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從下游深加工規模看未來玉米市場走向

從下游深加工規模看未來玉米市場走向

回顧歷史, 認清當下,才能更準確的推斷未來。那麼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玉米這輪週期的起點。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臨儲收購政策,把玉米推向市場化。我認為從那個時候開始,玉米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週期。當年玉米臨儲庫存已經達到2.3億噸,玉米去庫存成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在供應方面,國家提出調減鐮刀彎地區玉米麵積,還有在糧賤傷農的背景下,全國的各地的老百姓主動調減玉米麵積。在需求端,國家放開了玉米深加工的審批政策,推出了全面實施燃料乙醇的計劃以及南豬北養等一系列的有利於加快玉米庫存消耗的一些措施。因此玉米庫存的下降速度遠超市場預期。

玉米是我國三大主糧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飼用穀物,這一定位就表明飼料消費在玉米產業鏈下游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玉米產業鏈長且深加工產品附加價值高,部分深加工產品具有很強的工業屬性,這就突破了把玉米單純當作大宗農產品(000061,股吧)進行分析的定位。美國作為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玉米生產成本低、產量高,其國內玉米下游消費基本被等分成了兩塊:即飼料和深加工,其餘部分用作出口。中國玉米深加工產業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玉米消耗量達到了千萬噸,目前年消耗量在7000-8000萬噸左右,同期根據市場上各家主流分析機構的數據,國內飼料消費量在1.3-1.4億噸。

我國玉米深加工產能分佈區域也與產區高度重疊,國內兩大產能集中區也在東北和華北,不同於東北在產量上的絕對優勢,在深加工方面華北和東北平分秋色,各自的玉米消耗量都在三千萬噸左右,其中華北省份山東在玉米深加工產能方面佔據絕對優勢,所佔比例超五分之一。對於深加工產品進行簡單的分類,那麼澱粉及澱粉糖產品佔到六成左右,這也是目前澱粉期貨和玉米一起在連盤上市、傳聞果糖預備立項的重要原因,酒精(含燃料乙醇)佔比約為兩成,剩餘兩成基本上是味精、賴氨酸、檸檬酸等等。我國玉米出口量絕對數值不大,和深加工產能佈局秉承產地就近原則一樣,出口量的六成也集中在附近東南亞各國,而出口量的增加通常也和內外價差的擴大相關。據瞭解,目前我國的玉米深加工行業品類齊全、整體規模位居全球第一,生產工藝也逐漸先進,關鍵設備實現了國產化。不過從產業集中度來看,與下游生豬行業類似,龍頭企業在市場中佔據的份額並不高,這方面與美國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2017年9月13日《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的實施方案》發佈,方案表示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即E10,據此推斷,參照我國車輛保有及汽油消費量數據,屆時我國的燃料乙醇消費量將在1200-1500萬噸,此項政策一出,加之玉米補貼政策的刺激,東北出現了新一輪的玉米酒精投資熱潮,截至2018年5月我國發酵酒精的總產能為1450萬噸,實際產出量830萬噸,產能利用率不及60%。目前國內使用纖維素生產燃料乙醇還面臨著原料和生產技術等壁壘問題,目前國內燃料乙醇的玉米用量佔到所有原料的60%以上。

對於E10政策能否順利推行,要考慮諸多的實際問題,例如:(1)建廠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資,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可逆;(2)從環保的角度考量,E10汽油消費量的增加會同時伴隨著氧化氮以及乙醛等有害氣體的排放;(3)從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推行E10政策的先例來看,印度推廣了15年都未能普及,E10的市場佔比僅為1.9%,越南退而改為推行E5;(4)E10和國標五在標準匹配方面,氧氣含量以及烯烴等都無法直接對接;(5)E10政策出臺半年有餘,僅新增了天津作為封閉推廣區;(6)臨儲玉米成交量超出市場預期,拍賣開啟不足三月成交量已逾4000萬噸,儲備糧源消耗完畢後,原料是否轉向陳化稻穀有待觀望。總而言之,E10政策如果能得以有效推廣,那麼在玉米和原油之間就搭建起了一座橋樑,然而考到現實因素和動態平衡,對於這項政策的推廣應持謹慎樂觀態度,不過酒精行業副產品為DDGS,在中美貿易摩擦日益升級的大背景下,看好高蛋白含量的DDGS未來的飼料消費需求。

總而言之,在國內玉米平衡表的調整中,工業消費項的增長几乎達成了業界共識,尤其是疊加2016和2017兩年高利潤刺激的情況下。2018-2019臨儲玉米持續消耗,那麼到2020年動態的玉米市場供需平衡狀態將會是何種狀態呢?長期而言,筆者認為玉米價格依舊處於底部抬升的趨勢中。

我認為機會就在當下,人性總是貪婪和恐懼的,很難做到理性的對待問題。現在玉米行業整體處於人心思漲,將動未動的狀態。大家最不願意等的就是時間成本,都想在漲價的那一刻殺進去,本質上來講這是恐懼的狀態,所以說現在貪婪才是正確的選擇。

當大家蜂擁而至的時候,也許行情已經走出一多半,甚至隨時到山頂。

事物發展的各個階段是由不同的矛盾組成的。玉米當下的主要矛盾依然是龐大的臨儲庫存,但是由於庫存下降很快,這個矛盾將很快得到解決。玉米不可能等著庫存去完了再漲,如果今年臨儲庫存降到8000萬噸以內,臨儲的數量依然還有,但是臨儲玉米對於市場影響力基本沒有了。這個時候臨界點就會出現了,由舊的矛盾轉向新的矛盾,由原來的天量臨儲庫存導致的玉米長期供大於求改變為玉米庫存不斷減少以及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的供應偏緊的新的矛盾。這個時候往往是價格變化最大的時機,也是投資者進場的最佳階段。

現在從玉米的持倉和交易量來看,玉米的關注度屬於比較低的階段。做空的理由也就是盤面能出現一定的交割利潤。對於未來的上漲,大家也有覺得遙遙無期。

夜色之濃,莫過於黎明前的黑暗,堅持一下就會看到黎明後的曙光。

从下游深加工规模看未来玉米市场走向
从下游深加工规模看未来玉米市场走向从下游深加工规模看未来玉米市场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