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前,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的魯家村是一個出了名的浙北窮山村,如今,它已蛻變為“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中國美麗鄉村新樣板;

7年前,魯家村一片衰敗景象:土坯房隨處可見,魯家溪滿是垃圾,大片農田山林荒廢,而今,魯家村是中國十佳小康村、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首批國家田園綜合體示範點……

這個擁有610戶農家、2200人的山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1年的1.8萬元躍升至2017年的335萬元,村集體資產從2011年的不足30萬元躍升至如今的1.4億元。

近期,魯家村的“山村鉅變”通過央視一套《焦點訪談》欄目以《鄉村如何振興》為題呈現在全國人民的面前。7年間,一個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第一美麗鄉村的?本期,墨泉就帶您走近——浙江安吉魯家村 。

魯家村的“鉅變”

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位於浙北天目山餘脈、安吉縣城郊,由13個自然村構成,佔地面積16.7平方公里。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前,魯家村仍是出了名的窮山村,這裡一沒資源,二沒產業,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農田山林荒廢不少,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空心村。村集體賬戶上只有6000元錢,揹負貸款高達150萬元。一到下雨道路就不能下腳,垃圾桶也沒有,垃圾隨地扔,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農田林地因無人耕種一片荒蕪。

7年間,魯家村村集體收入從每年1.8萬元增加到286萬元,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加到1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2017年7月,魯家村入圍首批15個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國家在三年內將給予1.5億元、地方政府將配套1.5億元的資金補助。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2011年,魯家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村班子通過鄉賢捐款及各類項目資金籌備了1700萬元進行鄉村美化,並引入旅遊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包裝、統一經營。

2013年,魯家村開始推行集體土地流轉,因地制宜打造了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鼓勵本村現有農戶擴大產業,同時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花海世界、百畝竹園等景觀。農場建成後,魯家村又引進了專業的旅遊公司負責經營,形成“公司+村+農場”的經營模式,實現三方共同建設和利益共享。

2015年,一輛軌道全長4.5公里的觀光小火車將18個農場串聯了起來,魯家村初步形成了全域景區化。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如今,魯家村的整體佈局是一心兩環四區:

一心是遊客服務中心,約200畝,由火車站廣場、停車場、生態湖和兩棟建築組成;

兩環是兩條觀光環線,觀光火車環線和觀光電瓶車環線,其中觀光火車環線是一條科普專列,春夏秋冬為綠化主線,設置二十四節氣牌,遊客觀光的同時還能瞭解一些科普文化;

四區是18個農場,包括位於村中心的核心農場和散落在核心農場周邊的17家農場,而每家農場都是以產業為支撐運營的,且不重複,有竹園農場、蔬菜農場、高山農場、葡萄農場、紅山楂農場、野山茶農場、中藥農場、鮮花農場、水果農場、養羊農場、養雞農場、養魚農場、香菇農場、珍稀樹種農場、野冬筍農場、鐵皮石斛農場、精宜木作農場、香草園農場。

未來,魯家村將打造“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以魯家為核心,帶動、輻射周邊南北莊、義士塔、赤芝3個村,構築“1+3”格局,規劃範圍55.78平方公里。項目重點建設圍繞“一院、一環、三區”展開,一院即“兩山”學院,也是綜合體的“靈魂”,一環即“兩山”綠道,三區即“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創意農業休閒度假區、生態農林鄉居體驗區”。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魯家村的田園模式

魯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其開創性地以“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畝低丘緩坡,按照“三統三共”原則,建設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通過社會招商吸引外部資本和專業機構投資運營,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範區建設,將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獨特魅力呈現給世人,帶來了當地鄉村旅遊的繁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具體來說,“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包括以下內容:

“三統”,一是統一規劃設計,按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設計,對18個家庭農場進行了專項設計,確保家庭農場建設的建築風格統一,達到景觀最佳。

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家庭農場,魯家村不惜出資300萬元,聘請高端專業團隊,按照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規劃設計。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先期設置的18個家庭農場,則根據區域功能劃分,量身定製各自的面積、風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個核心農場,位於中心村,其餘17家農場錯落有致分佈在四周。18家農場分別以野山茶、特種野山羊、蔬菜果園、綠化苗木、藥材等產業為主,沒有一家重複,這是魯家村家庭農場的特色。

18個家庭農場各有側重,錯落分佈在東南西北四大區塊,再用一條長達4.5公里的軌道列車,將這些農場有機串聯,再融入休閒農業、民宿餐飲等經營業態,整個村子變成了一個旅遊區。

二是統一平臺,全村16.7平方公里,作為一個大平臺來統盤考慮。18個家庭農場按區域功能劃分,有序排列,量身訂做。各場作為一處景點串聯成一個景區,農場特色不重複、差異化發展串成一個大型而高端的農業綜合園。

三是統一品牌,魯家村成立了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金3000萬元,浙北靈峰旅遊公司佔51%,魯家村佔49%。統一設計了魯家村的商標logo,註冊了商標,商標權歸集體所有,農業公司專門為家庭農場服務,把家庭農場產品進行整合、包裝、集中推出。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三共”,一是共建共營,全村的旅遊設施和基礎設施由魯家村和公司負責建設,家庭農場內部區域,在符合設計的情況下由農場自主建設。魯家村和公司合作成立魯家旅遊公司,公司和家庭農場之間實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旅遊公司負責面上統一運營,農場負責農產品生產加工和自主銷售。

魯家村採用“公司+村+家庭農場”的組織運營模式,與安吉浙北靈峰旅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靈峰旅遊有限公司魯家分公司,前者負責串聯遊客接待場所、交通系統、風情街、18個家庭農場等主要場所,後者利用多年經驗和客源做好營銷宣傳。後來又成立了安吉鄉土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為魯家村民、村幹部、創業者、就業者提供鄉村旅遊方面的培訓。三家公司均由魯家村集體佔股49%,旅遊公司佔股51%。

在農場的投資運營層面,魯家村引入外部資本對農場進行項目投資和運營管理。目前已有10多億的工商資本投資這些家庭農場。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二是共營共享,魯家旅遊公司把18個農場作為一個景區來統一運營,公司的盈利按照運行方案進行利潤再分配,家庭農場除分到收益外,也能擴大知名度,得到快速發展,真正做到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資源共享的效果。

魯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機制,使得村集體、旅遊公司、家庭農場主和村民都能從中獲得相應的收益,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

魯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紅機制,由村集體、旅遊公司、家庭農場主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利益分配,村民再從村集體中享受分紅。

三是共享共贏,魯家村的鄉村旅遊運行方案,系統地考慮了鄉村旅遊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農家樂(民宿)農民各方利益,大家在一個平臺上享受資源,充分融合,共同發展,做到了彰顯特色,百花齊放,合作建成一個大型的農業觀光園,從而達到共贏。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魯家村的借鑑意義

魯家村的家庭農場集群是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膽創新,特別對於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主導下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首先,它採取類眾籌的方式,藉助社會化的力量,突破了資金、人才的瓶頸,實現了資源資產資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決了規劃的統一性和定位的差異化的問題。美麗鄉村,規劃先行。早在2013年魯家村就啟動了發展藍圖的設計,18家農場的雛形已經躍然紙上。

再次,生態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贏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魯家村注重生態圈的建設,18家農場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圍,分佈著村民自主經營的農家樂、民宿、農副產品,為農場提供配套服務。此外,村裡還統一修建了遊客服務中心、風情街、10公里綠道和4.5公里村莊鐵軌等設施,為遊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樣化的選擇。在營銷推廣層面,村裡成立了旅遊公司進行統一宣傳;在人才培養層面,成立了鄉土職業培訓公司。這些力量為入駐的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當然,魯家村的家庭農場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環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資源稟賦較好,低丘緩坡地形適宜發展鄉村旅遊,土地較為集中,基礎設施較好,顏值較高(早在2011年就耗資1700多萬元成功創建美麗鄉村精品村),這些資源條件為家庭農場集群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魯家村“無中生有”的模式,為負債150萬、全縣衛生檢查倒數第一的昔日山村指明瞭致富之路,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共同富裕的夢想,也讓我們看到,鄉村是有價值的,值得期待的。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路走對了,每個村莊都能創造鄉村振興的傳奇。

7年間,浙北貧困山村——魯家村是如何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杆的?

墨泉生態建設

讓世界因我們更美麗!

生態修復 | 農旅開發 | 規劃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