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買房時這些小區環境選擇誤區要避免!

在買房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對小區的環境十分重視,因為小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居住的舒適度,一個好的小區環境也將直接影響大居民的居住心情,但是在小區環境上買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周圍綠化好,小區的環境就好,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一個環境好的小區並非僅僅這樣,要選的一個環境良好的小區,這三大誤區要避免。

買房時這些小區環境選擇誤區要避免!

一、環境=綠化率

一般,小區的綠環率應不低於33%,這樣居民才住的舒適,但是小區環境包括的內容並非這一點,它還包括綠化硬質鋪裝,圍牆、大門、活動設施,各種指示標牌、水景、浮雕、雕塑、燈光設施、音響設施等,而這些內容又必須與住宅建築形成一個有機的聯合體。

就綠化而言,也不單單只是綠這麼簡單,需要考慮的方面還有很多,包括喬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冠木的適當配植以及與四季相適應的種植方式,而對於硬質鋪裝及活動設施來說,應充分考慮其使用功能,如無障礙設計就有規範的嚴格規定,藝術品的陳設則要更多考慮其文化涵義和藝術品位。

二、過多追求環境個性

小區內的各項設計,應該以為人民服務這一目的為宗旨,而不應該過於體現某一處的個性特點,小區內環境設計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給人以一定的視覺衝擊,但是這些一定要在為居民服務這一點的基礎上來設計,形成既獨立存在又集中有序的畫面,這樣才是一個環境良好的小區的體現。

西方在城市公共環境的設計中有許多不朽的典範及相關理論,而東方則在造園藝術中有著獨到的意匠,同樣都是美的生活圖景。當今的環境設計應博採眾長,繼承傳統來為今天的生活很好地服務。

三、小區景觀“中看”就行

住宅小區裡的景觀不只是供居民觀賞的,它必須與居民的休閒活動相匹配,也就是說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夠實實在在地使用這些景觀設施,比如小區的集中空地做出高低錯落的構築物應該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動空間,以滿足不同活動的使用要求,開闊的場地可以供居民集體晨練或舉辦群眾文娛活動,而相對隱蔽的小空間則可以給居民提供閱讀、交談的場所。所以說景觀不僅是給人看的,同時也應該是給人用的,還應具有舒適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夥伴們,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59買房,每天都會有最新的房產資訊與房產小知識,讓你時時關注,有什麼的不懂的就可以在公眾號中,或是文章下面留言問小編,可以和小編時時談論、溝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