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陳圓圓到底是怎樣人物?

解強強


現在人們講起陳圓圓,總是糾結於她秦淮名妓的身份,以及與崇禎、吳三桂等幾個男人間的風流韻事。其實,陳圓圓是個出身低微的悲情女子,被捲入政治漩渦後,像貨物一樣被轉來贈去,最後成了人們眼中的紅顏禍水。

陳圓圓原來姓邢,名沅,是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父親是個走街串巷的貨郎。母親早亡,被寄養在姨夫家裡,所以跟著姨夫姓陳。

第一個真正走進陳圓圓心裡的男人,是冒闢疆,她們倆算得上是一見鍾情。當時冒闢疆從南京回如皋老家,路過蘇州時特意經人介紹去見了陳圓圓。其時倆人都算是名人,冒闢疆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陳圓圓是梨園名角。

後來倆人私定終身越好來年迎娶,結果是冒闢疆因家中有事玩去了幾天,陳圓圓被一個叫田弘的國舅看上,被強擄去了京城作為禮物獻給了崇禎皇帝。但正碰上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鬧的很兇,崇禎天天心煩的要死哪有心情玩美人。將陳圓圓留在宮裡住了幾天就打發回去了。

後來,田弘為了巴結吳三桂又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對陳圓圓還是不錯的,享受一段時間後將她放在家裡,自己帶兵守邊關去了。哪知李自成攻破北京、俘虜了吳三桂一家,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自己玩過之後獻給李自成。這才有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

趕跑了李自成,陳圓圓又回到了吳三桂身邊。後來陳圓圓隨吳三桂到了雲南,關於她的結局有多種說法,比較流行的有說她年老色衰後被吳三桂拋棄,孤苦終老。也有說她到了雲南後就落髮出家當了尼姑。

自古紅顏多薄命,這話用在陳圓圓身上很合適,她一個弱女子身不由主,只能成為男人們的玩物和禮物。


南京老張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家中新喪,已經冷清了半個月了。陳圓圓那悲傷的老父親每天都在以淚洗面。他白天沉默寡言,躲避著人群,晚上則被噩夢驚醒。他已經決定將陳圓圓過繼給姨母陳氏。

父親囑咐她要聽話,要懂得察言觀色,千萬不要惹姨母不高興。陳圓圓點點頭,她站在門口,回頭望了一眼家裡。家中陳設破爛不堪,隱沒在黑暗中的床板似乎冒著一股子酸澀的陳舊氣息。

與父親告別後,她便跨入了姨母的家門。可是,剛進門沒多久,她就被賣到了妓館。她早就該想到是這個結局。

姨母為人和善,但是她缺錢,她要養活一大家子,一個外姓的女孩就算是跟了她,改姓陳,終究還是個累贅。

妓館裡,都是客人。每到晚上,皓月當空,整個院子裡熱鬧非凡,每個角落都充斥著咿咿呀呀的說話聲。有些是情人的親暱,有些則是客人與姑娘們的調笑。淪落紅塵的意思,大概就是淪落為客人手中的玩物。

要在風月場上拔得頭籌,必才藝高絕,扣人心絃。可如果要出了這風月場,還需要遠見卓識。

她經常站在迴廊上,看客人們魚貫而入。多數客人的臉上都有一副朝生暮死的模樣。在這末日時代,清軍入關,明軍節節敗退,人人自危,卻還有那麼一群人,整日出入妓館,不愁明日。

可是,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其中的一份子,提供娛樂,讓人沉溺其中,鼓勵他們不思進取。

“圓圓?”

樓下有人叫她。

她起身抱琴,緩緩下樓。她在小巧玲瓏的屏風前坐定自顧自地彈唱起來。席間有人說她的裙子很美,像是孤鸞翩翩飛入煙霧。她彈唱了半晌,又聽到席間有人脫口而出“欲仙欲死”這個詞。

她當真有如此力量?她側頭,迴避眾人目光,將上一秒新存入記憶裡的客人重新回憶一遍。竟沒有一個稱得上頂天立地的。

她這才藝雙絕的名頭,難道只能吸引到這些為躲避戰亂,每天在此花錢如流水的凡夫俗子?

她起身鞠躬答謝,之後便上樓了。

回到房中,她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冒闢疆,一個家財萬貫但仕途無望的風流才子。或許他願意施以援手,將自己從亂世紅塵中解救出去。

歌姬的生活雖然富貴,不愁吃穿,可也總是不安穩的。她所知道的很多名妓都找到了自己的靠山來安度一生,有的是依靠上流社會的妻子,有的則是依附於另一個名妓,這種陪伴能獲得一定的金錢收入。

她的未來是否也要淪落到如此地步?

她不想。所以,她決定明天就出發,去會一會這冒闢疆。

她與冒闢疆初遇,是在半塘。她為冒闢疆及其友人表演歌藝,席間每個人都如痴如醉,一直鬧到四更天。要不是暴雨落下,可能要玩通宵。她見冒闢疆拉了拉她的裙襬,於是說,“光福山的梅花像冬天的萬傾凍雲,你願意與我一起觀賞嗎?”

冒闢疆說他不宜久留。

她眼裡滑過一絲驚恐。“你從南嶽歸來,我會在桂花林裡等你。算算日子,你八月就可以到了。”

後來,冒闢疆如約而至,先是聽說她被掠走了,後來又聽說被掠走的是假的陳圓圓。兩人再見時,她把話直接說了出來,“我想要逃出樊籠,挑一個好人嫁給他。”她又說,冒闢疆是值得仰賴的人。

冒闢疆始終推推搡搡,陳圓圓只好說,“先生只要有意,不拋棄我,我立誓等你回來,忠心不渝。”

冒闢疆回答說,若如此,我可與你訂約。

陳圓圓很高興,又說了許多。

然而,這約剛定下不到一年,她再次被掠走。而她等候冒闢疆時寫的很多信也石沉大海。

她跟著那些強盜似的達官貴族們一路顛簸抵達京師。

這一次帶走她的,是宮裡的人。

走了半路,她才知道掠走她的目的是為了給崇禎皇帝解憂。李自成的闖軍愈發氣盛,讓皇帝寢食難安,國丈憂心皇帝龍體,想盡辦法討好,隨後派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來江南尋美女。尋誰呢?當然是名震一時的陳圓圓。

一路上她心裡犯嘀咕:一定是出了下下策,才找上她。

劇照

進宮後,她被安排到皇帝的寢宮,不久便被趕了出來。原因是皇帝心煩意亂,沒心思與美女繾綣。她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心灰意冷。果然估計的不錯,出了江南的紙醉金迷地,出了妓館的音歌燕舞城,她便什麼都不是了,就連才藝也成了遭人唾棄的累贅。

這一路顛沛流離,她算是見識到了京師的荒亂。在她的印象中,整個京城可謂亂作一團。皇帝整天憂心忡忡又毫無頭緒,臣子們一天到晚在籌謀自己的後路,那一邊闖王李自成與吳三桂越發擁兵自重。肅穆的京城被包圍在火燒眉毛般的支離破碎之中。

人人都在謀生存,她一個小女子想要活,該如何?

陳圓圓想到了。她找到田弘遇,“此時正值遠近崩心之際,應該結交一名將帥作為後援,最佳人選當屬吳將軍。正巧他奉召入京,可結交。”

田弘遇很為難。在此時結交殺伐之人,很容易引起皇帝的懷疑。

陳圓圓想了一下,“聽說吳將軍一向仰慕田府歌舞,何不以此納交於吳。況且靡靡之音,本就容易惹禍上身,皇帝不會懷疑的。”

田弘遇同意了。

沒過幾天,田府上就多了一出夜宴吳三桂的好戲。席間,田弘遇與吳三桂暢飲,聊天。陳圓圓歌舞笙簫,引人側目,絲竹聲太響,她實在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她不斷地觀察兩人,試圖讀懂他們的唇語。

劇照

宴席過半,她確定自己已經贏了。吳三桂的眼睛就沒離開過她。但她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究竟該努力到何種程度,男人才肯在這兵荒馬亂之際保她一世安穩?她知道,這個要求本身已經很過分了。

她見吳三桂起身,準備告辭,心提到了嗓子眼兒。這一局是雙贏,不,是你贏,我輸,可千萬不要出差錯。

田弘遇問“設寇至,將奈何?”

吳三桂看了她一眼,直率的說,“公能以圓圓見贈,公無恙,國亦無恙。”

吳三桂拉起她的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當天夜裡,宮中傳來嚴召讓吳三桂出關,他想帶陳圓圓同行。可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當時在京都理御營,他擔心皇帝知道陳圓圓的事,就決定將她留在自己的父親身邊。

陳圓圓不知該如何是好。吳三桂也沒看出她的心思,只是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這一次,她也沒心思寫信了。要是等不來吳三桂,她就自行了斷。

劇照

如今國破家亡,到處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像她這樣的人,有名頭,沒有歸宿,容貌老去後,誰都不會待見的。

吳三桂剛出了山海關,便聽說京城已經陷落,便收兵先回山海關。

李自成闖進宮內,宮人們走的走逃的逃。李自成問太監,“這宮裡三千佳麗,為何沒有一個國色天香之人?”

太監一聽,這是嫌棄宮裡的娘娘們長得不好看麼。

為了不讓李自成看輕自己,太監趕緊說,“有一個陳圓圓,絕世所希。”

李自成問:“在哪兒?”

“將軍出關,圓圓留在府內,今在吳襄處。”

李自成闖進陳圓圓的住處,霸佔了她。他也顧不得陳圓圓是誰的人了,決定逼吳襄寫一份勸降家書,派人帶四萬兩白銀與家書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

李自成

吳三桂看信時,信使在一旁煽風點火,弄得他信了書中所言,以為父親真的與李自成同流合汙了。他立即統兵入關,一路上,他派細作前去考察。每次細作返回所報告的情況都與李自成說的完全不同。與此同時,吳襄也派了手下把真實情況告訴了吳三桂。

吳三桂知道後,氣不打一處來,發誓要與李自成決一死戰。

細作再次返回,吳三桂問:“那麼,如今陳夫人(圓圓)尚在府內?”

細作回答:“賊得之矣。”

吳三桂聽了,怒不可遏。

一瞬間,他竟然被侮辱了兩次,一次是被騙父親已經招降,一次是李自成霸佔了他的新歡。

他怒氣沖天。可是,要打敗李自成,他需要幫手。

他想到了多爾袞。

多次催促進兵無效之後,他只好親自去見多爾袞。剛見面,吳三桂請求多爾袞借他十萬清兵為朝廷雪恥。

多爾袞不答應,說是借了兵力,若擁兵自重,以後該如何?

吳三桂正在氣頭上,沒說什麼。

他唯恐夜長夢多,於是第二天清晨便披頭散髮穿著孝服去見多爾袞。剛見到了多爾袞,他便一跪不起,痛哭流涕,多爾袞權衡許久,終於將十萬清兵借給了他。

四月末,李自成的軍隊抵達山海關,與吳三桂展開了數次激戰。期間吳三桂失利多次。多爾袞向他建議,如果想打贏這場戰鬥,吳三桂與清軍必須結盟。吳三桂懂他的意思,於是按照滿族習俗喝了血酒,割發稱臣。

隨後,阿濟格與多鐸率兵向李自成發起突擊。李自成敗退。吳三桂想直接回京,但多爾袞命他繞過京城。多爾袞的目的是拿下全中國,建立清朝,而不是恢復明朝。

吳三桂無奈,只好聽從。

他私下裡派部下去找陳圓圓,搜遍了整個京城才終於找到了她。

終於見到了吳三桂時,她流離失所已經數月。

她倍感交集,以為她再也見不到他了。

他告訴她,自己成為清朝的臣子。

她愣了一下,但還是很高興。他沒有死,就好。這樣已經足夠了。

順治時期,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他帶著陳圓圓南下,一路抵達昆明。

為了她,吳三桂建起了亭臺樓閣,設計了無數曲徑通幽。從住所往外看,是一片清幽的湖水,水面上是新栽種的細柳。兩隻木船被栓在湖邊上,幾隻野鴨正在那邊吃著不知從哪裡聚集而來的浮萍。

她仔細看了,還有鴛鴦戲水,白鵝展翅。

此時的吳三桂很想立她為王妃。他已經向她提了無數次了,她一直沒答應。在名妓的圈子裡,一個女子無論如何妖嬈嫵媚,如何的多才多藝,也是做不得正室的。她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如此。

吳三桂

在吳三桂身邊,她還是希望能成為他的情人和朋友,因為這兩個角色是她最熟悉的。並不是說她有很多做情人的經驗,而是她擔不起妻子的名頭。

在王府裡,她經常為他唱歌,為他譜曲。但他公務太繁忙了,每個月能陪她的日子也不過幾天。他要訓練小兵,還要管理王府事務,最重要的還有他心裡的反清復明的想法。陳圓圓知道他一直都有這個念頭。

他現在被老百姓叫做反賊。文人還為他寫了首詩叫做《圓圓曲》,說他背叛明朝為清軍入關立下汗馬功勞,是為了她。當真是,拐著彎兒地罵他,也把她給罵了。

府裡的日子清閒卻也寂寞。

他不來,她就等,天長日久的等。

在外,他自視天高皇帝遠,驕縱跋扈,擁兵自重,四處修建鹽井,籌措錢財。生活上也開始驕奢淫逸,府中上下每隔幾天就要出現一群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後來,他娶了正妃,冷落了她。

他曾對她說,吳應熊進京當額駙,實際上是做了清庭的人質,他很不甘心。

如今,在她眼裡,他的不甘心根本就是違心之語。他不過是想找個藉口,起兵反清罷了。

她不知道這樣下去,還會出現什麼情況。

陳圓圓墓

自從有了正妃後,她與吳三桂的感情也淡了許多。他老了,依舊是金戈鐵馬,鶯歌燕舞。她呢,老了便什麼都沒了。此時她依然在他的照拂下生活,但她還是選擇了獨居別院,專心禮佛。

她在為自己祈禱,也為他祈禱。

不久,康熙起兵南下,攻破昆明城,殺了吳三桂。

他去世的消息傳來,她哭了。

十多年後,她追隨。

為數不多的傳記裡,陳圓圓要麼被描繪成亡國妖孽,一邊被捧,一邊被罵,要麼被說成是被男人搶來搶去的低智商的木偶型才女。

然而,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亂世中為自己找尋出路,無可厚非。

用美色贏得別人同情的那一刻開始,她就知道這一刻不會長久。

她要的,不過就是別人一時的同情與愛憐。

於別人而言,這一時興起的情慾只是隨心而為,可有可無。

於她而言,卻是救命稻草,一生只有一次。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陳圓圓是著名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才藝名伎之一,所以色藝雙絕自然是不用說的。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不論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秦淮八豔”這個稱號,都是小說雜記中的記載,是對真實歷史演義過的,所以這件事也只能當“小說看看”,並不是真實的歷史記載。

那麼它原本是怎麼樣的呢?

根據歷史記載,陳圓圓本身是江蘇武進(現常州)人,出生貨郎之家,由於父母早亡便由姨夫收養。當然了,那個時代的女孩子,從小孤苦恰逢戰亂,為了讓陳圓圓有份生計可以活下去,所以她的姨夫就把陳圓圓賣給了戲班子。

《霸王別姬》相信沒有人可以陌生,其中由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說白了就是陳圓圓的翻版。隨著年齡的增長,天資聰慧的陳圓圓不僅出落的像朵秋水芙蓉,其戲藝精湛更是名動江左。也正是如此,當時的文學家餘懷在其《板橋雜記》中記下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位當世名妓後,後人又添加了陳圓圓以及另一位傳奇名妓柳如是,統稱為“秦淮八豔”。

長的好看,又有名氣,偏偏身份卑微無自保之力,其實不用說我們都可以猜到陳圓圓的一生是怎樣的了。先是被江陰富二代貢若甫以重金贖陳圓圓為妾,正妻不容又被趕;接著又遇到了不守信用的渣男冒襄,最後被崇禎帝田妃的父親田宏遇搶到了京城。

進京之後,陳圓圓自然成為了田宏遇的家妾。之後吳三桂受邀田府做客,一眼看中陳圓圓,於是陳圓圓就輾轉到了吳三桂府上。


其實整個陳圓圓的歷史基本就到此為止了,之後關於陳圓圓的記載則多數都為演義,可信度並不太高。而講述“衝冠一怒為紅顏”這件事的《圓圓曲》,是明末清初的諷刺詩人吳梅村所寫,為的就是諷刺吳三桂賣國的事件,並不是事實。他還寫過一首詩叫做《清涼寺贊佛詩》,說的是順治為了愛情當和尚的事,可以說同一個套路了。


三觀粉碎機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優,“秦淮八豔”之一。

陳圓圓自幼淪落風塵精通音律、詩詞、話術、房術,古代那種地方都是文人、有錢人才能消遣得地方,那時候從事三陪職業還真不是一般、二般人能幹的了得,必須經過嚴格的文化知識、音樂、繪畫、演講、體操培訓,畢業後的學歷相當於今天藝術類院校本科。秀才相當於文科大專、舉人相當於文科本科,翰林院學士相當於博士。

看官們,看到這陳圓圓的學歷你是不是已經跪了啊?今天的藝術畢業生有幾個具備這整體素質的?

您先羨慕嫉妒恨著,聽我接著嘮:崇禎末年,陳圓圓被一個叫田畹的人搞到手(不是花錢贖身,是擄掠)他為了巴結吳三桂將圓圓送給吳三桂做了小妾。三桂兒是個大老粗啊,自幼在軍旅摸爬滾打的他哪見過這麼大一個美人兒啊?更何況,人家那學歷就嚇死他。就比如今天一個暴發戶娶了個國際影、視、歌、舞四棲大明星一樣,祖墳都冒了青煙啦。自從得了圓圓,吳三桂兒做夢都笑抽了,那個愛啊是捧著都怕化了,一天不抱著都怕跑了。什麼?想象不出來?這麼說吧,就像咱屌絲突然有一天娶了蒼進空是什麼感覺?陳圓圓甩蒼井空十條街!這麼說有感覺了吧?

您說,就這麼一個大美人,大才女撂誰不得心尖兒寶貝兒的寵著啊,可不曾想,三桂兒這還沒興奮幾天哪,李自成進了北京,這老哥比吳三桂還沒見過世面,一聽怎麼著,京城裡居然還有這麼個仙女,立即派人“接”進宮,李自成一邊摟著圓圓,一邊對吳三桂他爹說“老吳頭,去給你兒子寫信,叫他投降!”山海關那頭,吳三桂看了老爹的信馬上起身趕往北京請降投降,可走到一半,家丁來報說:“公子啊,夫人被闖賊掠走啦”三桂兒一聽就跳了腳啦,他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罵,哭一會兒罵一會,估計最北方、南方的國罵都罵遍。哭完、罵完,一想,不成啊?我這沒用啊,打?憑自己力量打不過,乾脆向後金借兵報仇吧!“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一首《圓圓曲》為我們演繹了那個戰亂年代的愛情故事。

關注醉仙一品聊天下,與您暢聊天下大事


醉仙一品聊天下


“衝冠一怒為紅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愛情故事。自古才子配佳人,英雄難過美人關。吳三桂和陳圓圓就屬於英雄和美人。



陳圓圓什麼人?一個大美人,一個弱女子,一個可憐人。生逢亂世,淪落風塵,冰雪聰明,色藝雙絕,命運坎坷,過的是顛沛流離的生活。曾經情定大才子冒闢疆,卻是有緣無分,無意成全了好姐妹董小宛的心願。



她想去哪裡,不是她能做主的,就如浮萍,隨波逐流。被當作禮品送來送去、奪來奪去。幾經流轉,後來與吳三桂團聚,終因年老色哀而愛馳。晚年蠻淒涼的,這一生都沒過幾天幸福的日子、安定的生活。

冒闢疆贊她:“婦人以資質為主,色次之,碌碌雙鬢,難其選也。慧心紈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則獨有圓圓爾。”可見陳圓圓的氣質、品性方面是極好的。



吳三桂是何人,怎麼說也是一個頗有政治頭腦的人,是一個驍勇善戰的軍事人才。衰弱的明朝,目光短淺的農民軍,實力強大的清兵,局勢一目瞭然。

吳三桂權衡利弊後,心中自有主意,擇良木而棲。至於“衝冠一怒為紅顏”一說,是因為當時吳三桂的家眷,包括陳圓圓,都被李自成劫持了。於是,吳三桂也找到了這樣一個理由,順理成章地迎清軍入關,對抗李自成,不至於落得滿身罵名。


一抒己見


此名妓美貌絕倫 征服4男:2才子 2戰爭狂人 間接攪動1場戰爭

原創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325期:文/冰島啖冰 圖/歷史小妖精)我國古代的不少朝代都出現過所謂的紅顏禍水,最著名的有妲己、褒姒、楊貴妃等,她們往往以其絕世容顏毀掉一個王朝,比如妲己,禍害掉了大商;或者帶來一場戰亂,比如楊貴妃,間接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大唐由盛轉衰。不管她們是否真的造成了這些禍端,但確實坐實了紅顏禍水這個名號。

今天說的也是位著名的紅顏禍水,不過對於她,我們不能簡單地給予否定或者謾罵,因為她自始至終都是被動的,她不像妲己那樣有什麼目的,也不像楊貴妃那樣去軟化唐明皇,她只是想活出自己,卻被別人塑造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紅顏禍水的代言人。她沒有什麼明確想法,似乎稀裡糊塗就征服了兩位被後世稱為《紅樓夢》作者的大才子,又征服了兩個不可一世的戰爭狂人,從而攪動了一場關乎一個民族死生存亡的戰爭,最後又成就了一篇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長篇敘事詩的千古名詩。這位女子究竟是誰?她究竟是不是紅顏禍水?且聽小編細說。

也許有讀者已經猜出來了,她不是旁人,就是明末著名的煙花女子,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要說陳圓圓其人,在八豔之中,其節操不如柳如是、寇白門,其剛烈不如李香君,其清純不如董小宛,其才氣又不如顧橫波、馬湘蘭、卞玉京,她是八豔之中最差評的一個,但就是這位,令當時的數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不能釋懷,你爭我奪,並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還有一點,她直接違背自古紅顏多薄命的“邏輯規律”,出奇的長壽,活了73歲(其他七豔人均壽命不到40歲),不能說不是一個奇人!她終究有什麼奇特之處?還得先從兩位文人說起。

近年來,關於《紅樓夢》作者的問題又被炒的沸沸揚揚。原先由胡適、周汝昌等提出的曹雪芹說已經岌岌可危,又出現了多種說法,比如有曹頫說,有洪昇說,有脂硯齋說,但最近最為火爆的是冒闢疆說和吳偉業說,而後面這兩位就是本文中要說的被陳圓圓征服過的兩位大才子。冒闢疆和吳偉業,光聽這名字就非尋常之輩,一個要開疆闢壤,一個要創立偉業!不錯,這兩位都是明代末年鼎鼎大名的才子。

先說冒闢疆,因為在當時他的名氣在民間似乎更大一點,而吳偉業則在官方名氣很大,就從民間說起吧。冒闢疆(1611-1693),名襄,字闢疆,江蘇如皋人,他曾拜當時復社領袖錢謙益門下,成為復社四公子之一,又號稱南明憂天下四大公子之一,江南第一才子等,他文采風流,儀態不凡,又有當世第一美男之稱。冒襄出生在一個世代仕宦之家,10歲能詩,14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並由當時的文苑巨擘董其昌為其作序,董其昌視之為初唐的王勃,足見其才。

但他時運不濟,六次鄉試,六次落第,僅兩次中副榜,連舉人也未撈到,便開始縱情于山水風物、煙花柳巷之間,是當時秦淮風月場的常客,秦淮八豔中有兩位與其有親密關係,即陳圓圓與董小宛。本來他先結識董小宛,雖對董小宛很賞識,但還沒有上升到愛情的高度;到結識陳圓圓時,立馬為其傾倒,並與其訂立婚約。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今江蘇常熟人。陳圓圓出身於貨郎之家,母親早亡,自幼寄居姨夫家,從姨父的姓“陳”。她自幼冰雪聰明,天生麗質,色藝俱佳,小小年齡就豔驚鄉里。後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她善演弋陽腔戲劇,旋即成為梨園名角,引爆當時的演藝界,被認為有大家風度。後來冒闢疆形容她的演唱:“如雲出岫,如珠大盤,令人慾仙欲死”。陳圓圓一時名動江左。話說冒闢疆與其訂立婚約之後,由於父親調動等家事被耽誤了,等他再來找陳圓圓時,她已被外戚(崇禎帝田妃之父)田弘遇劫奪入京。冒闢疆失去陳圓圓後才又選擇了董小宛,不提。

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後,在皇帝跟前失寵,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亂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結交當時聲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吳三桂。田弘遇曾盛邀吳三桂赴其家宴,在家宴中吳三桂看中了色藝俱佳的陳圓圓,遂納為寵妾。隨後吳三桂因鎮守邊關,便留陳圓圓在家(以當時情景看,這個老吳還挺職業的,沒有帶寵妾到軍隊駐地)。

不久,李自成率大軍進京,大明亡。但大順軍進京後,李自成縱容軍中兵士燒殺搶掠,其麾下名將劉宗敏便掠走了陳圓圓。劉宗敏是李自成麾下第一名將,驍勇善戰,曾數次救闖王與危難之中,為李自成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是位不折不扣的戰爭狂人。但他也有居功自傲的弱點,進北京之後就有點不服李自成了,放縱手下搶掠百姓,拷打大明官員,爭相分贓。

比如他命人特別趕製了五千副夾棍,用來逼迫明朝官員們交錢。夾棍上有稜,有鐵釘,凡不從者,必夾碎他們的手足。他還覺得不過癮,又經常動用凌遲酷刑。他在當時不僅殺人無數,又搶掠民女。可他千不該萬不該搶了陳圓圓。本來李自成進京後曾有招降吳三桂之意,但吳三桂聽說劉宗敏搶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後,就對李自成恨之入骨,於是衝冠一怒,依然投靠了清軍,和清軍合兵一處共同對付李自成,這才導致了山海關大戰中李自成的慘敗。接著李自成退出京師,再接著,清兵入關。

從吳三桂的表現看,他不僅是一戰爭狂人,而且整個一戰爭狂魔,不顧民族國家利益,只憑一己得失,引清兵入關,成為歷史罪人。可以說是陳圓圓攪動了這場戰爭。但這事不怪她。她始終是個受害者。說他是紅顏禍水,確實有點冤。按下不表。

再說吳偉業。“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名詩就出自吳偉業的手筆。前面說過冒闢疆在民間名氣比較大,而吳偉業在官方名氣比較響。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江蘇太倉人。他雖沒有冒闢疆那麼顯赫的家世,但也出生於書香門第,也是自小就顯出非凡的文學天賦,14歲時,其文章曾得到大學者復社領袖張溥的賞識,並收留為弟子,傳授博古通今之學,終使吳偉業名冠一時,成為復社要員。比起冒闢疆,吳偉業的仕途可謂順風順水。他21歲中舉,23歲中進士,而且是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接著又步步高昇。

跟冒闢疆一樣,這位才子當時也是風流倜儻,也跟秦淮八豔有著不解之緣。當然吳帥哥也鍾情於陳圓圓。除陳圓圓外他跟同屬秦淮八豔的卞玉京有一段情緣,可惜沒有冒闢疆和董小宛的緣分,他是官場得意,而情場失意。

吳偉業同陳圓圓的相識頗有戲劇性。當時他剛進士及第,正風光無限。在進京赴任途中,他路過崑山拜訪當時的知縣,在宴會上見到了陳圓圓,一時驚為天人,便以準狀元郎的自豪感不自量力地向陳圓圓表達愛慕之心,言下之意很明顯,想永遠據為己有。當時陳圓圓已是相當有名了,也就是比較有身價。管你是狀元還是榜眼,本小姐未必買賬,呵呵。於是故意為難他,便以崑山的環境為題出了一聯讓吳公子對下聯,能對上才可以考慮。上聯曰:“酒坊通河無不利”。

說實話,陳圓圓出的上聯根本沒什麼水平,前面小編也提到過,她在秦淮八豔裡其實才華最低的一個,這裡指的是文采,也就是她唱的曲子雖然美妙動聽,但都不是她的原創,是唱別人寫好的曲子,不像董小宛、柳如是等可以自己創作,所以她出的上聯沒有任何藝術性可言,本不難對,可是處於戀愛中的人,往往是最弱智的。

當時的吳榜眼一緊張,居然支支吾吾半天對不來下聯,弄了個大紅臉,再不好意思追人家了,於是只有開溜。後來吳偉業還是不死心,繼續苦思下聯,最後終於對出:“果老管家東太平”。其實他的下聯也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不過足以可見吳偉業對陳圓圓的痴情。然而,為時已晚,陳圓圓早已被吳三桂先下手為強了。

吳偉業一直對陳圓圓念念不忘,知道吳三桂的投敵賣國行為後,非常憤恨,加上對陳圓圓的惋惜,於是傾情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也就是被譽為中國古典十大長篇敘事詩之一的《圓圓曲》,其中有不少名句,比如“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天一怒為紅顏”“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等,被廣為傳唱。

全詩共 78句,549字,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向來被詩家稱道,詩中敘述了陳圓圓的坎坷經歷,痛斥了吳三桂的賣國行徑。充滿滄桑的歷史感,和家國情懷。曾得到不少名家比如紀曉嵐等人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繼白居易《長恨歌》之後的又一詩家之絕唱。

李自成撤出北京後,劉宗敏來不及帶走陳圓圓,吳三桂回來後在兵火中找到了她。此後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征戰。吳三桂平定雲南後,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後宮”。直到陳圓圓年老色衰,吳三桂另有新歡,最終她出家為尼,歸入空門。而金庸在《鹿鼎記》也不忘寫一把陳圓圓,他說圓圓又嫁給李自成,生下一女兒,女兒又嫁給韋小寶。老金雖然胡編,但充分證明陳圓圓的傳奇色彩。

總之,陳圓圓一生坎坷,但並不薄命,活到73歲高壽。陳圓圓以一青樓女子身份竟能得到當時數位歷史名人的青睞,不僅征服了兩位具有寫出《紅樓夢》天分的才子,也征服了兩位征戰沙場的狂人,她究竟憑的是什麼?史家向來眾說紛紜,成為一千古謎團。不過從冒闢疆和吳偉業對陳圓圓的描繪中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是她不僅有絕代容顏,關鍵是唱的好,可能其唱腔具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效果,當年孔聖人尚且有對音樂的“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何況冒闢疆、吳偉業、吳三桂、劉宗敏這些肉耳凡胎?

還有一個原因,據著名作家劉斯奮的長篇鉅作《白門柳》(此作曾獲茅盾文學獎)中的描寫,陳圓圓有一種其他秦淮七豔所不具備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絕對的有情趣。像柳如是太聰穎(不夠可愛)、李香君太剛烈(不夠溫柔),董小宛又過於賢淑(不會撒嬌),雖然這些都是她們的優點,但她們都缺乏小情趣,拿如今的話說就是陳圓圓比較會賣萌。而這也許是不少男人尤其是成功男人對女人的終極追求。

總之,陳圓圓確非尋常女子,不能把她當成一般的紅顏禍水看待。不知各位看官以為然否?


說歷史的女人


陳圓圓本名陳沅,小時在蘇州長大,流落教坊。因為她的“聲甲天下之聲”,她的“色甲天下之色”,於是躥紅為名歌妓。有位宦門人家周奎把陳圓圓帶到北京,想將她獻給崇禎皇帝,可是崇禎沒有興致。當時由武舉人出身的吳三桂已經從團練總兵晉升到遼東總兵,愛慕陳圓圓的名氣,想用重金娶她為妾。可是一名姓田的皇親早了一步,已經把陳圓圓買到手。坊間的版本有的說這個人叫田宏遇,也有說是田畹(或者是同一個人,名宏遇,字畹)。總之,當闖王李自成的軍隊迫近京畿時,姓田的人可能為了政治考慮,決定把陳圓圓贈送給山海關的防衛司令吳三桂。

吳三桂匆匆離家時,將陳圓圓留給父親吳驤照顧。甲申之變,李自成佔領北京之後,捉吳驤當人質。史載,這時的平西伯吳三桂已經準備要跟李自成合作,不過當他在灤州聽到闖王已經將愛妾陳圓圓搶走時,他“衝冠一怒為紅顏”,致使“痛哭六軍皆縞素”(出自吳梅村的《圓圓曲》)。還沒有學好合縱連橫政治手腕的李自成,竟然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往東去攻打吳三桂,逼得吳三桂不得不投入多爾袞的懷抱。一個月之後,李自成的軍隊潰敗。1644年6月3日闖王趕回北京,放火燒掉九個城門,不過,清軍還是在三天之內進駐紫禁城,開始入主中原的新時代。

把闖王李自成趕出北京之後,在動盪戰亂的往後日子,陳圓圓是完完全全屬於吳三桂的了。較可信的結局是陳圓圓最後跟吳三桂到了雲南,被封為平西王的吳三桂據說有意冊立陳圓圓為王妃,不過陳圓圓辭不承命。陳圓圓從此屏謝鉛華,跟著姥媽邢太太獨居別院,證明她縱使歷盡滄桑,但內心真正所愛的人依舊是吳三桂。陳圓圓是否剃髮為尼,或者選擇成為女道士,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1673年12月28日吳三桂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隨即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1678年春天,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定國號周,可是在同年的10月2日死於瘧疾,聽到這消息的陳圓圓,在商山寺內投蓮花池而死。

但依照清代歷史學家徐鼒的考證,有關陳圓圓在雲南的生活情形,以及她是否成為女道士,或者投蓮花池自殺,卻完全沒有歷史的根據。


鄧海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05d11421dfd7a04d9f11669a5e39894\

知史局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的作者史遇春,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

我整理過一篇《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秦淮八豔之陳圓圓》,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綜述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一畔是南方地區會試總考場的江南貢院,一畔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

秦淮八豔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秦淮八豔的名號最先見於餘懷的《板橋雜記》,其中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了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豔,又稱“金陵八豔”。

陳圓圓

陳圓圓(公元1623年~公元1695年),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吳中名優,隸籍梨園。

人物生平

陳圓圓出身貨郎之家,母早亡,育於姨夫家。

陳圓圓自幼聰慧,豔驚鄉里。江南年穀不登,姨夫重利輕義,將其賣予蘇州梨園。初登舞臺,她扮《西廂》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看客皆凝神屏氣,著迷入神。書載其“容辭閒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明豔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陳圓圓曾屬意吳江鄒樞,“常在予家演劇,留連不去”(《十美詞紀》)。

據載,江陰貢修齡之子貢若甫曾以重金贖陳圓圓為妾,然不為正妻所容。貢修齡一見陳圓圓,嘆曰:

“此貴人!”

“縱之去,不責贖金。”(李介立《天香閣隨筆》)。

陳圓圓還與冒襄有過一段情緣。

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春,冒襄省親衡嶽,道經蘇州,經友人引薦,得會陳圓圓,並訂後會之期。是年八月,冒襄移舟蘇州,再會陳圓圓。時圓圓遭豪家劫奪,幸脫身虎口,遂有許嫁冒襄之意,她曾冒兵火之險,至冒襄家所棲舟船,拜見冒襄之母。二人感情甚篤,申以誓盟。

後因喪亂,冒襄屢失約期,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仲春,陳圓圓不幸為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

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伎。貴妃去世,田弘遇失勢,為了鞏固地位、找到倚靠,他曾盛邀聲望甚隆、握有重兵的吳三桂赴家宴。席間,陳圓圓:

“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豔意嬌。”

吳三桂驚美豔良久,“不覺其神移心蕩也”(陸次雲《圓圓傳》)。

田弘遇遂因三桂之請,以陳圓圓相贈,並置辦豐厚的妝奩,送至吳府。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陳圓圓為劉宗敏所奪。

吳三桂本欲降李自成,在得知圓圓遭劫後,衝冠一怒,憤而降清。《明史·流寇》載:

“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自成怒,親部賊十餘萬,執吳襄于軍,東攻山海關,以別將從一片石越關外。三桂懼,乞降於我。”

在吳三桂與清軍的夾擊下,李自成軍重創,倉皇逃離,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

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陳圓圓,二人於軍營團圓。此後,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征戰。吳三桂平定雲南後,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後宮”(《十美詞紀》)

吳三桂獨霸雲南後,陰懷異志,窮奢侈欲,歌舞徵逐。構建園林——安阜園,“採買吳伶之年十五者,共四十人為一隊”(《甲申朝事小紀》),“園囿聲伎之盛,僭侈逾禁中”(王澐《漫遊紀略》)。陳圓圓因年老色衰,加之與吳三桂正妻不諧,且吳三桂另有寵姬數人,於是日漸失寵,遂辭宮入道,“布衣蔬食,禮佛以畢此生”(《天香閣隨筆》)。一代紅妝從此繁華落盡,歸於寂寞。

結局之謎

關於陳圓圓的最終結局,眾說紛紜。

其一,入為官婢。即言歸於清朝平定吳三桂有功的將領,如“諸姬紅粉皆官婢”。

其二,城破老死。《庭聞錄》載:“城破,圓圓老死。”

其三,城陷自縊。《平吳錄》載:“桂妻張氏前死,陳沅(圓)及偽後郭氏俱自縊。一雲陳沅不食而死。”

其四,出家為尼說。《吳逆始末記》載:“當吳逆將叛,圓圓以齒暮乞為女道士,於弘覺寺玉林大師坐下薙度,法名寂靜。”

其五,為尼病死說。意即陳圓圓先出家,在吳三桂敗死前已病死。持此說法之學者頗多。

人物評價

陸次雲:“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陳圓圓傳》)

吳三桂:“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劉建《庭聞錄》)

冒襄:“婦人以資質為主,色次之,碌碌雙鬢,難其選也。慧心紈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則獨有圓圓爾。”(《影梅庵憶語》)

冒襄:“其人澹而韻,盈盈冉冉,衣椒繭,時背顧湘裙,真如孤鸞之在煙霧”,觀看陳圓圓演弋陽腔《紅梅記》,為其演技所迷醉:“是曰演弋腔《紅梅》,以燕俗之劇,咿呀啁哳之調,乃出之陳姬身口,如雲出岫,如珠大盤,令人慾仙欲死。”(《影梅庵憶語》)

鄒樞:“演《西廂》,扮貼旦、紅娘腳色,體態傾靡,說白便巧,曲盡蕭寺當年情緒。”(《十美詞紀》“陳圓”)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謝謝大家關注!


史遇春


明朝末年,“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槍走,吳三桂大怒降而復叛,反出三海關的故事。

陳圓圓是何許人也,竟能讓一個在當時能夠影響歷史進程的人“衝冠一怒為紅顏”看來是不簡單。公元1623年陳圓圓出生於一個貨朗之家本名為刑沅,家庭貧困,後因父母不能撫養便將期送至經商的姨夫家,因姨夫姓陳,故改名陳圓圓。

陳圓圓從小姿色過人,驚豔四方,冰雪聰明,詩司歌賦一點就會。出於經濟利益被姨夫賣到蘇州梨圓,此時不過是芳齡少女的陳圓圓,也只能在利圓中學習歌舞歌妓。因為容貌出眾歌舞出色,很快名聲大起,被稱為“江南八豔”之一。被田妃之父送進宮中,不被明思宗寵辛回到田府當了田畹的小妾。

後來田畹為巴結吳三桂,在家中投宴款待,在宴會中吳三桂看中了陳圓圓,承諾將來保全田婉一家,於是陳圓圓便成了吳三桂的小妾。後來吳三桂前往邊關打仗,起義軍李自成攻獻了京城,本欲投降的吳三桂得知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佔有,於是便有了開的一段“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

陳圓圓遇到吳三桂,對於之前坎坷的人生經歷總算是找到了依靠,吳三桂被清朝封為雲南王的時候,還是想任陳圓圓為王妃,但是被拒絕了。陳圓圓也是感激吳三桂為自已做的一切,也深受叛國之煎熬,屢次勸說吳三桂反清復明,無果後,加上自己年老色衰,便削髮為尼,到廟中修行,後來知知吳三桂兵敗身亡,在連花池旁溺水自殺。

陳圓圓以自已的美貌傾倒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也傾倒了大順王朝,即使李自成不敵悍滿,清軍入關也要晚幾十年,陳圓圓以個人的魅力影響著他人改變歷史進程,縱使美貌才華於一身,在封建社會里也不能主宰自已的命運!正應了古人那名話“女子無才便是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