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什么有的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文图/丁是丁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谭老师是我的前同事,当年她作为培训师入职到公司,因在同一部门,工作上的交集比较多。

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源自她写得一手好字。一个女孩子,能写一手漂亮硬笔书法,说明她小时候、学生时代曾刻意学习、练习和坚持过,说明她对自己是“有要求的人”,不论是对个人的形象气质还是人生未来。

我对写得一手好字的人,特别是女人,有天生的好感。(《一手好字,值得自恋》点击阅读)

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面试。这件事,我的另一个前同事至少在我面前复述过三次以上,觉得她“看人太准了”,觉得她“简直一眼看到了别人的骨髓”,很是佩服。

那次是招聘业务人员,谭老师是面试官之一。面试结束,和用人部门经理讨论应聘者的录用,谭老师评价一位拟录用的求职者“面带桃花”,大意就是那个人会比较花心……

大家笑笑,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毕竟公司招聘的是业务员,更看重的是沟通和业务能力,那人的经历及面试表现都不错,可以试用。

过了很久,直到那人离职以后,我们才知道他“果然”没有辜负谭老师的判断,果然是“桃花运”患者,而且花心不断。某次会务,他负责跟酒店对接,就跟酒店的女销售经理走到了一起,和刚刚结婚没多久的老婆离了婚……而据说,后来的几年,他又犯桃花,酒店女销售经理也成了“前任”。

想起谭老师的“预见”,大家不禁叹服:哎哟,她竟然能看出男人“面带桃花”,她居然知道谁比较花心,她实在是太适合做HR了……

事实上,谭老师一直在做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还做过猎头(是猎头,不是猪头。用五笔打字,猪头和猎头是兼容码qtud,走笔至此,常觉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想起谭老师,是因为一则百度问答:为什么有的人一看就不像好人?

我想,以谭老师的火眼金睛,她大概能一眼就看出谁不像(是)好人吧?

作为曾经的HR,我也算是“阅人无数”了。不敢说自己看人比较“准”,更不敢说“一眼看尽你的骨髓,但我相信“一看就不像好人”的人是存在的。

我曾把《冰鉴》作为床头书想细心研读,以图“一眼看尽别人的骨髓”,以图像谭老师一样,一眼看透哪个男人面带桃花。

王尔德说过,“唯有浅薄的人,才不以相貌取人。”任何人都没有第二次给别人第一印象的机会,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一看就不像好人”,那可能真的不是好人。

早上下雨,出门时叫了滴滴“快车”。因为我家所在的小区有南北两个门,南门出租车进不来,北门又需要绕立交桥,很多人都觉得不好找。快车接单后,我看GPS定位显示大概有四分钟,等了一会显示司机好像越走越远,就给对方拨打电话。我话费是包月,通常都用不完,打给司机,也是为了节省对方的话费,实在是出于好心好意。

结果司机接电话时,语气非常不耐烦,也许以为我在催他吧,恶声恶气道:“我正赶过去……”

我只好说:“哦,我只想告诉你,我在大门口等。”

说实话,只是听他不耐烦的声音,就觉得司机“不是个善茬儿”了。接受过《电话礼仪》培训的人,肯定是相信“在电话的那一头,别人也能感受到你是否在微笑”这回事儿的。

司机是位大叔,表情严肃,真的是“一看就不像好人”。我默默坐在后排座位。一大早,那样阴沉沉的、湿漉漉的下雨天,看到那样一张脸凶巴巴的、板着的老脸,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感觉。

起步后,他对走哪条路有点犹豫,就告诉他左转,再右转绕立交桥。全程他都没有说一句话。

快到目的地时,我问他有没有发票,他冷冷回了俩字“没有”。(返程也是打的快车,司机跟我说有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还告诉我如何提交开票信息……同样是快车司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抵达目的地,我要付车费,却没找到付款界面。真的是很久没打过快车了。于是问那个板着一张脸的司机:怎么没有付款界面?在哪里付?

他回道:“我也不知道。你下了车,自己研究吧。”说完,就把车开走了。

后来回想起,他好像还冷笑了一下。嘲笑这个笨女人,打车连付款都不会。

我下了车,撑起雨伞,一边走一边“研究”,唯恐付款时间拖延了,司机以为我赖账不付。研究了一会儿,才蓦然想起:以前打过快车,设置了“自动扣款”功能,订单结束款就付给司机了……

那个快车司机,他明明是知道的!界面显示他接单超过1800笔,怎会不知道“自动扣款”?!明明已经收款,但是他,就是不肯多说一句话……让我自己研究!

这人,是有多阴,多奸?

我们老家把明明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别人解决困难而不帮、明明只是多说一句就办的事儿就是不帮、就是拖着不给办、不给解决的人评价为“奸死了”,那些服务窗口“脸难看、事难办”的人,往往都是这种属性。

我有点生气,也气自己还违心地一下车就给他点了好评,我应该投诉他才对。那个快车司机,一点服务精神也没有,服务态度也很差。难怪电话里听着就不像好人,难怪看着也不像好人。

想起看陈丹青写《台湾的日常》,“随时随处目击的人情,实在并非假装——集体性的温良恭俭让,装不出来,也装不像……”想起台湾的出租车(头图即是当年拍的)甚至是大巴车、货车,车体上、车尾处明显位置都印着司机的名字,像是在告诉你:我是这台车的司机,我服务,我负责!

我在下车时习惯说“谢谢”,是对司机安全载我到目的地的感谢,却鲜能听到那些收了客户钱的老板(司机也是老板)对乘客(顾客)道声“谢”字的回应。

也因为近读大陆人写台湾、台湾人写台湾的文章,想起自己对台湾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在夜市买了小吃,商贩双手递出来时连声的感谢。那种温良恭俭让的氛围,是吆喝了几十年的五讲和四美也达不到的境界。粗暴的态度,冷漠的脸,穷凶极恶的生意经,赚钱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民风民德是什么样子的表现,真是无话可说,每每感同身受。

跟同学说起打快车的经历,同学安慰我说:“他可能在家里跟老婆生气出来的,心情不好……也可能520没收到礼物……”

我一笑,也说:“嗯,也可能他连老婆都没有。老婆跟他离了婚,给他戴了绿帽子。我原谅他了。”

这也算是一种自我解嘲、自我安慰吧,不然,又能怎样?还能做的,就是把这件事写下来。要不我说“写作有疗愈的功效”,免得受恶气咽下去,久而精神抑郁。心理专家都说过,阿Q精神没什么不好,有人打我,说一句“儿子打老子”,也就精神胜利了,不会受伤害。

林肯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应当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那个快车司机大概四五十岁了,不知道他的人生中经历过什么?才有那样的长相,才有那样的不肯与人为善的行为。

为什么有的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因为那人就真的不是好人。所谓“相由心生”吧。

如果你已经阅人无数,而且相信直觉,就知道“以貌取人”这件事,是有道理的。

就像谭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谁“面带桃花”。

就像我,其实也看出了那个司机不像好人。

一个压根就不是好人的人怎么能看上去像个好人呢?!

最新文章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丁是丁”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

微博@小丁是丁,豆瓣@丁是丁。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就不像好人?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