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工作月薪4000元,在千里之外工作月薪10000元。你會怎麼選?

菠菜說電影


肯定選10000的工作,畢竟家鄉工作收入增長慢,就說說90後吧

如果是在一線城市裡,對於95後的90後來說,拿到這個工資是很正常的,如果是95年之前的那就不正常了,因為4000元的工資在大城市真的很好拿,記得我2011年去廣東的時候,就可以拿到4000元的工資而且還包吃住空調房熱水器,而對於現在來說物價漲了工資也出現了一定的上漲。

如果是二線城市,4000元的月薪對於90後來說就很正常了,因為二線城市的收入普遍不高,但是如果你選對了職業行業,也能拿到更高的工資,在二線城市6000-8000元的工資對於90後來說是比較合適的收入。

如果是三四線城市,那麼拿4000元的工資就很正常了,因為在三四線城市職業不多,高薪職業更不多,很多三十四歲的人拿四千的都不少,20多歲拿兩三千的更多,甚至有些只有2000元左右。

雖然這個社會很浮躁,很多人都說現在出去打工隨隨便便都是上萬月薪,但是真正很容易拿到上萬月薪的畢竟是少數,因為很多行業或職位本身就不可能拿到那麼高的工資,這是社會里,收入幾千的佔到了大多數,只是很多人喜歡聽月薪幾萬的故事罷了。如果每個人都月薪上萬幾萬的,那麼大家買房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了!


樓盤網


我個人根據我的情況會選擇在家鄉

我和老公結婚後,因為他同學一直要和他一起回老家做生意,便回老家來了,我家差不多屬於五線的小城市,回來後我便生了寶寶,在剛開始老公的生意沒什麼起色,但是考慮到有了孩子,便一直堅持在老家。

我在孩子一歲的時候開始上班,現在工資也不是很高,不過在當地的工資水平裡還算可以,現在即使在大城市給的工資過萬,也不願意去外地,最主要的是因為在大點的城市過萬的收入,因為沒有房子,消費水平又高,比現在在家鄉的生活相比肯定很煎熬,雖然現在收入跟大城市比不高,但是因為小城市,生活節奏慢,我每天騎電車上班,順路能送大寶上學,到公司也就十分鐘,不敢想大城市上班路上就需要一個小時的工作,可能還是現在自己懶了,過了安逸的生活,就不願意去改變現有的生活節奏。

這是目前我個人的想法,大家還是得根據自身情況考慮,畢竟每人情況不一樣。


寄枝風蕭煙


家鄉月薪4000,外出10000,怎麼選擇?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簡單,如果是4000跟6000的話,我想很多人會選擇留在家鄉。再者4000跟10000的月薪又沒給出工作時間,所以我的回答案是按相同工時或者後者的工時多一兩小時來作答的。

4000塊在我們那大把活能幹,但是就是留不住人,大家都往外跑,之前我月薪在4000-6000間,養不活三個人的小家庭,於是才跟著逃出來的。在一個號稱四線城市的地方,物價竟直逼一二線消費水平,房價均價都到7000+了……我還不如到一二線城市去拿10000的工資。

我的家鄉只適合養老,不適合生存。賺到錢回去養老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尋走海陸豐


看到這個話題,讓我想起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內心那句臺詞: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卻沒有家。

這種無奈的選擇其實戳痛了很多在外打工人群的內心。如果家鄉有一份月薪不錯能養家餬口的工作,誰願意背井離鄉忍受著相思之苦去千里之外掙所謂的高工資。

作為長期遠離家鄉在外謀生的一員,結合自身這麼多年的漂泊生涯,我還是要在這種無奈之中給大家做個理性的分析。

如果你正年輕著,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建議選擇千里之外的萬元月薪。

我是16歲就來到上海打工的,雖然當年一開始找的工作都是很基層的縫紉工工作,但在打工之餘,還是學到不少東西。並不是因為我好學,而是你想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無論你的起點有多低,你對生活的標準有多低,你面臨的壓力都不會低,這種環境會逼你去進取。

試想如果從一開始的縫紉工工作一直做到現在,不要說身體能不能吃得消,憑這個工種掙來的錢也很難繼續支撐一家老小在上海的開支。現在的工作也不比縫紉工輕鬆,每天睜開眼睛就要考慮錢的事情,在這裡有付不完的房租,加不完的班,稍微不努力你就得捲鋪蓋走人。想拿到這個城市的高薪,肯定付出的就會很多,付出的同時也就增長了自己的能力和見識,所以,如果您還年輕著,想讓自己後面能更自由點,我建議您選擇高薪的工作,能勝任高薪的工作您會學到更多的東西,這些知識和能力會伴隨您的一生。

我當年很多同學都是留在家鄉縣城的,其中很多同學還都是當年的學霸,他們有的大學畢業選擇了在家鄉當公務員。可能在很多人眼裡,認為他們工作輕鬆,而且每月都有旱澇保收的工資,每天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逍遙日子。其實跟他們聊天下來,他們都嫌自己的工資低,最關鍵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是不自由的,即使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敢輕易離職,只能抱著不感興趣的職業混一輩子。他們內心還羨慕那些遠離家鄉的打工者。

如果你不再年輕,我是建議選擇在家鄉的四千月薪。

如果一個小縣城的話,能拿到四千月薪,可能不算很高,但養家餬口還是綽綽有餘的。雖然說現在很多四無線城市的基本生活開支都超過一二線,但最起碼省去了一二線那高昂的房租。而且年紀不輕的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大人小孩都需要人陪伴。就算出門能多掙了那幾千元,因為家庭原因也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當然我的建議也僅供參考。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有衡量下自身的條件,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不過無論您做出何種選擇,都請記住錢多錢少,幸福就好。不要把掙錢的多少跟自己的幸福指數掛鉤。

我是裁縫方師傅,無論您是在家鄉打拼,還是在異鄉漂泊,希望我的分享都能給您帶來幫助!


裁縫方師傅


如果家裡沒礦,生活需要靠自己打拼的,前期必須要選千里之外10000元月薪的工作,不然你和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直到失去信心。

家鄉工作4000一個月,就算你生活再怎麼節省,用掉3000元,一個月頂多存1000元錢,再碰上幾次人情和過年的費用,一年能存10000元,算是非常有能耐了。

外地工作10000一個月,除了多了個住宿費,其他開支基本一樣。為了未來,吃苦在前,找個1000以內的單間,或者和別人合租。這樣的話一個月能存6000,除去人情和過年費用,一年起碼能存60000元以上。

說白了,雖然外地工作一年,工資只是家鄉工作的2.5倍,但是一年多出來的錢卻是6倍以上。相當於你在外地幹1年存的錢,抵得上在家鄉幹6年效果。

你說是不是起碼先在外地幹個3年,存個相當於在家鄉需要幹20來年才能存下的錢,再考慮回家鄉還是繼續在外地工作才更有意義?

況且10000月薪的工作,對你自身成長帶來的影響,根本不是4000月薪的工作所能企及的。而且很多時候,往往是這些無形的資產,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速度和高度。

總之,需要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人,前期肯定是要吃更多的苦、比別人付出的更多。別抱有任何又能大把賺錢,又能安逸生活的想法。時間不等人,差距一旦拉開,只會越拉越大。所以,再苦再累,前期也要咬緊牙關選外地10000月薪的工作。


磐石底座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選,關鍵就是看你目前的情況。

不管是在家鄉,還是在千里之外,你只需要考慮日常的三個因素,就能判斷了。

吃、住、行。

職場上,吃住行三個問題,基本上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開銷了。

打個比方,你在家鄉工作,自己有房子,出行距離步行五分鐘,吃飯的問題基本上就自己回家做飯。那麼你月薪4000元的工資就還不錯。

而在千里之外,月薪10000元,說明至少是在一個比較發達的城市。那麼租房子需要多少?車旅費需要多少?每天在外面吃或者喊外賣又需要多少?

算一筆賬就能清楚知道到底哪個工資更有結餘了。

當然了,這只是算的一筆實在賬。

除了衣食住行的問題,應該還要考慮發展前景的問題。

因為不清楚你的家鄉具體在什麼地方,也不清楚你所說的兩個工作是什麼崗位、什麼職業、什麼行業,所以對於發展前景的問題不好幫你做判斷。

但是從大環境角度考慮,發達城市應該來說發展前景,結識的圈子等等都會好很多。

不過,現在隨著政策的支持,在家鄉工作發展前景也是相當不錯的。

然而還是那句話,你什麼工作,什麼行業,什麼崗位都不清楚,就不好細說了。


職場大俠知陽


必須選10000塊的話,10000都應該為你提供一個不錯的生活條件,如果省點錢,還可以把4000寄回家鄉了!如果自己儲錢,工作它幾年能儲到一定資金,之後再做打算!如果你選擇了4000塊,可能你的生活就這樣定格了,因為在10000跟4000的選擇,遠了4000就是但求安穩的心態,應該以後都沒有什麼追求了!

如果是我,我會選10000塊的!


ryan


月薪4000*6000是留在家彡還是出外,有很多因素。如果是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對外面的世界好奇啊,再加上沒有什麼責任,父母還年輕,自己也沒孩子,所以嚮往外面的世界!

而中年人就不同了,上老下小,夫妻分離,所以不是生活所迫,大多選擇留在家鄉!

錢多錢少只是一方面,問題是很多人留在家鄉根本掙不到錢,所以現在外出的還是很多!


風亂了髮型84130583


給外面跑業務了七年,反正是房子,車,弄齊了,還稍有存款,兒子生下來,回家鄉工作,四線城市,一月4700左右,年底還有幾個月的年終獎,打算等兒子三歲上幼兒園了,再考慮繼續出去吧,反正兩頭,總得有一頭吧。三歲前,打算給家陪孩子,目前第二年了


珂樂1986


這兩個我都體驗過,深圳與老家,去年剛從深圳回老家。給你個建議,房子,妻子,車子湊齊了,回家來可以,不然不建議回,老家鄉鎮發展平臺,提升空間比較侷限,當然如今社會老家社會關係網比較廣得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