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Find X 歸來了,OPPO 副總裁吳強說:“這是一臺具有未來氣息的旗艦手機。”

今天,OPPO在北京798藝術區79罐正式發佈了未來旗艦OPPO Find X,這也是繼6月19日的巴黎盧浮宮海外發佈會後,OPPOFind X在國內的首次正式亮相。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X代表未知,更代表無限的可能,X的交叉象徵著OPPO科技與美的完美交融。全新一代Find將帶著 X的名號出發,承載著OPPO不斷探索的“DNA”,追尋科技與藝術的統一。

一、暌違四年,OPPO Find X背後的行業思考

2018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依然處在增量市場如雪糕一般“融化”的頹勢之中。

行業增速放緩,馬太效應增強,進入到巨頭博弈時代。

據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4%,尤其是第四季度出貨量僅1.13億部,與上年同期相比,跌幅達14%。同時,品牌格局也由倒三角向“T”型格局演變,馬太效應下,強者恆強,競爭已成為巨頭的遊戲。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據IDC統計報告顯示,華為、OPPO、vivo已然成為2018Q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當仁不讓的強者。今年第一季度,華為佔據23.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OPPO位居次席,市場份額18.5%;vivo第三位,市場份額16%。小米和蘋果排在第四和第五,出貨市場份額是14.8%和10.9%。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就此看來,對於已經走入全球前列的國產手機而言,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已經成為自己。

當市場進入瓶頸期,各大手機品牌步入同質化的競爭後,企業若想要超越,或更快取得進步,就要學會自己與自己“較勁”,只有突破自己,才能獲得更多的創新可能。而如今,已位列第一梯隊的華為、OPPO、vivo等企業亦是深諳此道,不斷創新產品,力求突破。

譬如:

  • 華為此前推出P20,聚焦人工智能和卓越的拍照能力進行發力;
  • vivo推出X21屏下指紋手機,不斷從黑科技創新和年輕時尚兩個維度觸達用戶群體;
  • OPPO四年磨一劍,推出Find X,向大眾詮釋設計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在今天這樣一個C2B的時代中,手機的突圍逐漸轉向產品力的角逐,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思維顯得愈發重要,以四年匠心打磨,王者歸來的OPPO最新款產品Find X為例,其正是在詮釋這樣的理念。

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Find X打造手機中的藝術品

Find系列毋庸置疑是OPPO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每一代Find都在挑戰“不可能”,而且,它們最終均以超越時代的表現引領著行業的發展。

再回首OPPO Find系列的那些年,大部分成果都成為智能手機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2012年,OPPO Finder成為全球最薄的手機,憑藉6.65mm機身引領智能手機超薄化發展,直到今天,“薄”仍然是整個產業追求的方向之一;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2014年,OPPOFind 7採用自主研發的VOOC閃充技術,那句經典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不僅作為廣告語家喻戶曉,更是將“快速充電”概念深入人心。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今天,蟄伏四年後,Find X延續了OPPO“探索極致”的意志,為大家揭示了“未來手機”的新可能。

其實在OPPO的產品理念中,手機不應該僅僅是從冷冰冰的生產線上誕生的工業化產品,而是要能體現極致美感和完美體驗的藝術品。從這次新品Find X的幾個亮點看:

1、真全面屏、正反無孔、渾然天成的視覺效果

Find X採用COP 封裝技術,使屏佔比高達93.8%,領跑全行業,同時,OPPO Find X也憑藉3.4mm的成績成為下邊框最窄的安卓手機。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建築設計師高迪認為“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鑑於此,OPPO借上帝之手,畫下了Find X的曲線。

通過機身3D+2.5D多弧度疊加,其讓Find X不僅正面兩側是3D曲面,四周邊緣也做了2.5D處理,最終打造出符合人體工學的飽滿手感。

達芬奇曾言,簡約是最極致的複雜。OPPO首創“雙軌潛望結構”做到了機身正反無孔、渾然一體的效果。其創造性將前後攝像頭及大多數傳感器隱藏在手機內部,可以想象為機身中內置了一個“滑蓋”,將“零碎”全部收入其中。用OPPO的話來說就是,美高於一切,科技只有在被需要的時候出現。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敲黑板:OPPO在這個“滑蓋”上煞費苦心,想了很多方法保障其使用體驗和壽命。畢竟集成相機和人臉識別的“雙軌”若慢吞吞升起,又慢吞吞回去,那對用戶體驗將是毀滅性的傷害。所以在馬達速度和噪音上,OPPO都精益求精。此外,OPPO還為其設置變速滑動過程,減小模塊撞擊力度,保障機械結構壽命;同時,設置跌落自動收回機制,保障用戶在模塊升起狀態下,遇到跌落情況時的安全性。

2、3D結構光人臉識別,不僅安全性超指紋20倍,更再一次定義美顏

安全性上,OPPO化不可能為可能,成為安卓首個刷臉支付手機。3D結構光通過在人臉投射15,000個識別點,給用戶面部構建精細完整的3D模型,能更精確地識別用戶生物特徵,錯誤識別率僅百萬分之一,遠勝指紋的五萬分之一。

美顏上,其所構建的臉部3D模型,將讓AI美顏效果更精細。相比2D平面分析面部特徵,3D結構光帶來的15,000個識別點,無疑能為用戶建立更精細的臉部模型,再利用AI技術進行智能分析,比如臉部的立體輪廓、鼻型、眼睛的深淺等,並自動給出相關美化建議,最終呈現更加精細化的美顏效果。

OPPO始終堅守“本分”的文化,在外界的壓力和誘惑下保持平常心,正如今天的Find X,雖四年久別重逢,但終迴歸至美至簡。

三、未來之路

儘管OPPO四年間沒出 Find 系列,但是這四年間,其對技術的佈局從未停滯過。

今天,產品創新仍是行業的突圍核心,以OPPO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不斷加註技術研發,以技術驅動創新的品牌新形象呼之欲出。

這次Find X帶來如此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創新,其實是源自於OPPO在“冰河之下”,對技術的持續投入。

基於對行業現狀和未來破局點的深入洞察,OPPO一直非常重視自身專利的積累,積極在中、美、日、印度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專利佈局;併成立全球6大研究所,在軟 件、硬件及標準三大領域展開前沿技術探索;實力引領“中國智造”發展之路。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在皓哥看來,對新技術如此長期佈局,才能在需求與技術爆發的時代,落地出真正被用戶所喜愛的產品,而這次,Find X在工業設計和產品上的亮點,無疑是OPPO深耕技術後的碩果。長遠來看,智能手機的未來變局仍將在科技創新上,誰能駕馭“務實”的新科技,創造更佳的用戶體驗,誰就有機會成為下一波紅利的收割者。

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應是洞察用戶需求,結合技術創新,落地到用戶的核心功能上。

有公開數據顯示,僅2016一年,全世界網絡上傳播的照片就達11000億張。用戶越來越愛拍照,對手機拍攝功能需求日漸旺盛。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而主打拍照的OPPO,並因地制宜實現差異化。這次的3D結構光,無疑是OPPO在這一“世界級”的用戶核心功能上,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終,站在行業格局高度看, OPPO未嘗不是代表了國產手機崛起和創新的里程碑。

十年前,iPhone橫空出世,以革命性的觸屏體驗和流暢的iOS系統,定義劃時代的智能手機品類,國產手機品牌更多是跟隨者。

十年後,以OPPO為代表的中國國產機紛紛崛起,其創新突破及對用戶的洞察絲毫不減。此次,OPPO Find X的到來,將科技與工業藝術之美相結合,帶來真正意義上不被想象力所限制的作品。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如今,中國手機品牌已屹立於山峰之巔,展示出無法令世界品牌忽視的耀眼光芒。

四、結語

今天,Find X跳出設計“框框”,成為指向“未來手機”的匠心精神作品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國產品牌在產品創新上仍會繼續與時俱進,甚至引領行業風向,不僅是OPPO,更多國產手機,都將帶給我們值得期待的作品。

暌違四年,它用科技與美的融合,詮釋“未來手機”的模樣

撰文 | 錢皓,孫欣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