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骂声一片

中国股市已经成长28年,真正全民共赢年份区区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三四年赚钱效益兑现后没有及时锁住利润,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回来,导致中国股市10年过去指数还倒跌没了3000指数,这样的市场股民没有怨气才怪,不骂都不正常

中国股市主要还是散户市场,散户为主体角色,但往往主体角色却把主力机构当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时候就连管理层都配合他们想要连根拔起(去散户化);这样散户化怨气更加浓,骂声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指数上涨,股票却在跌呢?这是描述了2017年蓝筹慢牛行情,个股严重分化,指数在“漂亮50”带动下上涨,个股却赚了指数亏了钱;“买的假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等等骂声一片;中国股市确实走出了这么的行情,指数连涨,个股连续阴跌破了2600的股价,甚至有些跌破了历史新低;中国股民骂股市我觉得非常正常,就连我都想要骂中国股市,但是骂有什么用,只能面对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吃哑巴亏吧!

中国股市确实问题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国十年还在熊市中没有走出来,指数倒跌一半;这些都是管理层政策问题是主要原因,投机性太强,肉弱强食,把散户当韭菜收割,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退市企业没有几家,上市企业每周十家!上市圈钱后业绩360度转变,马上翻脸不认人,留下垃圾股份给散户们自己买卖,自由发挥等等的一个市场,试问又有几个股民能受的住这个怨气呢?只能用骂声一片来发泄散户们的情绪!中国股民们只能吃哑巴亏!


常听到一句话:“男人不可以江湖终老,女人不可以风尘依归。”

笑脸迎人打探消息,短线当冲求取价差,和烟花痴笑,刀口舔血,在意境上没什么差别,短线当冲每天都想要套利赚钱,短线闪来闪去的结果,不是丢了个西瓜捡了颗芝麻,就是输了头牛,赢了只鸡,想要吃一个便当,却赔上一吨加粉味的大餐,当户头金尽,才一路哭啼撞墙莫及。

听 消息用耳朵做股票的人,很少能分辨消息的真伪,何况这些消息也都是经过五手十几手的消息,参考性如何可想而知,再说消息的本身,对走势来说,并不十分重 要,重要的是市场对这消息反应的倾向,也就是说市场把利多(空)的消息,看成利多(空)反映,还是当成利多(空)出尽?庄家攻于心计,善于发布消息,你也 要小心口蜜腹剑,人心隔肚皮,有了消息,你就会有预期心理,在操作上反而是一大障碍。

这并不是说我反对听消息或短线操作,但所见听消息作 股票的刚开始或许会有点甜头,但最后也都死于消息,短线的操作者最后也都死于短线,真正在股票上赚得到大钱,大半是依技术面波段操作,股市要赢要靠波动, 愈大的波动愈好,大赢家们的钱是坐着赚来的,而不是靠短线进出的技术得来的,如何抓到大波动,这是波段操作的精随。

要知道短线进出,失误 的机率大过于以趋势盘为主的波段操作失误的可能千倍万倍。一吋短一吋险,看五分k的赢不过看10分k的,看15分k的有输给30分k的,原因出在你不是每 次都对,但减少出手次数就是减少失误率,也少被剥掉手续费好几层皮,因此着重深层的思考,与顺着趋势的波段操作,才是获利的不二法门。

浪头抓到了,也快速的脱离了成本区,接着就是线不转单不转的轻松控盘。大盘无好坏,只是你站对边了吗?会跌到哪?别问我,圈圈会告诉你,坐着等就是了。


一名散户亏钱含泪写出来的金句,让每位股民都值得反思!

一名散户的亏损过程:

1:他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因为他根本没有对他买的股票进行研究,赚了钱是偶然,亏钱是必然的。

2:他成功的把股票投资变成了投机,投机者有赢的时候,但是输的时候更多,所以赌徒十赌九输。

3:因为是投机,所以心态很差,不会耐心等待,不进行反思,也就没有进步,永远沦为韭菜。

一名散户亏损后的股市心得:

1:追涨杀跌永远赚不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长期来说赚不到钱。

2:只有大跌之后,市场才会普遍出现低估值,这个时候就是进入市场的大好时机。

3:永远保持耐心,等待低估值区间出现,等待第一种大跌和第二种大跌的时机出现,就是投资的机会出现,要相信买的股票估值越低,赚钱的概率也就越高。

相信数据告诉你的真相,相信历史得出来的常识,相信事物的内在规律


震仓、拉高、出货、反弹行情中常用的几种

对敲庄家对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庄家的股票价位,吸引散户跟进或卖出。庄家经常在建仓、震仓、拉高、出货、反弹行情中运用对敲。庄家对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建仓。通过对敲的手法来打压股票价格,以便在低价位买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在个股的K线表现为股票处于低位时,股价往往以小阴小阳沿10日线持续上扬。这说明有庄家在拉高建仓,然后出现成交量放大并且股价连续的阴线下跌,而股价下跌就是庄家利用大手笔对敲来打压股价。这期间K线图的主要特征是:股票价格基本是处于低位横盘(也有拉涨停的),但成交量却明显增加,从盘口看股票下跌时的每笔成交量明显大于上涨或者横盘时的每笔成交量。这时的每笔成交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因为在低位进行对敲散户尚未大举跟进)。另外,在低位时庄家更多的运用夹板的手法,既上下都有大的买卖单,中间相差几分钱,同时不断有小买单吃货,其目的就是让投资者觉得该股抛压沉重上涨乏力,而抛出手中股票。

第二:拉升。利用对敲的手法来大幅度拉抬股价。庄家利用较大的手笔大量对敲,制造该股票被市场看好的假象,提升投资者的期望值,减少日后该股票在高位盘整时的抛盘压力(散户跟他抢着出货)。这个时期散户投资者往往有买不到的感觉,需要高报许多价位才能成交,从盘口看小手笔的买单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笔成交量明显有节奏放大。强势股的买卖盘均有3位数以上,股价上涨很轻快,不会有向下掉的感觉,下边的买盘跟进很快,这时的每笔成交会有所减少(因为对敲拉抬股价,不可能像吸筹时再投入更多资金,加上散户跟风者众多,所以虽出现“价量齐升”,但“每笔成交”会有所减少)。

第三:震仓洗盘。因为跟风盘获利比较丰厚,庄家一般会采用大幅度对敲震仓的手法使一些不够坚定的投资者出局。从盘口看在盘中震荡时,高点和低点的成交量明显放大,这是庄家为了控制股价涨跌幅度而用相当大的对敲手笔控制股票价格造成的。

第四:对敲拉高。当经过高位的对敲震仓之后,股评家也都长线看好,股价再次以巨量上攻。这时庄家开始出货,从盘口看往往是盘面上出现的卖二、卖三上成交的较大手笔,而我们并没有看到卖二、卖三上有非常大的卖单,而成交之后,原来买一或者是买二甚至是买三上的买单已经不见了,或者减小了,这往往是庄家运用比较微妙的时间差报单的方法对一些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布下的陷阱,散户吃进的往往是庄家事先挂好的卖单,而接庄家卖出的往往是跟风的散户。

第五:反弹对敲。庄家出货之后,股票价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格下跌,许多跟风买进的中小散户已经套牢,成交量明显萎缩,庄家会找机会用较大的手笔连续对敲拉抬股价(这时庄家不会向以前那样卖力了),较大的买卖盘总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因为庄家此时对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适当的拉高股价,以便能够把手中最后的筹码也卖个好价钱。


庄家的破绽

庄家的破绽很多种,通常有:

(1)底部由于大量收集筹码,盘口变得很轻,因此创了新高也能不放量。

(2)由于庄家想建仓,但是害怕别人跟风,所以经常做阴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上行。

(3)由于庄家想出货,但是害怕别人跟着出,所以经常做阳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下行。

(4)由于是洗盘,而并不想低位丢失很多筹码,因此洗盘要么重心下行不多,要么下行很多但是是瞬间打压。

(5)由于庄家想吸引买盘,于是对倒放量吸引投资者,但是由于并非真实买入,仅是自买自卖不增加仓位,因此重心不明显上行。

(6)由于庄家想吸引卖盘,于是对倒放量,并且收出很多“恐怖”的K线,例如十字星、倒T字,乌云线等,但是由于并非真正出货,因此重心不明显下跌。

(7)股价急速大跌很快又回复前期高位,由于这样做会增加庄家成本(低抛高吸),如果出现了,庄家花了成本就要有更大的收获,所以还会再做。

但由于破绽是偶然出现的、是瞬间的,是庄家被逼无奈或者不小心留下的!(谁会天天暴露破绽呢?),因此这些出现破绽的时间点就是我们做买卖决定的时刻,记住!抉择的时机是一个“点”,而不是连续的。


股票低位买入时机

低位买入的时机

1、成交量萎缩到位

成交量随着大盘的回落而急速萎缩,并不时出现地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指继续下跌,而成交量创出地量后开始缓慢地和放量,成交量与股价之间形成明显的底背离走势时,才表明成交量调整到位;

2、股指调整到位

在强势市场中股指是否调整到位,可以通过波浪理论或黄金分割率进行测算;

3、技术指标超卖到位

要根据多种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底背离进行综合研判;

4、热点冷却到位

这里所指的热点是指前期的主流热点,热点板块基本调整到位将会起到稳定市场重心的作用,前期主流板块的成功探底,也有助于调整行情的早日结束。

股票的买入口诀:

1、管齐下,买进不怕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双管齐下”,是由两条并列的长下影小实体的图线组成的图形。股价下跌到低位后,如果连续出现两条长下影、小实体、且下影线的最低点较为接近时,就称为“双管 齐下”。该形态的出现,表明股价已进入了底部,或者离底部不远,中长线投资者可以开始建仓,短线也可介入,后市获利一般较为可靠。“双管齐下”,是下档承 接有力的迹象,股价跌到某一低点后,就能迅速被多头托起,说明做多的力量强大,同时也表明,在这一价位,抛压不重,后市能轻松地脱离底部,形成上升趋。

2、身抱多线,好景出现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股价跌到低位后,某天出现一条较大的图线,将前面多条小图线包容起来,称为“一抱多线”。该形态是非常可信的见底信号,此时进场,风险较小。“一抱多线”的 见底原理是:一条大图线从上至下将前面的多条小图线包容,表示多方在全力围剿空方,决心夺回被空方掠去的地盘,后市显然免不了一番激烈的争斗,但最终的胜 利,将会属于多方。“一抱多线”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大阳线包容前面的多条小图线,另一种是形态是大阴线包容前面的多条小图线。两种形态,性质一样,后市均 应看好。

3、上升旗形记心中,咬定两点不放松;下降楔形要记好,图形就是旗三角。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4、双底图形看颈线,突破回试是关键;V形反转真是凶,典型定式记心中。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惨遭攻击,谁是掏空散户腰包的幕后黑手?


从直觉交易者到系统交易者

一个初入期市的交易者往往靠自己的直觉交易,但这种直觉又常常是一种错觉,是直觉的低级形式,他们不可能靠这种直觉获利;一个经历长期失败的交易者能够通过使用机械式的交易系统来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从而转化为一个系统交易者,这是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走向成功的重要的一步;不可否认,直觉(灵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级形式,属于艺术范畴,交易大师眼中的股票交易永远是技术和直觉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

记得初入期市的时候,我常和身旁的一位同行讨论行情,但几乎每一次我们的观点都不一致,他看涨时我就看跌,我看跌时他偏看涨。起初我很不明白,同为技术交易者,为何对行情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异?后来才明白,我是趋势交易者,关心的是一段时期价格的变化,而他却是一位短线交易者,关心的却是当天或明天价格的变化。还因为我是趋势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追涨杀跌型的,他是短线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高抛低吸型的,我们的操作手法正好相反,所以对行情的看法也必然相反。后来,我不再同他讨论行情,而是找了一位交易类型和风格同自己相似的交易者一起讨论行情,这样我们的观点也就在大多数时候一致了。

没有人单纯靠技术交易,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信念系统交易,每个交易者都是一套独立的交易系统。只不过不同交易者,其交易系统有好有坏:好的交易系统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能够长期稳定赢利的体系,它是完整的,连贯的,前后一致的;差的交易系统是不完整的,间断的,前后矛盾的,因而不可能稳定地赢利。有位交易者去年听了某专家的建议做空大豆,后来大豆连续大涨,那位专家也就没了踪影,这位交易者不知所措,因为那位专家很有名气,所以他一直持有空单,最后空单被强平,损失惨重。我们且不论那位专家的水平如何,就交易者自身而言,他只是接受了专家的建议,而没有获得那位专家的交易系统,因此建仓后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才是他失败的根源。

胜任的交易者应该建立起自己完备的,连贯的,适合于自己的交易系统。不同的交易者拥有自己不同的交易系统,有的人喜欢用K线,有的人喜欢用形态,有的人喜欢用波浪理论等等。就拿K线来说,有的人喜欢用日线,有的人喜欢用60分钟图,有的人喜欢用30分钟图甚至5分钟图表来交易。再比如说,有人告诉你某种商品可以买了,并不代表商品价格就会有多大涨幅,你得弄清楚他说的是在什么交易系统下的买入信号,5分钟?10分钟?30分钟?还是日线?前者代表行情的级别较小,后者才代表有大级别的行情,而且预期风险和收益也是不一样的。

交易系统应该是连贯和前后一致的,这一点不仅指交易系统本身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还指交易主体——交易者,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你以日线图的信号入市,就应该以日线图的信号出场;如果你以30分钟图的信号开仓,也应该以30分钟图的信号平仓;但大多数交易者在根据某个交易信号入市后,往往被自身情绪和主观愿望所困扰,过早或过晚地平仓,而没有坚持自己的交易系统,当然交易业绩也就不太理想了。

我把交易者分为直觉交易者和系统交易者,前者是指靠自己信念系统交易的人,后者是指拥有机械交易系统的人,但这个机械的交易系统必须是经过统计学或实践证明了的,能够长期稳定赢利的系统。一个初入期市的交易者一般是一个直觉交易者,他们依靠自己对市场的体验交易,由于他对市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有限,他们的这种直觉往往是一种错觉。比如说,在上涨趋势中,一个新手看见某商品连续大涨就会迫不急待地想去做空,被套了还要加仓,这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低买高卖的理念有关;还有些交易者看见以前K线中出现了某种看涨形态,后来商品价格也的确上涨了,便以为出现这种形态都会看涨。其实,他的这种看法是对以前的认知体系所产生的一种依赖性。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这一次”不等同于“上一次”,以往的经验不能完全成为判断现在的依据。

对于初入期市的新手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他的直觉往往导致了他的错误。在去年的铜的大牛市中,某交易者看对了方向却没赚到钱,为什么呢?原来他一直持有铜的多单,但铜价一上涨,他总认价格涨得太快太猛要调整了,于是先平了仓想等价格跌下来再买,哪知这次铜价一涨就没回头,一直涨到了三万点,气得这位仁兄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交易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交易者自己,我们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说明:不是市场太聪明,而是我们太自作聪明,太自以为是,我们在交易中总是被自己的主观情绪、欲望所击败。为了避免我们被主观情绪所困扰,我们可以使用机械式的交易系统来规范我们的交易活动,但即使有了交易系统,但交易是否成功还是决定于人本身,在于交易者能否始终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一套成功的交易系统交给不同的人操作,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人本身的因素在交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一个初级的交易者在利用自己的直觉进行了一段不太理想的交易后,便懂得自己的交易行为需要某种形式的规范,有意愿转变成为一个系统交易者,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转化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的重要的一步。

对交易者而言,我们一切的技术分析、资金管理、风险收益比等参数的测定都是在我们大脑的左半球完成,而一切直觉、灵感却来源于大脑的右半球。如果说股票交易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灵感的产生便来自于右脑,右脑具有无穷的潜能。据最新研究表明,启动灵感的地方称为“扣带前回”(ACC),ACC在大脑中处于一个被称为“认知”与“情绪”交互作用的界面,该区的上部和下部与人的认知活动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直觉(灵感)的产生是逻辑思考与情感思维激烈冲突的结果。直觉(灵感)属于艺术范畴,直觉交易也是一门艺术,交易大师在大家不敢买时买入,在大众一致看好时卖出,从当时的技术分析、交易系统的层面来看是不可理喻的——这就是直觉,这就是灵感,说不清也道不明,只能解释为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是交易的高级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