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歷史上關於皇子爭奪皇位的記載數不勝數,相關的影視劇資料也多如牛毛,前幾年由吳奇隆、劉詩詩主演的影視劇《步步驚心》就是圍繞“九子奪嫡”的歷史改編而來的,皇子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讓不少觀眾都大跌眼鏡。藝術來源於生活,真實的宮鬥史其實比影視劇更加殘酷,

在這段歷史中誕生了中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兩立兩廢”的太子,他用他的一生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康熙一生中共有35子20女,因為清朝前期奉行“有德者即登大位”,而不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是“有德”這是一個軟性的標準,在生活中不好定奪,才使得各皇子為爭奪皇位而無所不用其極。在整個康熙王朝中,二皇子胤(ying四聲)礽(reng二聲)的兩起兩落也是最為精彩的。胤礽其實是皇次子,他的母親是皇后且年紀輕輕就死了,康熙與胤礽之母感情特別好,為了讓她安心離去,康熙滿足了她最後的願望,決定立其子胤礽為皇太子,這時的胤礽年僅一歲。事實上,胤礽在皇室中有著很深的背景,他的外祖父是領侍衛內大臣,外叔公是大學士、當朝宰相,即索額圖。可見為他撐腰的都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而他一旦順利登基也可以為他周圍的親人帶來更大的利益和保護,所以這些人不遺餘力地給胤礽出謀劃策,圍繞他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就是我們說的“太子黨”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其實,在最初之時,康熙也是真的非常喜歡這個小太子的,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一起在宮中生活,他親自照看這個幼小地孩子,還特意為他在暢春園之西修了一座小園林,賞他居住,連出巡時也帶他左右。隨著胤礽逐漸長大之後,安逸的生活使身為太子的胤礽在溫室的胚胎中滋養出享樂奢侈之氣和惰性,因為他所處的地位優越,於是更加放縱任性,胤礽為所欲為的心理忽略了康熙那一雙犀利而又挑剔的眼睛!

胤礽與康熙之間首次出現矛盾是在康熙親征噶爾丹之時。當初為了安撫噶爾丹,康熙不惜把自己的女兒遠嫁他鄉,不想還是沒有壓住噶爾丹的野心,不得已親自討伐自己的女婿跟女兒,康熙是一個十分重視親情的人,這樣的遭遇讓他十分悲痛,在他身邊的太子胤礽卻表現的無動於衷,使康熙大為傷心,認為胤礽完全不念親情,這讓康熙十分失望還有一次康熙出巡塞外的時候帶上自己的小兒子礽祉(zhi三聲),因為氣候惡劣,礽祉途中暴斃,老來喪子使他悲痛欲絕,身為太子的胤礽卻漠不關心,由此使得康熙多胤礽失望之至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其實,在康熙對胤礽審視的同時,胤礽對父親的一舉一動也在揣摩觀察,甚至派出自己的親信在夜間偷偷到康熙門前窺視動靜,不巧消息走漏,康熙大為震怒,隨後召集所有大臣,痛罵這個無情無義的太子,並將其囚禁在上駟院側,還將廢太子之事昭告天下。可是,多方利益的牽制之下引一處而動全身,廢太子的高潮還未退下,三皇子就將大皇子當場揭發,聲稱大皇子是一個心性歹毒的小人,是因為他在暗中用巫術操控太子,康熙震驚之餘連忙派人搜查大皇子住所,果然發現了貓膩,康熙心痛無比,沒想帶自己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竟然相互算計到這種地步,並

將大皇子幽禁在高牆之內,順其自然的復立胤礽為太子。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可惜的是胤礽並不理解康熙的用心良苦,依然不明事理、驕奢狂暴,被廢的餘驚未平,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太子位並不是堅不可摧。那些被迫散去的太子黨又被他重新召集起來。當時,康熙已經六十有餘,四爺黨和八爺黨更是虎視眈眈,胤礽對權力的渴望已經完全矇蔽了他的心,甚至不顧親情,打起了逼宮的注意。胤礽的一舉一動早已在康熙的監視之中,對於胤礽的不知悔改,康熙已經感到徹底的失望,

於是將太子黨分別譴責、幽禁、絞殺,胤礽也不得不再次品嚐被廢的滋味,被囚禁在鹹安宮內。

唯一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向你詮釋了什麼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康熙死後,四阿哥胤禛登基,兩立兩廢的胤礽被遷至祁縣鄭家莊,並以重兵把守。雍正二年十二月,胤礽病死在住所,時年51歲,他終極一生也沒作完的皇帝夢隨之消殞。胤礽本是佔盡爭奪皇位的天時地利人和,最後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印證了那句“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探討交流與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