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這是一片投資創業的沃土,南京江北新區行政辦公樓坐落於此,這裡不僅有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還有城市綠肺、天然氧吧——龍王山,這裡就是被譽為“金陵葡萄第一村”的盤城街道。

走進盤城,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街道,美觀大方的文化牆,各種景觀樹錯落有致、綠意盎然,一條條蜿蜒的小河宛如藍色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花紅柳綠、果蔬鮮美的微田園,映襯著一座座紅瓦白牆的新民居……一個生態宜居的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正在崛起。

“街道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新區發展定位和產業體系,以敢為人先的魄力和服務大局的擔當,解放思想創新實幹,以‘徵地拆遷、美麗鄉村、和諧盤城’三大主題為抓手,持續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盤城街道黨工委書記俞曉飛表示,目前,盤城天時、地利、人和處在最佳發展期。


黨建引領 把實幹進行到底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近年來,盤城街道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理念為基礎,豐富黨建工作內涵。街道主要領導帶隊,逐一走訪駐區大單位,瞭解黨建工作開展情況,亮出“需求”“服務”兩張清單,共謀黨建發展。通過召開聯席會議、推行項目化運作等方式,強化資源整合利用。重點突出加強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共建合作,擬定“校街共建、同創一流”的合作目標,從黨建共建、人才共建、文教共建、環境共建、院社共建等五方面開展共駐共建,提升街道基層黨組織服務力。

“服務群眾”,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鮮明主題、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在對各社區黨員活動室進行改造設計過程中,結合街道美麗鄉村建設,對黨員群眾活動集中的戶外休閒廣場、林園綠化區域進行科學規劃,打造黨性教育基地突出黨建元素,打牢紅色印記。在盤城新居、盤龍山莊、裕民家園等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協調整合空間資源,打造黨群服務中心辦公服務用房,並在服務功能設置上下功夫,使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更加接地氣、聚民心,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居民之家”。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老黨員黨性觀念強、對黨組織的認同感高的特點,建立“草根講堂”,提升黨員參與黨課學習的積極性。針對年輕黨員思維活躍、眼界開闊的優勢,廣泛開展“我為盤城發展獻一策”活動,讓更多年輕黨員參與街道各項工作。


溫情拆遷

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近年來,街道首當其衝將徵收拆遷工作作為發展第一要務,把拆除影響市容市貌的建築和基礎設施滯後的老樓,作為拓展城市發展的新機遇,真正做到拆除一處,建設一處,處處為民。

拆遷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然而,盤城街道為了加快城市化進程,通過幾年來的徵地拆遷工作經驗,逐步摸索出一套“陽光、公正、和諧”的工作理念和操作模式,讓越來越多的拆遷戶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

在盤城街道,這裡既有重點推進項目“掛圖作戰”,也有街道領導包案制。對新開項目做實做細前期準備工作,加大入戶走訪摸排力度,建立一戶一檔。在徵遷過程中,街道還主動直面問題,最大程度地考慮老百姓的難處——拆遷戶白天不在家,街道工作人員就在晚上上門;拆遷戶找不到過渡房,他們就積極幫忙聯繫租房……這些極大地拉近了距離,讓一些原先拒絕談判的居民紛紛主動在拆遷協議書上簽字。

在拆遷現場的公示圖前,不時有居民來這裡。他們看得仔細,也看得放心——除了在拆遷項目啟動前將前期手續、政策文件、補償安置方案等資料在拆遷區域內公示,在項目獎勵期內,街道還將每天所籤的協議中諸如拆遷戶姓名、所籤面積、補償金額等群眾最關心的內容在拆遷現場公示,接受所有涉拆居民的監督。拆遷居民王龍明說,“這樣的拆遷非常透明,我們老百姓看了之後就非常相信政府”。

據瞭解,自2009年以來,盤城街道共啟動拆遷地項目32個,共涉及居民近7000戶,工企100餘家,為新區騰出了湯盤路以東、江北大道以西、群英河以南約2萬畝發展空間,為保障新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葡萄為媒”

打造多功能“城市會客廳”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這個季節,盤城的葡萄熟了。8月初,一場由江北新區主辦、盤城街道承辦的“2018年南京江北新區(盤城)第二屆葡萄採摘文化節”的饕餮盛宴將開啟帷幕,屆時,為廣大市民提供葡萄採摘、農家美食、娛樂休閒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活動。

丁有根是盤城街道葡萄專業合作社的成員,像他這樣的成員有550戶,從事葡萄種植和銷售。“提到‘金陵葡萄第一村’,很多人開車從南京趕來摘葡萄”,對於今年的葡萄節,丁有根們充滿了信心。

盤城是南京市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同時作為新區直管區唯一農業主導型街道,為積極構建“旅遊+”特色品牌,街道充分發揮了以“葡萄為媒、旅遊搭臺、經濟唱戲”的一連串的“葡萄效應”,4月份,就開始謀劃部署,加快旅遊招商招商步伐,為這場“文化盛宴”做好充分準備。

2016年,盤城街道在葡萄園核心區建設葡萄莊園遊客服務中心,總佔地面積約30畝,功能佈局分別為遊客中心、辦公樓、客房、葡萄酒莊及餐飲等,目前籌備就緒,將以嶄新面貌喜迎八方來客。

依託遊客服務中心,盤城街道將精心打造集住、吃、喝、玩、樂、購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小鎮。在這個休閒度假和文化藝術、休閒農業、養生養老於一體的文旅生活小鎮,盤城山景人文、歷史文化和特色民宿相融合。依託新區直管區文旅發展的政策優勢和底蘊深厚的歷史人文優勢,不斷提升盤城旅遊的獨特吸引力,把盤城建設成為“面向世界、國內一流、長三角知名”的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

“目前進出葡萄園道路較為狹窄,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為此,盤城街道著手規劃建設一條盤城旅遊大道,從龍王山風景區通往盤城葡萄園,同時將萬家壩路西延至滁河風光帶,帶動旅遊資源的整合串聯。屆時,從落橋社區中營組出發,途經大地景觀、特色民宿、王家古渡、金水灣農業生態園、滁河風光帶,最終到達盤城葡萄莊園,形成一條風景旅遊觀光帶。

近年來,盤城街道圍繞“水、路、田、村、遊”五元素,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打造盤城葡萄莊園,並輻射建設渡橋社區王家渡組、雙城社區許家大營組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以葡萄為農業主題,結合酒文化、古滁河渡口文化,充分發揮盤城農業產業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發展大都市近郊休閒農業。此外,還重點打造了“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落橋社區、全市最大的葡萄種植基地——萬畝盤城葡萄園等一批休閒農業品牌,一個生態宜居的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正應運而生。


城市治理

讓居民共建共享

新江北、新徵程|盤城街道 緊扣“創新”和“品質” 打造江北新區“城市會客廳”

盤城街道行政區域面積大,人口多,如何管好這個“大盤子”?盤城街道有自己的回答——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多辦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近年來,盤城街道加強制度建設,落實安民舉措。在具體實踐中完善制度,做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制定完善崗位職責,全面推行一站服務、全程代理、限時辦結機制,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以社會綜合治理為例,盤城街道強化統籌推進和一抓到底的責任落實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凝聚民心民智,激發社會活力,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在責任範圍分片包乾管理方面,盤城街道將轄區主次幹道、公共場所等作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力清理城區環境亂象,並且將每條路段劃片包段、責任到人。在相關路段,從早上6點持續到夜間12點,都有路段隊員與機動巡查隊員各司其職,使一些玩“捉迷藏”的違規違章人員無隙可乘,以此實現盤城街道的“無縫隙管理”。

同時,盤城街道還有這樣一張電子地圖,通過網格編號、GIS地圖標註等方式,這張電子地圖如同“一張大網”,實現網格地理信息數字化可視化。通過街道同時推進的多網合一,最大限度將轄區內人、地、事、物、組織,以及城市管理、社會救助、民生保障等各類網格整合至“一張大網”中,實現“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網格”。

在網格中活躍的,除了各類網格化服務,還有一支由物業單位、群眾團隊、志願者等多元社會力量構成的協同治理隊伍,並構成盤城街道社區大黨建模式。同時,加大力度整治背街小巷環境衛生、停車秩序、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公廁革命’等方面,共同營造潔淨優美的城市環境,為居民幸福指數加碼。


產城融合 推動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驅動發展,離不開項目,沒有項目的支撐,一切發展藍圖都是空想。盤城街道借勢借力轄區內新區的重要產業平臺,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產業項目,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不斷壯大綜合經濟實力。

緊緊依託江北新區軟件園、生物醫藥谷、智能製造產業園等平臺的優質資源,致力於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上下游經濟產業凝聚合力。同時,創新引領尋求經濟發展增長點,加強對外協作,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利用駐街大單位豐富的科教及技術成果轉化的資源,打造高端產業園基地,整合資源,為街道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盤城街道還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緊盯丁解企業片區、工業集中區、新華企業片區 “三大片區”被拆遷企業去向,盤活閒置資源;強化秸稈禁燒、汙染企業、大氣揚塵 “三大管控”,實現區域環境質量優化達標;規範工業集中區管理、龍王山管理、農貿市場管理“三大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此外,街道還積極探索建立留得住人才的居住政策機制,為讓人才能引進來還要留得住落下來,除了目前已有的新區引才政策外,街道還提供公租房,發放人才公寓和租房補貼。同時,為了區域內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盤城堅持教育優先戰略,先後投入3億元,用於教育事業發展。目前在建的16軌48班制的盤城中學在快速提高硬件設施的同時,正著手實施名校資源嫁接。


如今的盤城,正乘勢揚帆,激流勇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新的奇蹟,實現新的跨越。

“未來的城市發展競爭核心在創新能力和人才資源,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重視‘創新’和‘品質’這兩大主題。為更好地服務服從江北新區,為此,盤城街道在加快新區戰略性新興載體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快建設社區相關服務載體,儘快形成社區服務的造血功能,不斷提升基層持續服務能力和水平”,街道辦事處主任滕洪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