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羊跪乳、鴉反哺”是用來形容孝心的,也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一種優良傳統思想。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感恩孝順的禮節卻逐漸遠離了孩子。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每一個孩子都像家裡的小太陽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他們的眼裡感恩、尊敬、和孝順的禮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每一個孩子都像家裡的小太陽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他們的眼裡感恩、尊敬、和孝順的禮儀已逐漸淡化。但孩子的孝心又是從哪裡習得的呢?也許父母才是他們學習的根源。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七歲的小軍,他的父親就沒有為孩子樹立一面良好的學習鏡子。小軍的奶奶非常年輕就守寡了,由於剛結婚丈夫就去世,村裡的人都說小軍奶奶剋夫,幸好在丈夫去世之前,小軍奶奶已經懷上了孩子。小軍爸爸的出生,讓這個家繼續有了香火,所以奶奶對爸爸很溺愛,什麼事情都為爸爸做了,家裡雖然清貧,但對爸爸的需求總是有求必應。

正因為如此,小軍爸爸變得不學無術,不僅如此,還養成了嫌貧愛富、追求面子的脾性。面對辛苦拉扯他長大的奶奶,小軍爸爸特別嫌棄,總覺得來自農村的母親給他丟臉,所以小軍爸爸對奶奶常常發脾氣,也從不幫奶奶做事情,結婚以後乾脆就把奶奶扔在了農村,自己一家人住在城裡,從來不去看望母親。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小軍的奶奶一個人住在鄉下無比孤單寂寞,這使她更加想念兒子和孫子了。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她就帶著家裡的特產和老母雞生下的雞蛋來到城裡看望兒子孫子。當小軍媽媽打開門見到婆婆的時候十分驚訝,這位滿頭白髮又弓著背卻依然拎著兩隻大籃子的老太太,竟然就是自己的婆婆,小軍媽媽立刻就把奶奶迎進了家門。

小軍奶奶暫時就在城裡的兒子家住了下來,儘管小軍的爸爸臉上不經意地總會顯露出一絲嫌棄,但是小軍媽媽卻特別善待自己的婆婆,不僅給婆婆買了新衣服,還陪婆婆去散步、買菜。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一天小軍不肯吃飯,媽媽有急事要外出,著急了就對著小軍大吼:“你到底吃不吃飯,再不吃飯,我真的要打你了!”婆婆見了心疼孫子,就拿過碗對小軍說:“小軍乖,快點吃飯,不然媽媽又要生氣了。”誰知小軍脾氣更大了,用手一揮,奶奶手裡的碗就掉在了地上摔碎了,這個碗可是小軍最喜歡的碗,望著地上的碎片小軍大哭起來:“你把我的碗打碎了,你得賠我,壞奶奶,你出去,我再也不要看見你了!”望著孫子發脾氣的樣子,奶奶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候媽媽一把把小軍拉過去說:“你怎麼可以對奶奶發脾氣了,快給奶奶道歉,不然你不僅沒有碗,而且晚上的飯也沒得吃!”小軍聽了以後繼續任性的說:“我才不道歉,明明是她打碎了我的碗,憑什麼我要道歉呢?”媽媽聽了語重心長地對小軍說:“小軍,摔碎的碗可以再買一個,可是奶奶只有一個,我們不能不孝順老人,學校的老師不是也說小朋友都要尊老愛幼嗎?難道你想做個壞學生嗎?”

一想到自己在學校裡,可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小軍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走到奶奶面前說:“奶奶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脾氣,請你原諒我。”聽到孫子的道歉,奶奶朝小軍媽媽伸出了一個大拇指:“小軍有你這樣的媽媽真幸福,你一定會把小軍教育地很優秀。”

農村奶奶打碎碗,孫子趕奶奶走,媽媽:碗可以再買,奶奶只有一個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不是天生就有孝心,往往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的示範以及諄諄教誨。小軍,爸爸那樣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反面形象,而小軍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的身教勝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孩子學會孝順,父母首先就要能夠去關心老人、孝順老人,並且在孩子做出孝行的時候,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讚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