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什么?明朝那会儿就在景区收门票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门旅游也成了新的消费项目。各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到处是人山人海,国内国外,概莫能外。大家在痛苦且快乐的旅游过程中,总有着一个相同的抱怨,那就是门票和相关项目消费的价格问题。

什么?明朝那会儿就在景区收门票了

有好事者做过相关统计,如果游完一本《徐霞客游记》,光门票大概就要上万块,在加上各种景区内的小门票和相关消费项目,要达到五万左右。而且门票价格也是逐年上涨,因为门票问题,广大群众也唉声载道,网上吐槽门票的声音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很多人便开始怀念起古代不收门票的时代,各种关于门票批评的声音甚嚣其上。

具公开的记录,近代旅游景点开始收门票是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袁学澜《苏台揽胜词》:春日游吴中诸家园林诗并序,因前往观花的人太多了,魏家规定,分特证牌(黄底黑字)和公证牌(白底黑字)二种。牌的正面竖写“博物苑观览证”字样,士女杂逻,罗绮如云,或因或创,穷汰极侈。

什么?明朝那会儿就在景区收门票了

那么有没有更早的记录呢?答案是肯定的。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载:“己巳,致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关于门票的记录了。张岱去曲阜游览孔庙,要买门票才可以进去。看来古人也没有免门票服务。无独有偶,张潮的《虞初新志》中收录的孙嘉淦所著《南游记》也有相关的记载:“次早欲上,土人云不可。山顶有娘娘庙,领官票而后得入。票银人二钱,曰口税。”说是孙嘉淦想登泰山,结果当地人告诉他,要先买门票才行,票价两钱,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在0.4-1块钱之间的价格。是不是很便宜,上个泰山门票不到一块钱。综上所述,说明起码在明朝,已经有了系统完备的门票收取规定了。

什么?明朝那会儿就在景区收门票了

另外困扰广大游客的不光是门票,还有景点造假的问题,比如很出名的西安假兵马俑,华西村里的世界著名建筑,天津“庄王府”,等等等等诸如此类,那么古代有没有造假的现象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回到张岱的《陶庵梦忆》,他进了孔庙就发现了一个大BUG:宫墙上游楼耸出,匾曰:梁山泊祝英台读书处。先让我笑一会儿,原来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在孔庙里读的书啊。古代景点造假的地方还不单单如此,比如什么“子在川上处”,“孔子小天下处”,等等等等。看来靠牵强附会吸引眼球的手段,古人那叫一个门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