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农村学校美育“补短”须“三管齐下”

自北京市教委开展高等学校、社会力量支持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以来,不少专业院团与艺术家投身其中。中国东方歌舞团与来自顺义区、密云区、怀柔区的4所小学日前签署《美育发展项目合作协议》,多位艺术家将走进农村学校开课,把“东方舞”带到小学生身边。(6月5日《北京日报》)

当下,农村中小学美育落后,一直是一个教育“短板”,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美育科目对升学影响不大,老师家长学生不太重视;学校缺少基本的美育教学设施和设备,美育师资不足,老师专业素质不太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也和城里学生有较大差距等。

然而,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未来人才竞争是全面竞争,美育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基础素质。我们不应该让农村中小学生输在基础教育起跑线上。给农村中小学校美育“补短”,非常必要。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对新时期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指出,“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2016年,教育部启动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分批次与各省(区、市)签订备忘录。

此次中国东方歌舞团组织多位艺术家走进农村学校开课,为农村学校美育“补短”,能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美育专业师资不足的现状,促进学校美育发展,应该大力肯定。

然而,农村中小学校美育“补短”,光有艺术家“客串”还不够,必须政府部门发力,“三管齐下”。

一是地方政府真正重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建设,着重做好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升美育老师工作待遇,使农村中小学校拥有更多优秀的美育师资人才。

二是地方教育部门发挥农村中小学校美育主渠道作用,开展中小学美育素质测评,把测评结果纳入校长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学校及老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对美育老师工作综合评价,在评优晋级、专业培训等方面,让美育老师享有和语数等老师同等待遇,对教学实效突出的优秀美育老师予以奖励,调动美育老师工作积极性。

三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为农村美育老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多开展美育老师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引导其探讨好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优质美育课堂,让更多农村学生享受更好美育熏陶。(本网评论员 曹灿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