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園博園:西寧城市新綠標在崛起

青海新聞網訊 百姓喝彩,為將來西寧城市的綠色新地標——園博園建設大聲喝彩!

西寧園博園——西北地區首個園博園,它不僅是我市城市轉型升級的標誌性工程,更將成為我市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標誌性工程!

在經濟下行壓力面前強化和保持生態動力,西寧市關停並轉一些高汙染企業,把6540畝工業用地用於建設(西寧)國際園林博覽會園博園(以下簡稱園博園),相當於我們放棄了每年170億元的工業產值!

在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征程中,西寧市敢於探索,勇於實踐,一大批綠色重點項目得到實施,它們分別是:總面積達217.3平方公里,相當於540個人民公園大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國家湟水規模化林場、環城國家生態公園……

“一芯兩屏三廊道”綠化建設佈局,讓綠色沿著南北山和三條河流延展……

西寧美麗得似一幅畫卷,而其間的那抹點睛之色,是黨旗獵獵正揚紅。

綠色發展:

幸福西寧建設路線圖

“西甯越來越美麗了!”“乾旱少雨的高原上也能有這樣一個綠城!”“越來越捨不得離開這座鮮花絢爛的城”……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座高原上的花園城市。

結合西寧環山、濱河、抱川的自然生態特色,我市從城市空間佈局上來謀劃城市綠化生態大格局,確立了“一芯兩屏三廊道”綠化建設佈局,努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從而形成外環內芯。“一芯”:建設以湟中縣西堡為中心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打造成為一處規模大、地位突出的城市生態綠芯;“兩屏障”:築牢城市近郊以南北山為內屏,遠郊以拉脊山、日月山、達坂山為外屏的生態安全屏障;“三廊道”:以母親河、湟水河為主,沿北川河、南川河“三河”建設綠化景觀廊道,建成以道路和河流為綠化骨架,公園、廣場、遊園為園林支點的城市生態廊道。

同時,相繼出臺了《西寧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7—2030年)》《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水平著力打造園林精品工程的實施意見》……大手筆、大規劃建設綠色西寧,努力在科學引領佈局上狠下功夫。“目前我們實施的每一個城市綠化項目都融入生態修復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處處凸顯綠色發展。”

把園博園建設成

綠色發展的典範

園博園的建設一經開啟,就備受全市人民矚目!

期待著,盼望著,這一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進程中的示範工程能帶給我們更多震撼和驚豔!

採訪中,有人在問:西寧地處高原,乾旱少雨,經濟總量小,條件與其他城市相比差距不小,建設園博園、申辦園博會難度很大,西寧為什麼要這樣做?

在不同場合,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談到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談到生態建設對於西寧的重要性,談到打造園博園、西堡森林公園的目的和意義。西寧所處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上人類活動強度最大的地區,也是黃河流域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的約束尤為突出。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深刻總結經驗教訓、在生態敏感地區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全面落實“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的必然路徑。我們必須以更寬的視野、更大的責任、更高的標準,探索出一條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傳播重要思想,展示美好生活”是園博園建設的初衷。能否成功申辦園博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全市人民提供一個全新的休閒之地。

青海作為“三江源頭”“中華水塔”,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生態保護優先協調推進經濟發展的理念,市委市政府領導深知,在新時代奮力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園博園:

打造城市綠色新地標

甘河工業園區西區北端的這塊土地——園博園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眼前,蒼翠滿目、綠意盎然。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塊塊曾經看不到綠色的土地上,出現了一個個整齊的綠色方陣,亭亭玉立的樹苗隨風舞動。據悉,這裡已經栽植近5萬株各類樹木、20多個樹種。春季綠化期,每天園博園有4支施工隊600多人、30臺大小機械忙碌著。

【新地標建設】市委市政府按照“邊申辦、邊建設”的總體部署和“三年現雛形,五年顯形象,繼續鍥而不捨申辦園博會”的總體要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建園主題,挑戰高寒乾旱地區建設園博園的極限,把建成西北地區首個園博園作為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標誌性工程。2017年,園博園項目已實施開展場地平整、地形整理、湖泊開挖等工作,今年將全面實施2030畝園博園區域綠化建設任務,形成綠色屏障,實施部分土建、水利建設任務,同時鍥而不捨申辦2021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目前,項目總體規劃已獲市政府批覆,已完成2030畝苗木栽植及地形整治、挖湖造山、水利設施、道路行道樹栽植等園內建設工作。

【市民點贊】“我要喝彩,西寧的這些決策真棒!”市民羅平對記者說:“我要為市委把6540畝工業用地用於園博園、用於生態建設而喝彩。我們嚮往藍天碧水,不追逐炒地皮賺得黃金百萬,我們讚賞市委為百姓、為子孫留下一片片草地綠蔭的舉措。”“通過報紙我看到,市委已經明確,能否成功申辦園博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為全市人民提供一個全新的休閒之地。等園博園建成後,西寧老百姓又多了一處可以擁抱的綠園。”市民肖金華說。

西堡公園:

西寧將跳動一顆綠芯

西寧將跳動一顆綠色“心臟”!總規劃面積達217.31平方公里的西寧綠芯——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建設全面鋪開。位於西堡生態森林公園核心區域——火燒溝綜合治理工程正大力推進,從大規模拆遷、全面換土、到全面綠化,成效初顯,變化凸顯。建設完成後,火燒溝綠化面積將達到80%以上,昔日的垃圾溝將變成綠色廊道。

【綠芯在建設】大力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把西堡生態森林公園作為勾勒生態山水城市的點睛之筆,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山地森林公園。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總規劃面積217.31平方公里,項目建設以森林建設和生態修復為核心,2018年完成3.32萬畝高標準造林,啟動151公里的綠化道路建設,全面實施綠化、道路、水利配套項目建設,水利設施新建蓄水池140座,輸水管道211.8公里,啟動火燒溝綜合治理和水灘花海景區建設,打造一處規模大、地位突出的城市生態城市生態綠芯。

高原綠:

山綠水綠道路也綠

一個個綠色重點項目在大力推進,一條條綠色綢帶沿著山、沿河、沿著道路延伸。高原綠,這一綠色骨架,正在成就一批批城市生態林、景觀綠地、公園、園林小區等,美化著西寧的環境。擴大綠地,增加綠量,打造城市綠色骨架,形成完整的城市綠化體系。

【再造一個南北山】繼續發揚艱苦創業、攻堅克難、鍥而不捨、接力前行的“兩山精神”,提前兩年全面完成南北山三期工程27萬畝造林任務,2018年將完成10.3萬畝綠化任務,目前,已完成造林7.96萬畝。堅持綠色涵養生態本底,全力增加森林總量,提高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加快西山生態修復、火燒溝生態修復治理等項目,形成構築城市海綿體連片示範效應,進一步築牢西寧地區遠郊生態安全屏障。

【綠色在延伸】我市將啟動實施國家湟水規模化林場項目,加速修復湟水河流域森林生態系統。發揮“城市之腎”重要功能,推動湟水溼地公園建設和公園海綿化改造,形成城市海綿體連片示範效應。持續打造環城國家生態公園,重點建設西山野生動植物觀賞區、南山旅遊風景區、東部旅遊風景區、北山美麗園和青藏高原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形成“一園多區”的環城佈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時代精神的大綠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