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江蘇產研院打通成果轉化“中梗阻”

□ 本報記者 李鐵 代玲玲

孵化創新型企業490多家,集聚高端研發人才6000多人,轉化技術成果2630多項,實現研發產業產值200多億元……成立不到5年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如何將一株株科技成果之苗培育成參天大樹?7月8日,記者走進這塊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苗圃”一探究竟。

改革慢不得也急不得

走進江蘇產研院一樓展廳,擺放著一臺由南京牧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多普勒測風激光雷達。這臺設備能夠通過激光掃描,在1秒鐘內對數公里範圍內的風速、風向、切變、湍流等信息進行實時測量。

這本是一家研究所的原型機,在所裡放了好幾年無人問津。江蘇產研院下設的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以300萬元的價格買斷原始技術所有權,並進行產業化開發。目前,該產品已進入批量產業化階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此孵化成立的牧鐳科技公司估值達3億元。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背後是江蘇產業轉型的迫切要求。江蘇產研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鬍義東介紹,通過調研發現,高校院所擁有大量科研成果,但不願意轉化;廣大中小企業非常願意轉化,但實力不足。正是立足解決這個“中梗阻”,產研院應時而生。

江蘇省科技廳法規處處長劉波介紹,很多省市這些年也在探索改革路徑,但主要是對原有科研院所的整合,江蘇的思路是建立全新的機構,輕裝上陣。“進行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這項工作慢不得。”

在強調“慢不得”的同時,江蘇省主要領導在不同場合反覆講“急不得”。從2011年動議到2013年建設,江蘇省花了整整兩年時間進行方案調研。“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全方位變革,設計稍不周密就可能前功盡棄。”劉波說。經反覆與科技界人士座談,有關人員還專門到德國、美國、臺灣學習,最終決定綜合弗勞恩霍夫協會的機制、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的項目組織方式、臺灣工研院的理事會管理模式。劉波稱,“江蘇對此做好了長期準備,寬容短期內沒有成果,要做好5到10年長週期的準備。”

將研發作為產業來打造

產研院秉持的工作原則是:將研發作為產業來打造,將技術作為商品來推銷。這一全新的運行模式,需要從宏觀層面和頂層設計上取得突破,改革壓力不小。

產研院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理事長由副省長擔任,理事由科技廳、發改委、財政廳以及企業、高校組成,理事會會議召開每年不少於兩次。對這麼高的配置,劉波解釋,產研院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但涉及到全局性改革。

是否對科技成果擁有權益,是制約科技人員積極性的核心問題,其改革涉及到教育廳、財政廳、紀委等十個部門。“每一道程序都是一個關卡,理事會將相關廳局納入進來,在會上就把問題解決,否則一家家部門跑下來,怎麼保證改革的效率?”劉波說。

2015年,為支持產研院改革,江蘇省出臺“創新十條”,在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使用範圍、管理方式近十個方面都有較大突破。胡義東說,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突破了“國家不低於50%”的限制,可以根據實際自行設置。

2016年,江蘇省出臺了科技創新“40條政策”,有一條就是為江蘇產研院“量身定製”,賦予產研院經費使用、成果處置、人員聘用、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權。

不找項目找人才

知名學者唐文新不久前被江蘇省產研院聘請為“項目經理”,

發掘適宜在江蘇落地的科研成果。“不是先找項目,而是先確定人,由他組建團隊,探索產業方向。”激光研究院綜合管理部部長鄭新友說,這就是產研院的項目經理制。產研院在全球範圍內引進項目經理,政府只把住兩個關:領銜的項目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規律,是否符合江蘇的產業發展大方向。

項目經理的潛力是巨大的。激光研究院在項目經理的帶動下,從上海科研機構買進激光技術,在南京進行成果轉化。2013年激光產業還是零的南京,如今已聚集60多家激光企業,去年年產值超過6億元,新的激光產業園已經在規劃中。

除了項目經理制,產研院還探索出一所兩制、股權激勵、合同科研,出發點都是要有利於提高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江蘇省對產研院的財政支持是巨大的。2014-2017年,省財政廳共安排產研院專項資金12億多元,並在年初一次性撥給。產研院對下設院所的考核,不是看研究所論文、專利的數量,而是對橫向合同科研、縱向科研、衍生孵化企業等進行綜合績效考評,考核優秀者給予豐厚獎勵。2017年,在研究所考核中激光研究院列第三名,獲得1400萬元的運行費。

各個專業研究院(所)對科研、轉化人員的考核也是靈活的。“論文、年齡、學歷、職稱,我們都不看,按勞分配、上不封頂,大家自然願意幹。”鄭新友介紹,成果轉化利潤提成,技術團隊佔70%,院所還鼓勵科研人員孵化成立公司,團隊股權不少於30%,做到絕對控股。激光研究院目前已培育孵化40多家衍生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