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農民種10畝地小麥,收穫了還不夠成本錢,你怎麼看如今的農業生產?

三生道15509671


現在的農民很方便,收穫的麥子不用拉回家,有收購商直接在地頭採購。收穫的季節本應該是喜氣洋洋,可是有些農民兄弟卻高興不起來。比如河北的一些地區,由於小麥灌漿期連續一週陰雨綿綿,導致今年的小麥減產嚴重。平時都是畝產1000斤上下,今年只能到每畝700多斤。

小麥不僅減產嚴重,價格也不高。收購商地頭採購價每斤小麥1.0元-1.1元。啥概念?相當於農村農民種7畝地辛辛苦苦8個月,才賣5000元,真不及外出打工一個月的工資。

有個網友回到家裡一算賬,欲哭無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今年算的種地賬!

一、收入:

一畝地收小麥736斤,每斤1.08元,共計收入795元人民幣!

二、種小麥8個月裡的投入:

1、秸稈還田、犁地:120元 2、播種25元

3、種子50元 4、底肥110元

5、澆地135元 6、除草劑30元

7、追肥105元 8、打農藥45元

9、收割70元。

不少農民都是騎摩托車或者開車往返田裡, 8個月裡去地裡的往返油費略計100元,共計支出790元。當然這還沒算人工費呢,現在人工費是很貴的,你說是不是?10月1播種,到6月1收穫,整整8個月。795-790=5元人民幣!一畝地難道只賺5元錢?他是不是算錯了?

沒錯的,而且這地還是華北平原的好地,一些地區的產量低,所以收穫了還不夠成本錢應該是正常的現象。

作為農民朋友,不能僅僅埋頭苦幹,還要抬頭看市場,看行情,現在的年代不動腦想辦法,只靠勤勞不能致富,只能處於被動的地位。農業要想降低成本,離不開規模化和機械化,同時在種植或者養殖模式上也要有所改變,比如採用種養結合,可以一份土地,兩份收益,最大限度的降低單一的種植業和單一的養殖業的風險,你覺得呢?


農家營


回答,今年午季小麥虧大本,為什麼,因為投資多收的少,受到了自然災害,影響面積大範圍廣,小麥出穗養花上面,需要陽光,保持二十八度至三十度,麥穗個頭大,籽粒包上面多,哪麼老天不睜眼,天天下雨,大雨小雨下半月,陰雨連綿,到了六月一號至六月四號小麥午收季節,又連續幾天雨,下個不停,收割機無法進場,六月十號雨停止,陰轉情,收割機進搶收搶拖粒,看看麥粒在穗子裡面生牙,曬出來是黑麥,在市場賣不掉,糧食收購部門更不要,每市斤五角,最好的價格每市斤七角七分,大部減產,畝產六百多斤,一畝地小賣了三百多元。但是投資的大於這個數字,按一畝地計算,複合肥每畝一百元左右,麥種四十斤按一百元,機耕每畝六十元,除草劑和防病蟲害農藥,每畝二十元,收割機費用每畝二百元,為什麼收割機費用這麼高,因為小麥被特風颳倒,不好收割,計算以下每畝投資四百八十元,不算人工費用,若加人工費哪就更多,今年小麥虧大本,想想農民真可連,種的小表不賺錢,看看農民多傷涵。


萬則紅


有人說農民種10畝地小麥,收穫了還不夠成本錢,你怎麼看如今的農業生產?



對於今年農民種的小麥,由於自然災害導致減產或者黴變、發芽等情況,收穫了還真的不夠成本錢。

先算算種植每畝小麥的基本成本:

(1)購買種子成本:現在國家對農民購買小麥良種有補貼,補貼款給種子公司,農民購買小麥種子是補貼後的價格,一般為1.5元/斤左右,每畝用麥種20斤左右,共計30元左右;

(2)耕種和收穫機械成本:用機械耕地種地一畝在70元左右,收穫也在70元左右,交通不便的地塊,每畝一次100元,有時人家還不願意去,一畝一年種、收機械費用為140元左右;



(3)肥料成本:有機肥每畝4000斤左右,每噸30元左右,複合肥每畝80斤,也就是一袋子150元左右,共計210元;

(4)農藥、澆水費用:每畝農藥20元左右,兩次澆水每畝20元,共計60元。

(5)人工成本:每畝小麥從種到收到晾曬儲存後,就算3個工,一個工作日費用為100元,共三百元左右。

彙總上面幾項費用,每畝小麥種植主要成本為740元左右。

今年倒春寒導致長時間低溫,小麥普遍減產1/3以上,平原地帶每畝也就是800斤,目前小麥價格收購價為1.2元/斤,毛收入為960元,每畝能賺220元左右。如果是丘陵、山嶺地帶,每畝小麥也就產600斤就不錯了,毛收入為-140元,也就是每畝小麥虧本140元左右!



對於今年部分地區收穫期陰雨連綿,耽誤了收割小麥,導致小麥黴變、或者發了芽,這樣小麥價格在0.5元左右,而且這樣品質不準上市流通,這樣每畝虧四五百塊錢。

根據這種現象,種地有風險!現在的農業生產不賺錢,主要是農作物價格太低,少有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就賠本了,苦的還是農民!所以建議國家提高農業生產補貼標準,對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了減產,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


三農一姐


當今有不少農戶說過種糧食小麥,玉米的收成不夠成本錢。根據幾位種植農戶的說法:畝產900斤,一斤1.175元,一畝地收入1075元,10畝地是10750元。但是種植成本一畝地700元(不含人工費用)。
圖片來自於網絡,編者覺得這個價格不準確

1、為了提高利潤,儘量不要採取小面積的方式種植,要採取大規模,專業化,高機械化的方式種植小麥,這樣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降低種植收割成本。大面積種植適合高度機械化作業,而且連片的種植生產一畝地機械費用可以降低30%--50%。

2、有些地方為了鼓勵農戶種植小麥的積極性,採取補貼種植的方式,不同的地方補貼的金額不一致,編者所在的華北地區每畝地補貼金額125元。

3、提高種植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因為收入的高低與產量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畝產700斤和畝產900斤,這個產量就差距200斤,一畝地的收入差距就是220元,這個收入直接就是利潤。

4、在種植成本上下功夫,這個種植成本主要在澆水,施肥,農藥等方面,比如冬小麥用肥料可以用農作物秸稈做肥料,原來用化肥一畝地200元,改用這個有機肥,農作物秸稈僅150元。



所以說,在種植小麥10畝上,這個農業生產是要進行的,但是可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小麥的畝產量,這樣10畝小麥就能有可觀的利潤。


小希時間


有人說農民種10畝地小麥,收穫了還不夠成本錢,你怎麼看如今的農業生產?

這個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了,可能有極個別地方不夠成本錢吧,我覺著大多數地方種植小麥還不至於賠本吧,最起碼在我們老家不會賠本,當然了指望種植小麥發家致富幾乎可以是不可能的。

在農村種植小麥主要的成本來源於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小麥種子錢,我們知道小麥種植的種子是專門培育的種子,一畝地的種子錢大概就好使40塊錢左右,個別地區有補貼另外說

第二,翻地犁地,播種和收割,翻地大概50一次,播種20,收割50,成本大概是120元

第三,就是肥料錢,現在沒有那麼多農家肥了,以前農家肥確實不花錢也就是出出力的事情,在農村出力是最普遍的了,現在每畝地的肥料成本大概100元。

這上面的就是最基本的成本價格,大概也就是300塊錢左右,當然了,如果你算上人工成本那麼就要另說了,人工成本現在100元一天算是比較便宜的了,但是自己耕種自己家的自留地,,這個成本就不能這麼算,算的話,肯定要賠錢的,就算是1天50元錢,每畝地你不花5天時間那是不可能的。每畝地也就是250元了,這麼算的話每畝地就是500元

就是這麼算的話,一畝小麥也能賣800元左右,那也能賺300,300塊錢確實少的可憐了,但也陪不了錢,除非絕收或者大規模減產,再說,國家的糧食補貼也有一部分錢。

總結:賠錢不可能嗎,除非特殊情況,一般賺300到500之間是比較合理的


俺是鄉下人


農民種十畝地小麥,收穫了還不夠成本錢。恰恰說明了目前農業生產的現狀,絕大多數的農民種地不賺錢,真是流汗又流淚。

1、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種地虧錢

受到多年糧食大豐收和國外低價糧的衝擊,國內糧價不斷走低。國家取消了玉米保護收購價,降低了小麥和水稻保護收購價,導致去年玉米,小麥價格不斷走低。但是,種子、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價格卻不斷上漲。因此,在沒有國家補貼的情況下,許多玉米種植戶都虧了錢。雖然今年小麥價格有所上漲,但是產量又低,總的收入還是不高。

2、農業生產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差

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還是相對落後,沒有完全實現機械化。同時,我國農業生產抵抗旱災、水災、風災等自然災害能力差,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往往減產嚴重。同時,農業保險制度不健全,覆蓋度不夠,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3、外出就業工作難,硬著頭皮把地種

許多農民從事了大半輩子的農業生產,除了種外沒有其它技能,如果外出就業工作不好找。因此,雖然種地不賺錢,也只能硬著頭皮種地了。




首都農業人


其實近些年來,小麥的種植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只不過遇到了2018年這個比較極端的年份,主產區大部分地區小麥減產,品質下降,再加上農藥化肥等農資漲價,以及疊加國家下調小麥政策底價,使得大多數種糧農民面臨著較大的虧損壓力,特別是南方受到連續陰雨天氣影響的地區,因為倒伏、發芽黴變等,甚至出現了一畝地的收成還不夠收割費用的情況。當然,還是有部分是有收益的,只不過佔的比例比較小。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題主其實問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不是怎麼看當今的農業生產,而是今後的糧食生產發展如何推進?利用悟空問答的平臺,簡單做一下個人的看法交流:

首先,要讓糧食價格漲上來,讓種糧農民真正有收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收入水平的增加,低糧價的時代應該成為過去時了。畢竟,特別是在農民還不是一個職業,生活得不到有效保證的情況下,種糧的收入要使種糧農民感覺到有依靠才行,而這個依靠的主要支撐點就是糧價(不討論米貴傷民、糧賤傷農的老話題,就事論事,就發展論發展,日本、韓國的糧價很高,也沒看到城鎮居民吃不飽飯)。

其次,要對農業生產、糧食生產有健全的可持續的補貼設計。而且這個設計不能體現在短期行為上,也不能單純的體現到價格補貼上(面臨著很大的入世談判壓力)和簡單的“價補分離”上,而應該是一套體系建設,具體可參考農業發達國家的補貼+保險+期貨等,既可以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也有效的應對了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從而造成的種糧農民的損失。

再次,要保證土地上種糧有穩定的收益,發展趨勢還是要從規模上要效益,只有規模化了(可以流轉,也可以聯合),然後通過機械化的投入、種子的穩定、種植技術的優化等,以及批量採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農資的採購成本,才能夠使糧食的品質更加穩定,產量也更好。


糧小咖


如今中國農業生產,大家完全可以看出還是一個小農經濟,完全不是現代農業的模式,所以農民種地幾乎沒有利潤可談,不要說種十畝,就是二十畝,也不如人家打工賺的多。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

1,政府採取宏觀政策調節的結果,畢竟不能讓糧食太貴,否則這個社會簡直過不下去了,所以小麥的價格很低。

2,生產力不行,我們農業雖然現在進步很大,但是相比於歐美國家的農業技術,差距還很大,這導致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在上面。

最後總得來說未來農業要是大發展,技術是最重要的,做好技術之後,就可以實行新的土地政策讓,有技術有資本的人進入,這樣才可以讓農業變得有附加值。但是如何妥善安排好這些沒有了土地的農民是政府和社會要考慮的重大問題呀,

作者:牛博士,今日頭條鮮農場簽約作家,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



鮮農場


農民種植10畝小麥夠不夠本要看種什麼品種,還要看怎麼種的。2018年小麥全國性減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北方小麥受倒春寒影響少收三分之一,沿淮地區小麥減產甚至達到百分之五十,再加上小麥成熟期,降雨太多,小麥早衰,穗發芽嚴重,賣價三到六毛一斤比比皆是。從這個角度看今年不管種十畝,還是一百畝都會賠錢。但也有例外:比如淮濱縣臺頭鄉丁營村種田大戶費中今年就還能掙錢,就把淹死的幾十畝都算上,平均產量還達到將近八百斤產量,地勢高的田塊畝產量還是超過一千斤。

他的經驗是:

一、選擇高產、耐漬、抗倒、高抗穗發芽弱筋小麥品種揚麥15,所以在後期其他小麥穗發芽嚴重,他的小麥既沒倒伏,穗發芽不超過1%,商品性很好,最後以1.2以上價格出售。

二、淮河流域是赤黴病高發區,降雨太多,一定赤黴病會爆發,在別人防病掉以輕心的時候,他按照三遍防治,他是在雨水間隙就繼續用藥,赤黴病發病不到百分之三。經檢測別人家小麥嘔吐毒素達到4000,他家的不到700。






中海聊農業


說一說我們這裡的真實情況,我們這裡地勢地貌屬於丘陵黃泥土壤,小麥只有在風調雨順的好的年景下,畝產約400公斤左右,而今年小麥國家最低糧食保護價是1.15元/斤,毛收入約每畝約千餘元,扣除種子、化肥、農藥、機械耕作等,純利潤只能算農民自己辛苦的人工成本了。

而如果遇到小麥中後期病蟲害及不利天氣、後期可能出現的連續陰雨,收穫的小麥品質下降、甚至嚴重減產,虧本就會出現,在面對每戶只有幾畝左右的耕地面積,絕大多數農民都已選擇放棄耕種小麥、休養耕地,安心在外打工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只種一季水稻了!



而從長遠上來看,農村要發展、農民要增收,面對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業成本的不斷增加、糧食價格的降低,有工作能力的農村人都選擇在外打工,因此,農業的未來趨勢必將是土地流轉,讓少數有頭腦、有技術、肯吃苦的新型職業農民來耕種,讓這些人以規模出效益,用技能求發展,也讓農村戶口的農民也可獲得一定土地流轉租金的收入,農村的未來逐步城鎮化的發展到時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