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世界沒有你想象的美好

世界沒有你想象的美好

手機

《手機2》未拍已火,這是劉震雲和馮小剛也許沒想到的,也許本來就在設計範圍內。因為第一部《手機》被影射而躺槍的崔永元因為聽說原班劇組再度重逢計劃開拍第二部,尤其主筆依然是劉震雲後拍案而起,怒髮衝冠,一種剛剛結癤的傷疤被人生生再次揭開的痛楚讓崔永元有些怒不可遏,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一向冷靜並注重邏輯的他也顯的語無倫次,口不擇言,凡是與此事有瓜葛甚至僅僅是因為有親屬關係的人都成為攻擊對象,因此有了後面向劉震雲女兒、范冰冰和徐帆等人道歉並表示對他們作為演員的尊重等等前後矛盾的表達。可見《手機》給崔永元生活帶來的傷害和陰影,很多外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但崔永元畢竟還是那個崔永元,在網絡的滾滾洪流中,短暫的慌亂之後還是恢復其本來的性情。雖然正如其所言,事件的發展超出了其預期,也許最後的結果也與其發起攻擊的本來願望相去甚遠,人們可能並不關心《手機2》是不是會再次對其造成傷害,甚至會期待早點上映,一睹為快。而因為合同的意外曝光,引起工商稅務部門的重視,由此影響本來完全沒有參與《手機》拍攝的影視圈內其他大腕受傷倒可能是崔永元無法控制的事件最終結局(又一個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和其正死亡的生活實例)。至於影片的最終拍攝可能是崔永元和網友們都無法決定的,這是市場和現實。

崔永元也許有我們不瞭解的馮小剛和劉震雲,但我更願意相信其實馮小剛和劉震雲可能確實有卑鄙的事情和做法,至於是不是就此結論其為渣子我覺得倒還未必,作為中國當代頗為成功的大導演與知名作家,他們的作品的成功首先在於抓住了廣大群眾的需求,否則影院的觀眾用腳買來的票房不可能有如此結果,他們的成功在於他們敏銳的洞察了市場的需求、生活的需要和現實的渴望,並運用群眾喜歡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也許背後有著種種內幕和操作,商業上各種算計和謀劃,這都不能否認其作品的成功。他們提供的產品也許就像可樂和漢堡,根本算不上大餐,稱不上經典,只是商業上的快消品,在人們沉悶、緊張甚至壓抑的狀態下讓人們在嬉笑怒罵中暫時忘卻煩惱,也算是娛樂初衷吧。

崔永元炮轟《手機》一則因為自己前面全程參與了影片策劃和指導,而影片上映卻既沒有提前告知也沒有事後感謝,二則影片上映後帶來的影響也是崔永元意料未及的,自己沒有因此受益反倒成了唯一受到傷害的人,人們完全把主角與其對號入座,好事者因此懷疑其道德操守。這兩點都是崔永元無法接受的,尤其後者,因此此次怒不可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馮小剛們被炮轟也是咎由自取,本來劇本就有崔永元全程參與策劃,事後如何能過河拆橋,他沒能參演至少應該作為顧問或者編劇之一參與商業運作和分成,影片上映後對崔永元造成實質影響以後應該及時闢謠並澄清劇本創作與崔永元本人生活沒有關係,甚至公佈崔永元本人如何參與編劇的過程以解其惑,也不至於讓崔永元長期受這件事情的騷擾和煩惱。

事情的發生總是有其原因,有昨日之種種因緣必然才會有今日之種種結果。網絡輿論滔滔,我們應該看到其背後起因並透過表象看到生活的本質。社會生活從來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也從來沒有我們所說的那麼不堪,生活就是生活,他永遠就那樣,自從人類走出蠻荒開始了商品交換之後,人們就再也沒有公有氏族生活的大公無私了,趨利避害和個人利益最大化是商品社會的必然結果和選擇,我們只能最大化的努力去彌補因此可能給彼此帶來的傷害,而用道德、法律、習俗等等精神文化產物去限制和約束這種本能的衝動和訴求,以求達到社會的和諧、公平和正義。兩個方面始終是對立統一、螺旋發展的,有時候可能風清氣正,國泰民安,有時候可能民不聊生、道德淪陷甚至生靈塗炭,但即便如此生活每一刻都不會缺少美好,也不會沒有邪惡,生逢其世,我們只能儘量潔身自好,我們不能要求別人甚至有時我們都無法要求我們自己保持善良和堅持正義,在商品社會里我們不僅要生存,還需要交換,需要獲得除了生存之外的很多東西,身份、低位、財富、名聲、房子、車子等等,為了交換,每個人都竭盡所能去滿足別人來獲得自己需要的,這就是一切的根源,我們沒法選擇,沒法迴避交換,尤其生活在大城市,我們不肯能自給自足,與世隔絕,我們工作的目的就是交換,用我們的勞動去交換、用我們的智慧去交換、用我們的財富去交換等等如此而已。當然我們有理由發對有些不合道德、不合法律甚至不適合我們自己的交換。由此你能說劉震雲、馮小剛們為了金錢有些謀略,使些手段就是渣子麼?如果他們的行為有觸犯法律的自有法治機關來懲處,但不能因為他的作品可能傷害到了崔永元的個人生活我們就否定其作品的成功甚至個人的操守。崔永元說他曾經多麼的善良單純,而現實社會是如此的齷齪不堪,我覺得如果有,那也是崔永元因為自己的需要而做的特定時期的評價,生活從來沒有他想象的那般美好,也從來都沒有他說的那般不堪,生活一直都是這樣,不會因為哪一個人哪一件事而改變。現在的崔永元也許是感受到了生活的現實,但我覺得這不應該妨礙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好的壞的隨時都有,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和處理。崔永元現在像個鬥士,勇於揭露社會的黑暗面,勇於挑戰社會的潛規則,我覺得這很好,我們的社會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鬥士,才能讓法律、道德、文化得以發揚和聲張,讓原來出於本能的原始的佔有與攫取行為有所收斂、有所畏忌,這在每一個時期都會有,都是社會所需要的。就像新聞聯播的內容總是讓我們看到生活的美好,而焦點訪談、法制時間等總是讓我們看到社會的問題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新聞聯播就說央媒總給我們洗腦,讓我們生活在夢中,其實都是現實的一部分,只不過從新聞聯播裡你僅僅只看到了美好,從焦點訪談等反應問題的節目中你會看到的問題,但如果你只分開看一個或者一部分節目由此判斷其傾向你得出的結果當然會是片面的。

生活就是生活,美好和黑暗並存,每一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每一個時代都是最壞的時代。我們在歷史的滾滾浪潮中,如何能獨善其身,如何能孤芳自賞?選擇包容並蓄、直面現實並儘量擁抱善良和正義是我們的不二選擇。生活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我們每個人都是邪惡和善良共生的混合體,崔永元、馮小剛和劉震雲有何嘗不是如此,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我們儘量去做好人,也儘量去看人好的一面,這對自己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