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01

给潼潼讲睡前故事,她挑了亲戚买了送来的安徒生童话,翻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俩懒懒地窝在被子里,她歪在我肩头。

“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妈妈的大拖鞋。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有卖掉,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

我听见潼潼默默叹了口气。

“小女孩走着走着,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她吓得赶紧逃开,大拖鞋跑掉了。马车过去后,她赶紧找鞋。那是妈妈的拖鞋呀,妈妈还生病躺在床上呢。可是,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

这次是我眼睛一酸。

后面的情节越来越凄凉,最后小女孩再怎么心怀美好的愿望,还是在美好的节日早晨冻死在了路边。讲完了我俩半天没说话。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灯光下,她忽闪着眼睛问我:“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么可怜,为什么其他人都不助人为乐?”

孩子还小,灌输世间的复杂人心的多样还为时尚早,只好把问题抛回给她:“如果看到这样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办?”

潼潼想想说:“去帮她呀,把我的好吃的给她,不让她饿死。”

关灯,帮她掩上房门,我面壁思过去了。

原来,不仅仅是《熊出没》里有会用电锯的光头强,咱们从小读着长大的经典童话里也有各种“少儿不宜”。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龙应台女士也有相同的苦恼。《终于嫁给了王子》里这样说:“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

妈妈边讲,边觉得像吃甜食时突然咬到沙子一样,非常别扭。

这样的童话,无非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小男生:女孩子最重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所谓王子,就是一个漂亮的男生,有钱,有国王爸爸,大家都要向他行礼。”

几乎所有和美丽姑娘有关的童话,故事的结局几乎都是,“她终于嫁给了王子”。而姑娘嫁给王子的资本,一定是惊世骇俗倾国倾城的美貌。

她们通常不必勤劳勇敢、不必积极上进,只用美丽就好。再买一送一的带着空洞的“善良”人设,仿佛嫁给王子的理由就天衣无缝了。

听着这样童话长大的我们,在天真烂漫的小时候谁不曾憧憬过“长大嫁给王子”的幸福生活?可是嫁给王子就一定会幸福吗?与”豪门“结合的婚姻就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我不希望潼潼对人生和爱情有这样的误会。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02

还有伤口上撒盐的“恶毒后妈”系列,不知道给多少家庭离异的孩子带来了二次伤害。

童话里后妈的面目向来是可憎的。让灰姑娘住在地下室不给吃不给穿百般折磨的就是后妈,对白雪公主想尽各种办法赶尽杀绝的也是后妈。

可是,现实生活无法完美,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有多少破碎的家庭,就有多少个即将面对继父继母的无辜孩子。

把继父母塑造成这么可怕的形象,该有多少幼小的心灵,因为害怕而在黑夜里用无尽的眼泪打湿稚嫩的小脸和枕头呢?想想还真的有些心疼这些小可怜。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03

童话里的暴力情节也常常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心惊肉跳。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阿里巴巴的哥哥戈西母因为贪婪,在强盗存放金银财宝的山洞里搬运金币,却因为兴奋过度忘了“芝麻开门”的咒语,被赶回来的强盗逮了个现行。

“强盗首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剑把戈西母刺倒,而他身边的一个喽罗立刻抽出宝剑,把戈西母拦腰一剑,砍为两截,结果了他的性命。”

这还没完,后面的情节更加不忍直视:

“他们把怒气都出在戈西母的身上,大家七手八脚地肢解了他的尸体,分别挂在门内左右两侧,以此作为警告,让敢于来这里的人,知道其下场。”

而阿里巴巴机智的女仆制服强盗时,故事里的描述是:

“从那个瓮中舀了一大锅油,架起柴火,把油烧开,依次给每瓮里浇进一瓢沸油。潜伏在瓮中的匪徒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一个个被烫死了。”

即使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情节设置,但这样的暴力描述,还是让我有脑补了一部恐怖片的效果。幸好没有贸然用这篇给潼潼做睡前故事,我拍拍心口暗自庆幸。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还有咱们熟悉的《小红帽》,也称得上是一部《论大灰狼的各种死法》:

“猎人用剪刀剪开了大灰狼的肚子……聪明的小红帽赶紧跑去搬来几块大石头,把他们全都塞进狼的肚子,缝的严严实实的。

不久大灰狼醒来,当他看到猎人吓得拔腿就跑,可是他肚子里的石头实在太重了,它刚站起来就跌倒在地,摔死了。”

这个情节,用我朋友的话形容,是“读起来觉得自己的剖腹产伤口隐隐作痛”。剪肚子,塞石头,列入满清十大酷刑也不为过,比起来,光头强的电锯都是小儿科了。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04

其实,要说起来,现在咱们读到的经典童话,已经经过很多次修改了。比方咱们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1812年未经修改的原版,才是真正的暴力重口味。

这本书里包含的各种阴谋、凶杀、酷刑,大概本意是为了让孩子直面社会的残酷,并形成“善恶有报”之类的朴素价值观。而这些完全脱离了我们身边生活的故事情节,也很容易引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和兴趣。

虽然过了一百多年,童话里面“羞羞的和怕怕的”部分已经在一次一次的修改下被和谐掉了许多,但对宝宝来说,某些情节依旧是限制级别的,需要我们去粉饰或删减。

给娃挑故事和讲故事也是一门技术活,这么看来,即使是我们自己听着长大的经典童话,也未必是完全“免检”的产品,在使用时还需要适度,记得多留心。

-END-

这些经典童话,怎么越给娃读越觉得不对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