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夏季养心黄金期,做对了健康1整年!为了家人请收藏

都说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低温。那么夏天正是“养心”的好季节,是不是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呢?你还需要当心这4个瞬间让血管“崩溃”,避开就可健康一整年。

湿热

避开关键词

如果说低温是冬季让血管崩溃的“凶手”,那么湿热就是发动夏季心血管致命机关的“幕后黑手”。

夏季养心黄金期,做对了健康1整年!为了家人请收藏

当环境温度达到21°C并且湿度达到70%或更高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降低体温。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如果存在心血管疾病,高温会给心脏和循环系统带来额外负担。对于冠心病患者,这时心脏的负担和需氧增加,心肌供血减少,特别是在活动状态下,所以,炎热天气时可能会有心绞痛发作或者症状恶化。

【建议】

合理安排日常,做好防护: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期间,最好避免户外活动,这时阳光最为强烈;选择阴凉的环境,傍晚和清晨较为安全;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若有可能,锻炼时结伴而行;夏季锻炼可转移到室内健身房或游泳池。心衰患者应尽可能待在阴凉环境中,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温差

避开关键词

夏季养心黄金期,做对了健康1整年!为了家人请收藏

夏季一天的气温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变化,24小时之内如果温差大于9.4度,就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会激活体内的炎症因子,造成斑块的不稳定,斑块掉落在血管里,大量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破碎的斑块聚积在一起越积越大就会造成血流中断,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夏季突然进入空调环境,或大量饮用冰冻饮料,或冲冷水澡等均能使体温骤降,剧烈的温度变化容易诱发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

【建议】

注意根据温度调节衣物,穿着轻便、浅色、透气的衣服;关注体重变化,监测血压;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例如心悸、头痛、头晕、晕厥、高热、恶心呕吐等;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缺水

避开关键词

夏季养心黄金期,做对了健康1整年!为了家人请收藏

天气炎热时,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身体会比平时失去更多的液体。有慢性疾病或心脏方面疾病的人群要注意补水。特别是正在服用某些心血管用药,例如β受体阻滞剂、ARB、ACEI和利尿剂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对人体内的水钠代谢和电解质水平产生影响。电解质平衡对维持正常心脏电活动及心脏节律非常重要。遇上高温天气,就使这些高危人群更难以抵御心血管疾病危害。

判断自己失水由轻到重的表现:口渴--尿黄--便秘--头晕--黑朦--疲乏--心悸--痉挛--休克。

【建议】

夏季要有意识的多喝水,夏季流汗多电解质流失也多,及时饮水或含有电解质(钠、钾、镁等)的无糖运动饮品,特别是运动前后,锻炼超过30分钟即需饮水;多吃一些水分多、含钾多的饮料和水果,比如橘子水、椰子水、香蕉等;如果因心衰等疾病需限制饮水量,医生和患者应及时沟通,选择其他避暑方式。避免饮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这些饮料可能导致脱水。

光照

避开关键词

夏季养心黄金期,做对了健康1整年!为了家人请收藏

有些心血管用药会引起光敏反应:

(1)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

(2)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地尔硫䓬;

(3)ACEI/ARB: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等;

(4)其他:菲诺贝特、胺碘酮、奎尼丁等。

【建议】

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外出应特别注意皮肤防护,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中,可采取一些屏蔽阳光,尤其是UVA和UVB的措施,以减少光敏反应的发生。如出现光毒性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具有光敏感作用的药物,改换其他治疗原发疾病的药物,并去皮肤科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您可别小看了以上这4点,夏季突发急性心梗的患者很多都是“败”在了这些细节上。千万别拿自己的身体去试验,快告诉身边的家人、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