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2016年運-20的服役,標誌著我們終於有了自主的可靠空中運輸平臺。實際上從運-5到運-20,國產運輸機踩過的坑不比戰鬥機少,甚至更為的坎坷。

運-5:一個不高的起點

建國後面對美帝這個強大的對手,我國對戰鬥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航空工業也將力量集中到戰鬥機的研製。由於航空工業初創,不具備生產大型飛機的條件,同時空軍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也並不迫切。於是中國選擇比較容易製造的小型運-5運輸機作為起步。運輸機運-5確實比較小,有效載重只有1.5噸,只能運十幾個人。

運-5仿製原型是蘇聯安-2運輸機,採用半硬殼式金屬結構、後三點固定式起落架、普通雙翼氣動佈局。1957年12月7日,運-5的01號機在南昌飛機制造廠(320廠)首飛成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5,新中國唯一大量使用的雙翼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5,便宜皮實,安全性好速度低,因此長期是我軍傘兵訓練主力用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5B,是1970年5月運-5轉到石家莊紅星機械廠(522廠,即石家莊飛機制造廠)後研製的新機型。

運-5飛機是一種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多種用途的輕型飛機,有貨運型、客運型、農業型、跳傘和空中支援型、救護型等。現在還有許多運-5的改型還活躍在農業、林業和其它行業上。

運-6運輸機,是中國以蘇聯伊爾-14M飛機為原型進行仿製改進的雙發活塞式發動機支線運輸機。項目啟動於1965年5月,由南昌飛機飛機制造廠(320廠)主負責,在投入一千萬研製經費和兩年時間後,國家決定放棄研製運-6。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伊爾-14,當年的領導人專機也是伊爾-14.

中運:從運-7、運-8到運-9

運-7是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西飛,172廠)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項目始於1966年4月,採用的是逆向仿製的方式。雖然首架運-7樣機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上天,但由於文革和技術問題,一直拖到了1982年7月才設計定型投產。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7和同時代的戰鬥機一樣,的研製拖了十幾年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7是基本型最大載重只有4.7噸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7-200A,是國產民用客機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規定驗證合格的飛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新洲 60,運-7民用改進型,航電、發動機都是進口的。

運-8是陝西飛機制造公司(陝飛,182廠)研製的四發渦輪螺槳中程運輸機。運-8項目始於1968年12月,測繪仿製目標是蘇聯安-12飛機。西飛歷時二年多完成了測繪設計,1974年12月25日運-8型01號機首飛成功。

1970年,陝西開始三線建設,在漢中地區建設了陝飛。1972年,西飛根據航空工業部指示將運-8型02、03號兩架原型機散裝件、技術資料和工裝全部陝飛繼續試製。運-8的進展反倒比運-7順利,1980年運-8通過設計定型,並批准投入批量生產。1985年,運-8運輸機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8是我軍第一種中型運輸機,最大載荷達到了20噸。

運-8品臺雖然和洛馬C-130大力神運輸機尺寸接近,但無論是最大起飛重量,載重還是巡航速度都是略差。但作為我國第一種中型飛行平臺,發展出了多個改型。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8X,高新-2號,海上巡邏與反潛機,1984年首飛成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大鼻子的運-8J,高新-9號,採用了英國進口雷達,曾經是海軍海面搜索、反潛的空中主力。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郵政的運-8貨機

現在的運9是指在運-8的基礎上換裝了新發動機和螺旋槳,改進了航電和貨艙,載重從20噸增大到25噸的運-8改型。運-9這個編號曾用過是1960年代末提出的大型軍用噴氣式運輸機,技術儲備不足、渦扇-6發動機的研製擱淺,導致運-9的研製於1971年中斷。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空警-200,平臺就改成運-9了。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出口巴基斯坦的ZDK-03,也是運-9平臺。

爭議多多的運-10

運-10,是20世紀70年代由中國上海飛機制造廠研製的四發大型噴氣式客機,這是中國首次自行研製、自行製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

1970年8月,國家向上海飛機制造廠下達運-10研製任務,1972年審查通過飛機總體設計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設計圖紙,1980年9月26日運-10首次試飛成功。1982年起,運-10研製基本停頓。

關於運-10下馬的原因網傳很多,歸結起來這麼幾個:1、雖然運-10試飛,運-10的外形看起來很像波音-707,但波音707空重66噸,最大起飛重量有151噸,運-10的空重58噸,但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10噸,荷載係數差。2、作為領導人專機的定位,運-10在工藝上有嚴重的問題,不能量產。3、配套的渦扇-8發動機的研製進展也不順利,漏油問題嚴重。

運-10下馬後不久,在1980年代那個中美關係的蜜月期流行洋進中退,1985年4月上飛與麥道簽訂合同了組裝MD-82的合同。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10在拉薩貢嘎機場試飛,運-10是一代人心中的痛,期間故事寫幾本書都夠。

小灰機:運-11和運-12

運-11是一種輕型雙活塞發動機輕型運輸機。1974年中國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簡稱:哈飛)提出設想,1975年12月30日首飛成功。

運-11原計劃取代運-5,但存在飛機和發動機的可靠性不高,大修間隔短的問題,而且兩臺活塞-6丁型發動機的功率仍顯不足,商載馬力比較小,作業經濟性差後來只生產了44架。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11,比較少見!機翼支撐是和運-12最明顯的區別。

運-12,是哈飛在運-11的基礎上改進的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該機於1980年初開始設計,歷時兩年,換裝兩臺普•惠PT6A三槳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採用新型翼型、粘合結構和整體油箱,最大起飛重量5.3噸,商載1.7噸。

1985年,運-12飛機取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第一個民用飛機型號合格證。1986年,運-12飛機開始外銷,為中國第一型出口民用飛機。1987年和1989年,運-12先後獲得英國CAA和美國FAA適航證,成為中國唯一獲得英、美適航認可的機種。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12有運-12Ⅰ、Ⅱ、Ⅲ、Ⅳ、E、F多個型號。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海監是運-12的大客戶。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12是典型的出口轉內銷。前面20多年空軍都沒看上,直到最近兩年才下單採購取代老邁的運-5B。

開啟時代的運-20

運-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噴氣式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由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飛為主製造,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該機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首飛的運-20,讓空軍擺脫了對伊爾-76毛子歪貨的依賴。

從運-5到運-20,看國產運輸機一路坎坷走來

運-20已經完成試飛開始服役。

運-20後最值得期待不是更大的國產C-5或安-124,而是更經濟、更安靜的的C919國產版服役!

303號AI:

C929?和毛子合作的貨,不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