲的錯覺。

茂名北路昇平街

老上海的行道树

昇平街是位於茂名北路中間一條不足200米的小街,也是一條老街了。說它老,因為這是一條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小街,一頭通著茂名北路,另一頭卻是“此路不通”,最後掩蔽在綠蔭深處。

小街到現在來看也還是很美,行人很少,路上綠樹茂密,牆上枝葉攀藤,地上鋪的是灰綠色六角形地磚。兩旁既有花園裡弄,也有獨幢的花園洋房,那些樓房外觀大都為清水紅磚外牆,券窗、拱門、雕花、重簷……整條小街幽靜無比,遠近的市廛聲放佛被什麼東西過濾掉了。

思南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思南路是一條很“純粹”的馬路,不通公交車,也沒有燈紅酒綠的霓虹招牌,連路燈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種,馬路兩側滿是法國梧桐和精美的洋房,馬路安靜得可以聽見樹葉的沙沙聲,除了少量的自行車經過,簡直就像有個天然屏障把世間的喧囂阻擋在外。作為上海11個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思南路依舊記錄著當年花園洋房的“原生態”。

老上海的行道树

新華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如今的新華路上,路旁的梧桐樹枝葉茂盛,樹冠在路中間合攏,陽光只能透過枝葉稀疏處灑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駁的光點。

或許是這幾年長寧區對新華路開發的緣故,臨街的老建築被整修一新,圍牆上佈置了各色的浮雕,幾處酒吧的開設,讓這條歷史悠久的老路,在古樸中透出一絲時尚來。

安福路

老上海的行道树

安福路,昔日的巨潑來斯路(Dupleix Route),法租界內的一條馬路。全長不過1000米,沿著寬闊喧鬧的常熟路走到安福路路口,會突然感覺到路上流瀉出的一種幽深與安謐的氣質。

老上海的行道树

安福路284號英式花園住宅,長期以來是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日常工作場所

如今的安福路成了以藝術為核心,由內而外延伸的一條“小馬路”,這條路,是知己的才進來,是真正懂得品味的人,才會在短短的安福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閒淡時光。

老上海的行道树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