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宗的薰菜是怎樣的呢?

huangrushiyi


“燻”是一種常用的烹飪方法,各地燻菜很多,如姑蘇的“煙燻著甲”、維揚的“生燻白魚”、四川的“樟茶鴨子”、廣東的“茶香薰雞”、山東的“五香薰魚”等。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它們都冠“燻”字,但實際做法上面確是大相徑庭。顯著區別是:一種方法是將原料預先烹製成熟,然後放在鐵絲網燻鍋等器皿上,下面點上煙燻;另一種方法則是將原料預先炸熟,然後澆上或浸入滷汁,使原料吸入滷汁而成。

至於哪個才是正宗的燻菜,也很難說清楚。從這種烹飪方法的演變來看,它是伴隨著“炙”的出現而出現,就設想下,先民們用樹枝烤著肉吃的時候,肉上面不可能不沾染煙燻的味道。 不過等人們意識到這一個方法的時候,大概在宋代,主要還是用來加工肉食品,比如做“臘肉”,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飲食類》收錄了“婺州臘肉”(金華火腿)、“羊紅肝”等食品。等到明清時期,燻的東西就多了;燻雞、燻豆腐、燻筍、燻鯽、燻麵筋、燻煨肉、五香薰魚、燻鴨、醬燻蛋…… 所以,基本都是涼菜,主料需要先經過油炸、蒸煮的預熱過程,然後是要經過煙燻過程,這樣才名副其實。

哈爾濱燻雞

金華火腿

燻菜好吃的還是葷菜為主,各種燻肉、燻魚過年的時候家常做得多,可作冷盤直接食用,可混合其他蔬菜做成小炒,很入味,燻肉片炒西芹、炒花菜、炒茭白、炒豆角、蒜薹都很好吃呢!(不過熏製食品雖然不易變質,但時間不宜過長)

文/GS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