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素描|連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動作巨星

在好萊塢大紅大紫的英國演員們,上銀幕之前的第一步,絕大多數要去莎翁劇的舞臺上歷練一番;美國演員想成名,求快的可以爭取去演受期待的商業大片,上世紀流行與名導合作,本世紀流行演ip系列電影,賣座的話就能紅得發紫。當然也有那種特別牛、不同尋常的演員,從文藝片、小眾片起家,先憑演技實力征服業界,而後轉戰商業片賺錢(比如斯嘉麗·約翰遜)。

但連姆·尼森就比較厲害了,他的演藝之路開始的很被動,成名非常晚,接著就差點瓶頸,中途又紅得很突然,然而他又確實不是那種粉絲遍地的巨星。他不是毯星,不是那種成天發ins發推和迷妹迷弟互動的網紅巨星,也不能算是炸裂的演技派,至今為止很難被定性,可說是性格演員。但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無論是說他的演藝事業,還是他本人的性格,最合適的大概就是“不鹹不淡”(沒有貶義)。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連姆·尼森

大約因為他是北愛爾蘭人,他既不是莎翁劇出生的正統英倫演員,擁有穩紮穩打的舞臺劇功底,也沒有那麼好命,從一開始就被哪個大導相中去演文藝片。1952年生人,28歲才走上電影之路,履歷表上最早的從影經歷是一部中古世紀騎士傳說的電影,講亞瑟王的史詩電影。騎士,換個現代點的詞就是,硬漢。之後的《國王與怪獸》、《叛艦喋血記》(梅爾·吉布森版)也都是類似的戲路,硬漢。

可是當硬漢呢,連姆·尼森又太高了(6英尺4英寸,換算一下,大概1米93),太帥了點,氣質也不夠豪邁。總之,不是太像,比較像個搞學術的(在演電影之前,他確實當過教師,然而他也當過拳擊手)。但是他還是逐漸開始接演一些電影和英劇,可能還是因為他相貌堂堂吧,不僅在英倫三島圈了一波粉,大洋彼岸的好萊塢也開始對他感興趣,當然這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演完《黑暗時代》,他和當時一個女明星戀愛了,這個人就是海倫·米倫。

海倫·米倫年輕時是一位尤物。前陣子連姆叔和海倫·米倫一起參加《諾頓秀》,透露他第一次在《黑暗時代》片場見到海倫·米倫,看她款款而來直接被她美呆了。那部電影對他來說是個奇蹟:“想想看,你穿著中古世紀的衣服,彆著佩劍,披著鎧甲,然後,你還能跟海倫·米倫談戀愛……天哪,還有什麼比這更棒的事呢?”倆人分手之後,連姆叔也一直表示很感激海倫,他能快速進入電影行業,海倫給了極大的幫助。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連姆·尼森和海倫·米倫一起參加《諾頓秀》

說來很有趣,演戲似乎是連姆叔情商早慧的象徵。在他11歲的時候,初次接觸表演,是參加了學校的話劇演出,但真正讓他有勇氣站上舞臺,是因為當時劇團裡有個他覺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很多年以後他都記得,說人家唇紅齒白很是可愛。還是因為情商高,和海倫·米倫的戀情幫助他迅速地走上了演藝之路。但真正讓他在好萊塢一戰成名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這部電影非常神奇,不僅改寫了連姆叔的命運,也讓他日後再和拉夫·費因斯合作時,兩個人都覺得怎麼演怎麼彆扭:“2010年我們在《諸神之戰》中重逢,我們發現自己對著對方就很難入戲。於是我只好盯著他的額頭說話,他也盯著我的額頭說話。一旦我們彼此不小心對視,我們就會感覺自己真蠢。後來我們又一起演了《諸神之怒》,那甚至更窘迫。因為我們倆早在某部電影裡,就在對方面前表露過自己深刻得多,也暗黑得多的一面。”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辛德勒的名單》劇照,拉夫·費因斯和連姆·尼森

斯皮爾伯格導演也蠻有趣的,上世紀,他有個癖好,挑演員喜歡挑不知名的(這一點和同樣是新好萊塢導演的馬丁·斯科塞斯就很不一樣,馬丁喜歡有固定合作的演員),一方面是因為上世紀的明星制度很發達,他怕演員的名氣會蓋過電影本身,給電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他這樣做當然也可以給更多新人機會。但他找上連姆·尼森,好像還多了一層想法。有次採訪的時候,記者對連姆·尼森說,他在採訪斯導的時候,斯導說:“我想找一個不太有名,但是女孩子一看就很容易淪陷的那種男演員。”連姆叔還是那副不鹹不淡的樣子:“是嗎?他從來沒這麼跟我說過。”

實際上,連姆叔從來不覺得自己長得有多帥,他只是偶爾有點小自戀,愛開玩笑:“我從來沒覺得自己長得帥——雖然魅力驚人,但就是不帥啊。”大約真得不是美貌掛的,劇本又挑得很偏門,演藝之路也起步太晚,連姆叔41歲才因為《辛德勒的名單》在好萊塢站穩腳跟。接著他又開始慢吞吞地接演文藝片,繼續不鹹不淡。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即使是在銀幕上,他連情緒激動的時候都存有幾分剋制和收斂,無論是《辛德勒的名單》裡的辛德勒,《傲氣蓋天》裡的叛軍指揮官邁克爾·柯林斯,抑或《金賽性學教授》裡的金賽,你看不到過激,看不到瘋狂,只能找到一點被他藏於溫吞中的人性的微弱閃光。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金賽性學教授》劇照

他是個過於溫和的人,在他身上看不到身為演員的“瘋勁兒”。“我太太說我太心平氣和了?是的,要讓我生氣,可是要下好大一番功夫的。”太太、兒子、同劇組的同事,大多數時候他都在談論這些,話語間夾雜著認真的玩笑話。比如,他說,他對於很多事總是因悲觀而充滿猶豫,而他太太娜塔莎·理查德森則是個積極樂觀分子,“一個杯子裡裝了半杯水,我總是說‘有一半是空的’,而她總是說‘有一半是滿的’。我們是非常互補的兩個人。”

再比如,他後來成為“營救之王”,拍了那部著名的《颶風營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但他當時的想法是“我以為這部電影連院線都不會上……你知道,就是發行個DVD就得了的那種電影”。那年他已經56歲高齡,他很懷疑,誰會要看這種“中老年人動作片”?套路也太簡單了點,就是個大叔救女兒的故事。年輕的時候走硬漢道路不是沒走通嘛,現在都一把年紀了……心裡這麼想著,他卻美滋滋的:“我心裡就盼著這樣,才來演的。我沒多少機會演這樣的電影,但我卻可以享受一下演動作片的待遇,比如花三個月時間,在巴黎接受特訓。誰也想不到我會去幹這些。”他盼著一切悄悄發生。然而,《颶風營救》卻造成了極大轟動,不僅上了院線,投資2500萬,票房竟超過2.5億。他比任何人都吃驚:“我實在是太尷尬了,人們開始源源不斷地給我送來動作片劇本……”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颶風營救》劇照

2009年,眼見著連姆叔事業要再攀高峰的時候,連姆叔的太太娜塔莎·理查德森因滑雪重傷腦部,造成腦死亡。他們有婚前協議,任何一方如遇意外事故身亡,希望能捐獻器官。連姆叔依照協議捐獻了太太的三個器官,葬禮辦完他就又回到了片場,繼續拍攝工作。好像什麼都沒變,他工作非常勤勉,似乎不受影響;然而又確實有什麼事情悄然改變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沒有在採訪中提起過太太,一手當起了單身父親,將兩個兒子帶大。

太太剛去世沒多久,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再次和奧斯卡影帝擦肩而過。一方面是劇本改動,他適應不了,一方面是太太過世,影響了他的感覺,《林肯》那個劇本,他為這個角色籌備了四年,作為林肯總統的頭號粉絲,說放棄就放棄了。斯導一開始非常不理解,好在後來找上了丹尼爾·戴·劉易斯。但連姆叔也並沒有對此多可惜:“丹尼爾演得非常好,但是那個劇本真的不適合我,我想看到更偏正統傳記的劇本,如果以後還有那樣的劇本來找我,我還會再演的。”

素描|连姆·尼森:一不留神就成了动作巨星

連姆·尼森、娜塔莎·理查德森和艾倫·裡克曼

2013年,CBS的記者到他家去做客採訪他,他指著房子對記者說:“我和塔莎(娜塔莎的暱稱)就是在這裡舉行的婚禮,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是他重新在媒體面前提到妻子。記者問他,當一個單身父親一定很不容易吧,他說他挺好的,因為有件事兒子們讓他觸動很大,娜塔莎去世後,他的大兒子問弟弟今年幾歲了,大概是想和弟弟說些他們長大了之類的體己話,沒想到他弟弟回答:“13歲,就是這個年紀我失去了媽媽。”連姆叔很感動:“他那樣子就好像在說,我13歲就沒了媽媽,你看連我都沒問題,你也會沒問題的。”

連姆叔的工作仍然很忙,在拍《颶風營救》第三部的時候,他的片酬已經漲到了5000萬美金。他自詡自己是“working class”(工人階級)出身,父母都是“very very working class”,如今這個片酬讓他偶爾覺得不真實,還有太太走了,有時候也不像是真的。這種感覺很複雜,他養成了一些習慣,來讓自己的生活感覺不那麼飄忽。比如,他會隨身攜帶一種英國紅茶的茶包,哪怕是上餐廳吃飯,他也會麻煩服務員幫他用這個茶包泡茶。他也沒有再和新人約會,繼續打光棍,兒子們都長大了,他也老了,有些事已經成了習慣。只是這動作片,真得要演不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