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東南亞聚焦」何宜賢:馬哈蒂爾“向東看”2.0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何宜賢:馬哈蒂爾“向東看”2.0

作者何宜賢,北京大學東南亞協會副會長兼青年智庫研究員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

馬哈蒂爾向東學習2.0:中馬關係和中國軟實力輸出的推進劑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何宜賢

6月1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拜會了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馬哈蒂爾在與馬雲的會談中連續三次表達了歡迎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的意願。馬哈蒂爾上週在日本參加第24屆亞洲未來國際大會時闡述了他在上一任期提出的“向東學習政策”(Look East Policy,媒體多將之譯為“向東看”或“東方政策”,但筆者認為“向東學習”更能體現這一政策的要旨,與他在上一任期提出的“向東學習”不同的是,這次馬來西亞的學習對象除了日、韓兩國外,他還提到了中國。馬哈蒂爾在日本之行中還強調了中國市場對馬來西亞的重要性。

馬哈蒂爾上臺後曾表態要重新審視與外國締結的經濟合同,引發中馬關係是否會因此受負面影響的猜測。然而,仔細分析馬哈蒂爾再次執政後提出的“向東學習政策”2.0版本,會發現中馬關係正面臨新的機遇。

“向東學習政策”的前世今生

馬哈蒂爾在1981年當選馬來西亞總理後,於隔年二月提出了“向東學習政策”。此政策主要面向當時在東亞地區內經濟蓬勃發展的日本和韓國兩國發起學習訊號,一改馬來西亞以往對英國等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價值的依賴。尤其是對於日本,馬哈蒂爾認為日本能夠在戰後快速恢復國家建設,其動力來自於日本國內企業自身獨特的管理模式。支撐當時日本國家經濟建設的綜合商社以及員工自身嚴謹的紀律和精良的工作文化,這一系列學習對於當時急需在國內進行發展的馬來西亞來說非常需要。

隨後,馬來西亞政府在落實政策中快馬加鞭,通過啟動各種培訓計劃,派遣馬來西亞國內青年學生到日韓兩國去學習,大量吸取日韓兩國的工作文化。在培訓員工素質和技術能力方面,政府也派遣員工前往日韓兩國的培訓機構和企業中進行培訓與實習,從優良且領先的日韓模式中得到寶貴的技術與經驗。就在政策落實的同時,日韓兩國也開始大舉投資,在馬來西亞國內注資設廠並參與很多與政府合作的一些建設項目。三井(Mitsui)和現代(Hyundai)作為日韓的兩大集團也開始在馬來西亞紮根,為馬來西亞國家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和發展契機。

政策推動下的馬來西亞,從原有以生產初級產品領域為主的經濟模式向製造業和重工領域行業邁進。馬來西亞首先成為在東盟內享有製造汽車技術的國家,並創造了兩大國產車品牌即普騰(Proton)和第二國產車(Perodua)。這一系列輝煌的汽車工業背後都得利於日本的技術支持。1991年,馬哈蒂爾提出國家發展“2020宏願”。日韓資本進入馬來西亞市場在199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馬哈蒂爾當時所推出的多媒體經濟走廊項目,也為馬來西亞在多媒體和信息科技領域的發展開拓了另一個商機,同時為日韓資本助力馬來西亞提供新渠道。

2018年5月10日,馬哈蒂爾第二次擔任總理後,在對外政策方面也提出了他在1980年代初期開始的向東學習政策,並將日本作為其出國訪問的首站。除了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及日本國內主要企業高層會面,他也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第24屆亞洲未來國際大會。作為大會的主要發言人之一,馬哈蒂爾在會議上強調向東學習的政策的內容。作為馬哈蒂爾向東學習政策的2.0版本,此次的向東學習除了吸引日本投資和恢復日本對馬投資的信任,也要讓馬來西亞學習日本人的優良工作文化。

在提到向東學習政策的主要學習對象時,馬哈蒂爾並未獨指向日本,而是更加期待和歡迎其他東亞主要經濟體相關國家加入這一行列,稱“可以向日本、韓國和中國學習很多東西”。此外,在訪日期間,馬哈蒂爾也再次提到他上一任期內提出的建立東亞經濟論壇的倡議(East Asia Economic Caucus, EAEC,又譯“東亞經濟共同體”),並考慮將中亞國家和印度也納入其中。這個包含著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集團,以東亞主要經濟體如中國、韓國和日本領銜,通過在貿易層面尤其對地區較落後的國家提供保護和優惠。

結合EAEC倡議與向東學習政策2.0,可看到馬哈蒂爾帶領下的馬來西亞對外政策的新看點。首先,馬來西亞致力於與日本提升關係,是基於延續日本在馬來西亞的直接投資,在這個基礎上推動馬來西亞與東亞第二大經濟體的互動。其次,馬哈蒂爾的向東學習政策不再只是針對日韓兩國。馬哈蒂爾也意識到區域內如中國和印度的快速發展在東亞地區所形成的影響力。通過EAEC所帶來的對區域貿易的發展,能夠同時藉助向東學習政策來吸引東亞地區各國加入本地區事務。

“向東學習政策”2.0與中馬關係

對於馬哈蒂爾上臺後強調會審查中資在馬來西亞的投資項目之事,有部分人質疑中馬關係將會在馬哈蒂爾執掌國家期間受到負面的影響。加上馬哈蒂爾近日提出的向東學習政策提出恢復馬來西亞與日本在政治、貿易、人員互動等方面的緊密往來,讓許多人擔心中馬關係將會受到向東學習政策2.0的影響。然而,深入解讀向東學習政策2.0不僅能使中國從馬哈蒂爾的政策中認識到馬來西亞在對外關係上的重新定位,而且換個角度思考,中國也能通過馬來西亞新政策深化中馬關係,同時為中國與日韓等周邊國家的外交掀開新面貌提供機遇。

在外國投資的問題上,馬哈蒂爾不希望因為那些無法為國家獲得實質利益的外國直接投資而給馬來西亞人民增加額外的負擔。馬來西亞國內的發展受限於原有的城鄉差距,外國投資涉及的大筆貸款產生的超額開銷對於馬來西亞人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同時,馬哈蒂爾也希望調整馬來西亞的外資佈局,引入地區主要經濟體對馬來西亞的投資,使馬來西亞在外交和貿易互動方面在大國之間形成均衡。

馬哈蒂爾認為中國作為迅速發展的地區性大國是不爭的事實,馬來西亞必須與中國打交道。除了日本和韓國,馬哈蒂爾同時也要向中國學習並且深化雙邊合作。在訪問日本前,馬哈蒂爾與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見面相談,並且強調會支持和參與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從日本回國後,馬哈蒂爾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雙馬”會談的過程中,馬哈蒂爾強調馬來西亞作為投資接收國,歡迎中國到馬來西亞投資。馬哈蒂認為馬來西亞必須向中國學習,也希望能到中國來看一看,藉助中資技術的引領給馬來西亞國內發展提供契機。從會見中國大使和馬雲來看,馬哈蒂爾對中國所持的積極態度,對中馬關係的友好發展可說是注入了推進劑。

對於一個依賴國際貿易和多方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中國家,馬來西亞不僅需要外資的投入,而且也要向東亞地區內各國提供能夠平等參與馬來西亞境內投資發展的環境,進而維持自身與各國在政治外交力量上的平衡。馬來西亞的地區平衡戰略需要各國平等地與自身打交道,服務馬來西亞的國家利益。

中國元素在東南亞推廣的機遇

對於中國而言,向東學習2.0政策還有另一層涵義。馬哈蒂爾想通過這一政策使馬來西亞搭上中日韓的發展列車。中國可藉此與日韓商討為馬來西亞提供發展機會,謀求共贏,助力中國元素在東南亞各國的積極推廣。中國元素包括推動中國迅速發展的中國新生代的努力和付出,也包括歷史上中日韓所共享的儒家價值觀。

對於馬來西亞的發展來說,中國人敢於突破和創新,堅忍不拔的精神都能夠作為馬來西亞向東學習政策的重要學習部分。在中國國內迅速發展的物聯網和手機支付系統,其中能夠在馬來西亞實現“落地”的部分,也是馬來西亞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能夠推進馬來西亞社會的優質發展。此外,中日韓民間交流尤以文化交流為甚,而中國可以藉助馬來西亞向東學習政策與日韓兩國拉近文化互動。就中國的周邊外交而言,馬來西亞面向東亞國家的進取心也為東亞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點。中國通過在資金、貿易和文化輸出中的自我再平衡,不僅能夠藉助馬哈蒂爾的向東學習政策推動地區和平發展,同時也能讓中國的軟實力成為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各國學習的對象。

作為一名在國際具有影響力的領袖,馬哈蒂爾也正在與時俱進,再次執政的他為馬來西亞提供方針,也為東南亞乃至東亞地區的未來發聲,在國家層面和區域層面為求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路線。向東學習政策2.0猶如一個新生力量,中國需要理解馬哈蒂爾的外交內涵並自我重新審視,發揮全方面作用為亞洲未來發展藍圖繪製美好圖景。

(作者系北京大學東南亞協會副會長兼青年智庫研究員)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世界風雲變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為您權威解讀。在線問答,解答您的疑惑,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關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悟空問答。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數字經濟智庫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东南亚聚焦」何宜贤:马哈蒂尔“向东看”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